《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华民,吕刚,林英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6745802
  • 页数:54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免疫学基础包括免疫器官和组织、抗原、免疫球蛋白等内容。第二篇医学微生物学讲述临床常见的细菌、真菌的生物学性状。第三篇人体寄生虫学讲述医学蠕虫、原虫的形态和诊断技术。

第一篇 免疫学基础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3

一、免疫的概念 3

二、机体的免疫功能 3

三、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 3

四、免疫学发展简史 4

第二节 免疫学的应用 5

第二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 7

第一节 免疫器官 7

一、中枢免疫器官 8

二、外周免疫器官 10

三、淋巴细胞再循环 12

第二节 免疫细胞 13

第三章 抗原 16

第一节 抗原概述 16

第二节 抗原的性质 16

一、异物性 16

二、理化状态 17

三、特异性 18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与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21

一、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1

二、根据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分类 22

三、根据抗原与APC的关系分类 23

四、其他分类方法 23

第四节 其他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23

一、超抗原 23

二、丝裂原 23

三、佐剂 24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26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 27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7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29

三、Ig的水解片段 30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31

一、同种型 31

二、同种异型 32

三、独特型 32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32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33

二、激活补体 33

三、亲细胞性 34

四、通过胎盘和黏膜 34

五、免疫调节功能 34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34

一、IgG 35

二、IgM 35

三、IgA 35

四、IgE 36

五、IgD 36

第五节 人工抗体的制备 36

一、多克隆技术 36

二、单克隆抗体 37

三、基因工程抗体 37

第五章 补体系统 39

第一节 补体概述 39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 39

二、补体的命名 39

三、补体成分的理化性质 40

第二节 补体激活 40

一、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40

二、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 42

三、MBL激活途径 43

四、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特点及比较 44

第三节 补体激活的调控 45

一、自身衰变的调节 45

二、体液(液相)中补体调节成分的作用 45

三、膜结合性调节分子的调节 46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意义 46

一、补体的生物功能 46

二、补体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47

第五节 补体与疾病的关系 48

一、遗传性补体缺损相关的疾病 48

二、补体与感染性疾病 48

三、补体与炎症性疾病 48

四、补体与异种器官移植 49

第六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50

第一节 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50

一、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50

二、HLA复合体遗传特征 52

第二节 MHC分子 53

一、MHC Ⅰ类分子 53

二、MHC Ⅱ类分子 55

三、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 55

第三节 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56

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 57

二、抗原肽和MHC分子相互作用的特点 57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58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58

二、HLA与母胎关系 58

三、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58

四、HLA与疾病相关性 58

五、HLA在法医中的应用 59

第七章 免疫应答 60

第一节 概述 60

一、免疫应答的概念 60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其特点 60

三、免疫应答的过程 61

四、免疫应答的特点 61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62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62

二、B细胞对TT抗原的免疫应答 64

三、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65

第三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66

一、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67

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68

三、细胞免疫应答效应 71

第四节 固有免疫 71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及作用 71

二、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及作用 72

三、体液中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抗菌物质 73

四、固有免疫应答的过程和特点 74

第八章 免疫耐受 77

第一节 概述 77

一、免疫耐受的概念 77

二、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77

第二节 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78

一、抗原因素 78

二、机体因素 80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机制 80

一、中枢耐受 80

二、外周耐受 82

第四节 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83

一、促进免疫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 83

二、临床意义 83

第九章 超敏反应 86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86

一、发生机制 86

二、临床常见疾病 89

三、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91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92

一、发生机制 93

二、临床常见疾病 9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96

一、发生机制 96

二、临床常见疾病 98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99

一、发生机制 99

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00

三、Ⅳ型超敏反应的局部与全身反应 101

第十章 免疫缺陷性疾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103

第一节 免疫缺陷性疾病 103

一、概述 103

二、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04

三、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105

四、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06

五、免疫缺陷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7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107

一、概述 108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108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110

四、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110

五、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11

第十一章 免疫学应用 113

第一节 免疫学检测 113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113

二、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的检测 119

三、细胞因子检测 122

第二节 免疫预防 123

一、人工主动免疫 123

二、人工被动免疫 125

三、计划免疫 125

第三节 免疫学治疗 126

一、免疫血清 126

二、细胞因子制剂 127

三、细胞治疗 127

四、免疫增强剂与抑制剂 127

第二篇 医学微生物学 133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33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33

一、细菌的大小 133

二、细菌的形态 133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34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34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139

第三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方法 142

一、显微镜放大法 142

二、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142

三、染色标本检查法 142

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 144

第一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 144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 144

二、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44

三、细菌繁殖的方式与速度 146

第二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146

一、培养基 147

二、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147

第三节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意义 148

一、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及生化反应 148

二、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 149

第四节 细菌的分类、命名原则 151

第三章 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 152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152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152

二、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 152

三、人体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153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154

一、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154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156

第四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59

第一节 细菌的变异现象 159

一、形态上的变异 159

二、结构与抗原性的变异 159

三、菌落变异 159

四、毒力变异 160

五、营养缺陷型的变异 160

六、抗药性的变异 160

第二节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60

一、细菌染色体 160

二、质粒 160

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发生机制 161

一、基因突变 161

二、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162

第四节 细菌变异在医学中的应用 166

一、诊断方面 166

二、治疗方面 166

三、预防方面 166

四、基因工程方面 167

第五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68

第一节 细菌的致病性 168

一、细菌的毒力 168

二、细菌的侵入数量 172

三、细菌的侵入部位 173

第二节 机体的抗菌免疫 173

一、非特异性免疫 173

二、特异性免疫 175

第六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178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178

一、细菌学诊断 178

二、血清学诊断 180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80

一、人工主动免疫 180

二、人工被动免疫 181

第七章 球菌 183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183

一、生物学特性 18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84

三、微生物学检查 186

四、防治原则 186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86

一、A群链球菌 187

二、肺炎链球菌 190

第三节 奈瑟菌属 191

一、脑膜炎奈瑟菌 191

二、淋病奈瑟菌 194

第四节 肠球菌属 195

一、生物学特性及分类 196

二、致病性 196

三、耐药性 196

第八章 肠道杆菌 198

第一节 概述 198

一、形态结构与染色 198

二、培养特性 199

三、生化反应 199

四、抗原结构 199

五、抵抗力 199

六、变异 200

第二节 埃希菌属 200

一、生物学性状 200

二、致病性 20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03

四、防治原则 203

第三节 志贺菌属 204

一、生物学特性 20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0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07

四、防治原则 208

第四节 沙门菌属 208

一、生物学性状 20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1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12

四、防治原则 213

第五节 其他菌属 214

一、克雷伯菌属 214

二、变形杆菌属 214

三、枸橼酸杆菌属 215

四、肠杆菌属 215

第九章 弧菌属与螺杆菌属 217

第一节 弧菌属 217

一、霍乱弧菌 217

二、副溶血性弧菌 220

第二节 螺杆菌属 220

一、生物学性状 22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2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21

四、防治原则 221

第十章 厌氧性细菌 223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223

一、破伤风梭菌 223

二、产气荚膜梭菌 224

三、肉毒梭菌 226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227

一、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227

二、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228

三、厌氧性球菌 228

四、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228

第十一章 分枝杆菌属与放线菌属 230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230

一、生物学性状 230

二、致病性 231

三、免疫性与超敏反应 232

四、微生物学检查 233

五、防治原则 234

第二节 麻风分枝杆菌 234

一、生物学性状 23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4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5

四、防治原则 235

第三节 放线菌属 235

一、生物学性状 23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6

四、防治原则 236

第十二章 动物源性细菌 237

第一节 布鲁菌属 237

一、生物学性状 23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38

三、微生物学检查 238

四、防治原则 239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239

第三节 炭疽芽胞杆菌 240

一、生物学性状 24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1

三、微生物学检查 242

四、防治原则 242

第十三章 其他致病菌 244

第一节 白喉棒状杆菌 244

一、生物学性状 24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5

三、微生物学检查 245

四、防治原则 245

第二节 流感嗜血杆菌 246

一、生物学性状 24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47

四、防治原则 247

第三节 百日咳鲍特菌 247

一、生物学性状 24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8

三、微生物学检查 248

四、防治原则 248

第四节 铜绿假单胞菌 248

一、生物学性状 24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49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249

第五节 弯曲菌属 249

一、生物学性状 24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0

三、诊断与防治原则 250

第十四章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 251

第一节 支原体 251

一、生物学性状 251

二、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253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4

四、防治原则 254

第二节 立克次体 255

一、生物学性状 25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56

三、微生物学检查 257

四、防治原则 258

第三节 衣原体 258

一、生物学性状 25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1

四、防治原则 261

第十五章 螺旋体 263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263

一、生物学性状 26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4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5

四、防治原则 266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267

一、生物学性状 26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67

三、微生物学检查 269

四、防治原则 269

第三节 伯氏疏螺旋体 270

一、生物学性状 27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70

三、微生物学检查 270

四、防治原则 271

第四节 回归热疏螺旋体与奋森疏螺旋体 271

一、回归热疏螺旋体 271

二、奋森疏螺旋体 272

第十六章 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273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273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73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274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277

一、病毒的增殖周期 277

二、病毒的异常增殖和干扰现象 279

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80

一、物理因素 280

二、化学因素 280

第四节 病毒的变异 281

一、基因突变 281

二、基因重组 281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 282

一、病毒的分类方法 282

二、亚病毒 282

第十七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84

第一节 病毒的感染方式 284

一、水平传播 284

二、垂直传播 284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机制 285

一、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 285

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286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类型 287

一、隐性感染 287

二、显性感染 287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288

一、非特异性免疫 289

二、特异性免疫 289

第十八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292

第一节 病毒性感染的检查方法 292

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 292

二、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293

三、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94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295

一、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95

二、病毒感染的药物防治 296

第十九章 呼吸道病毒 298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298

一、生物学性状 29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01

四、防治原则 302

第二节 麻疹病毒 302

一、生物学性状 30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3

三、微生物学检查 303

四、防治原则 304

第三节 冠状病毒 304

一、生物学性状 30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4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305

第四节 腮腺炎病毒 305

一、生物学性状 30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5

三、微生物学检查 305

四、防治原则 306

第五节 风疹病毒 306

一、生物学性状 30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0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07

四、防治原则 307

第六节 呼吸道合胞病毒 307

第二十章 肠道病毒 310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310

一、生物学性状 31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12

四、防治原则 312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 313

一、柯萨奇病毒 313

二、埃可病毒 315

三、新型肠道病毒 315

第三节 轮状病毒 315

一、生物学性状 31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1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17

四、防治原则 317

第二十一章 肝炎病毒 319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319

一、生物学性状 3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0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1

四、防治原则 322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322

一、生物学性状 322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2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28

四、防治原则 329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330

一、生物学性状 33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31

四、防治原则 332

第四节 其他肝炎病毒 332

一、丁型肝炎病毒 332

二、戊型肝炎病毒 333

三、庚型肝炎病毒 334

四、TT病毒 334

第二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336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36

一、生物学性状 336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38

三、微生物学检查 340

四、防治原则 340

第二节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341

第二十三章 虫媒病毒 343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43

一、生物学性状 343

二、传播途径 344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344

四、微生物学检查 344

五、防治原则 345

第二节 登革病毒 345

第三节 汉坦病毒 346

一、生物学性状 346

二、流行环节 346

三、致病性与免疫性 347

四、微生物学检查 347

五、防治原则 347

第四节 新疆出血热病毒 348

第二十四章 疱疹病毒 350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351

一、生物学性状 351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1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2

四、防治原则 352

第二节 EB病毒 352

一、生物学性状 353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3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4

四、防治原则 354

第三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354

第四节 巨细胞病毒 355

一、生物学性状 355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6

四、防治原则 357

第二十五章 其他病毒及朊粒 358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358

一、生物学性状 358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58

三、微生物学检查 359

四、防治原则 359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359

第三节 朊粒 361

一、生物学性状 361

二、致病性 362

三、微生物学检查 362

四、防治原则 362

第二十六章 真菌概述 364

一、生物学性状 364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66

三、微生物学检查 367

四、防治原则 368

第二十七章 常见病原性真菌 369

一、浅部真菌 369

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369

三、深部感染真菌 370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学 377

第一章 概述 377

一、人体寄生虫学的定义、范畴与任务 377

二、寄生关系、寄生虫、宿主 377

三、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380

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380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 382

六、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383

第二章 医学蠕虫 385

第一节 线虫 385

一、线虫概述 385

二、似蚓蛔线虫 387

三、毛首鞭形线虫 391

四、蠕形住肠线虫 392

五、钩虫 395

六、旋毛形线虫 400

七、丝虫 403

第二节 吸虫 408

一、吸虫概述 408

二、华支睾吸虫 410

三、布氏姜片吸虫 414

四、并殖吸虫 417

五、日本裂体吸虫 421

第三节 绦虫 427

一、绦虫概述 427

二、链状带绦虫 429

三、肥胖带绦虫 433

四、细粒棘球绦虫 435

五、微小膜壳绦虫 439

六、缩小膜壳绦虫 442

七、曼氏迭宫绦虫 444

第三章 医学原虫 450

第一节 概述 450

一、形态 450

二、生理 451

三、致病 452

四、分类 452

第二节 阿米巴原虫 452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453

二、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 456

第三节 鞭毛虫 458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458

二、阴道毛滴虫 462

三、蓝氏贾第鞭毛虫 463

第四节 孢子虫 466

一、疟原虫 466

二、刚地弓形虫 474

三、隐孢子虫 478

四、肺孢子虫 479

第五节 纤毛虫 481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 484

第一节 概述 484

一、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84

二、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 484

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485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 486

五、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 487

六、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 488

第二节 昆虫纲概述 489

一、形态 489

二、生活史 490

第三节 昆虫纲各论 491

一、蚊 491

二、蝇 495

三、白蛉 500

四、蚤 502

五、虱 504

六、臭虫 506

七、蜚蠊 507

第四节 蜱螨 509

一、硬蜱和软蜱 509

二、恙螨 514

三、疥螨 516

四、蠕形螨 518

第五章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 522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技术 522

一、粪便检查 522

二、血液检查 527

三、分泌物检查 528

四、活组织检查 529

五、寄生虫的形态鉴别技术 530

六、人工培养 532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533

一、免疫学诊断技术 534

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534

第三节 寄生虫标本的固定与保存 535

一、原虫的固定与保存 535

二、蠕虫的固定与保存 536

三、昆虫的保存 537

四、常用固定剂和试剂的配制 537

五、寄生虫标本的包装与邮寄 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