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关注证据毁灭问题的现实动因 2
二、异域的证据毁灭规制 10
三、证据毁灭推论本土化建构的必要性 12
四、本书的结构与内容概述 16
第一章 毁灭证据概述 18
第一节 毁灭证据行为的分类考察 18
一、中国语境中的毁灭证据 18
二、西方语境下的毁灭证据 23
三、毁灭证据的概念归位 27
第二节 毁灭证据的制度规范 52
一、各国的立法概况 53
二、法律格言的解读 57
三、法律格言的规范形态 62
四、法律控制的边界问题 68
第三节 毁灭证据规范的功能分析 77
一、证据评价功能:从“生活事实”的消亡转向“裁判事实”的建构 78
二、证明责任转移:我主张你举证 81
三、证明责任减轻:自由心证下的盖然性“再造” 84
第二章 毁灭证据规范的基本理论 87
第一节 证据保存义务理论溯源 88
一、法律规定保存 88
二、“证据偏在”生成的保存义务 96
三、合同约定下的义务设定 99
第二节 不利证据披露理论追问 100
一、当事人主义的有限修正 101
二、平等武装下的权利倾斜 107
三、证据完整性的内在要求 113
第三节 毁灭证据推论的法理辨析 115
一、证据协力义务违反说 115
二、遵照经验法则说 121
三、损害赔偿义务说 125
四、违反诚实信用原则说 128
第三章 毁灭证据的发现程序 132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发现程序介评 133
一、刑事侦查发现程序 134
二、刑事公诉发现程序 146
三、审判程序发现 157
第二节 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发现 160
一、对方证据的诉前披露 161
二、诉讼中的文件披露 172
三、第三者文件披露 176
第三节 证据披露的司法控制 181
一、相关性 183
二、经济原则 186
三、适度原则 188
第四节 证据毁灭发现程序的启动 191
一、申请披露的可得性研究 192
二、披露证明问题研究 197
三、披露证明模式之分析 201
第四章 毁灭证据的制裁与救济 204
第一节 制裁与救济的考量因素 208
一、过错方的可归责性 209
二、证据毁灭行为导致的偏见程度 213
三、其他因素 215
第二节 陪审团不利推论 217
一、是“不利推论”还是“不利推定” 218
二、设定不利推论的原理 222
三、不利推论与可归责程度 222
四、不利推论的选择性适用 226
五、刑事审判中的不利推论 228
第三节 证据失权 232
一、制裁方式的独特性 232
二、关于法庭判定证据失权的考量因素 233
三、证据失权与陪审团不推论的比较分析 235
四、证据失权与刑事审判 237
第四节 公法处罚 240
一、法院径直裁决 241
二、经济制裁 241
三、刑事追诉 243
第五节 证明责任的转移 246
第六节 侵权之诉 251
一、侵权之诉支持者说 252
二、侵权之诉之反对者说 256
三、侵权之诉的损失计算 257
四、侵权之诉与“一事不再理” 259
第五章 毁灭证据抑制机制的本土化构建 262
第一节 我国证据毁灭制度之检讨 262
一、毁灭证据抑制机制失灵 262
二、证据毁灭程序制裁缺位 286
三、证据毁灭的价值排序缺失 292
第二节 推论重建之阻力及困境 301
一、检察机关的角色扮演与冲突 301
二、诉讼结构制约 303
三、程序正义残缺 305
四、推论、推定与客观真实的对垒 317
第三节 证据毁灭推论规则中国化构思 320
一、法律解释明确概念 320
二、推定与推论规则的明确化 327
三、法官的释明权引导与价值权衡 335
结语 339
参考文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