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3
本书简介 4
汪序 5
陈序 12
Preface 15
跋 435
第一章 《内经》干支形气学概览 23
第一节 形气论源出于五运六气,述说天人相应 23
第二节 形气学之三阴三阳临床应用原理 25
第三节 形气与运气干支的关系 27
第四节 本书形气论之内容及临床应用大意 28
第五节 以模组化之观念整理出《伤寒论》阴阳进出之雏型 29
第六节 形气观之历史背景,以宋·《圣济总录》说其源 30
第二章 五运六气基本概念 33
第一节 导读及总论 33
第二节 《医宗金鉴·运气歌诀1~13》运气之基本知识纲要 34
第三节 原文及释义《医宗金鉴·卷三十五·运气歌诀》 40
一、歌诀1~3天有五行御五位,形气相感化生万物 40
二、歌诀4~7十干化运,十二地支化气 52
三、歌诀8~9二十四节气定运气之时、位及五音太少推运法 63
四、歌诀10~14运气天地相合,亢害承制,指掌定位法,符会行令 70
五、歌诀15五运六气之南政与北政对少阴脉不应之诊断原理 86
六、歌诀16~17五运气令微、甚、太过、不及 92
七、歌诀18~20运气先后期至,引发亢害承制,六气胜复机制 95
八、歌诀21~22五运郁病,六气二火,地化五病 102
九、歌诀23天地气运太过、不及之五星观测 106
十、歌诀24之一~五 五行德政与灾变 108
十一、歌诀25五行地化虫畜谷果,并论齐化、兼化因果 111
十二、歌诀26之一~六 以主运主气论《内经》病机十九条 113
十三、歌诀27之一~五 以客气客运论加临所生病变 118
十四、歌诀28之一~六 论客气加临之致病原因 122
十五、歌诀29论运气之常变难测,应依来临之气象来推病 125
附录 127
一、分析五音太、少与十二律吕,五六之变合河图之数理 127
二、宋《太医局诸科程文格注释·卷一·又大义第一道》之形气观 134
三、以象数论:「天干化运,地支化气,在天为气,在地成形」之义 135
第三章 医学文献导读与判读范例 141
第一节 岁气临床导读与干支判读范例 141
第二节 医学文献选读与运气诸说总例 145
第三节 西历公元与甲子纪年之简易运算 170
(一)西历之简易天干推算原理 170
(二)西历之地支推算原理(以十二进制考量) 170
(三)干支纪年之推断 171
第四章 从形气学说观探讨《伤寒论》386条文原旨 173
前言 173
第一节 《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一》 180
一、「通体太阳如天、分部太阳如日」之概念 180
二、伤寒一日犯通体之太阳,病气内行三阴,外行三阳 182
三、太阳病欲解之时,寓胜复之变在其中 185
四、太阳病通体之气先伤,后及分部伤其形 186
五、太阳病伤通体卫气于肌腠,病深伤及神机升降出入 190
六、三阳之经脉(形)为分部太阳所伤,并犯里阴戊己中土 199
七、太阳寒水犯肺,重申太阳病从标从本之意 203
八、论麻黄汤、桂枝汤各有所主,病有深浅,治有轻重 209
九、论太阳病,津液虽亡而阴阳自和者癒,失和者有亡血、气逆之证 216
十、汗后耗伤脾胃津液,续而虚其心肺胃腑之真气 222
十一、发汗、吐、下后虽表里之邪已退,然正气未复,则懊憹虚烦 227
第二节 《辨太阳病脉证篇·第二》 230
一、汗后亡阳、亡津液,行回阳救逆之法 230
二、续言过汗亡阳,但治法有邪、正、虚、实之异 232
三、太阳传入少阳主论升发,柴胡汤转枢半表半里之邪达表 235
四、太阳病受火攻,误及三焦,而热伤入血室,犯少阴心主 244
五、太阳病之吐证,有邪正虚实之分,实泻而虚补 246
六、太阳表证未解,热入膀胱,轻者小便不利,重则热结膀胱其人如狂 248
七、太阳阳气受病结于胸中而为结胸;病发于少阴为脏结 249
八、续言太阳病气碍于胸膈、或伤及血分之经脉成小结胸 254
九、太阳病表未解,续伤经脉之形,正气虚而成痞 261
十、天之六气伤人六经分部之经脉,自气而伤及形,并分论内及三阴 268
第三节 《辨阳明少阳病脉证篇·第三》 273
一、论阳明证有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之机理 273
二、阳明之气内合太阴而传入三阴,谷疸乃阳明之郁热所成 276
三、阳明酉金合肺而行四旁,气行上、下、内、外,终归中土不复传 280
四、统论阳明实热犯心包而有谵语为实、虚则郑声之不同 285
五、阳明太阴合病于内外,兼论述汗、下、温针之变证 290
六、下焦生阳不上相济,阳明外表热而内虚寒,当回阳救逆 292
七、阳明之气内通于里,少阳机梭进出内外,阳明升清降浊得助 293
八、阳明之气外合太阳,当行解表;阳明瘀热内入成黄疸、蓄血 296
九、阳明病内有燥屎之府实,亦有内虚之寒 298
十、阳明胃家实,太阳阳明成脾约,少阳阳明内燥烦 300
十一、此阳明病府热亡津,大承气汤急下存阴 304
十二、阳明之入于经脉伤形,有蓄血,协热下利便脓血之辨 306
十三、伤寒发黄疸有寒湿、湿热、瘀热在里等证 307
第四节 《辨少阳病脉证篇·第四》 309
一、图解少阳主枢,运转津液于卯辰,自左而升,自里出表 309
二、《辨少阳病脉证篇·第四》原文 311
第五节 《辨太阴病脉证篇·第五》 314
一、太阴病有从太阳传经内入,亦有伤寒之直中 314
第六节 《辨少阴病脉证篇·第六》 316
一、论少阴之为病,少阴上离火而下坎水,心主神明,上下不相济则危 316
二、论少阴阴寒里虚,不可发汗 318
三、论少阴欲解之证 319
四、论少阴证外及三阳,并言阴病若得阳助则癒,失阳助则危 320
五、论少阴阴寒为病则由躁而烦,而神机涉于外、内、上、下 322
六、论少阴始得之,真阳不能上合,真阴不能上济,先伤气后及形 323
七、论少阴病逆于经脉,中土、三焦受病 327
八、论少阴病下利,真阳内虚而阴寒,并述内真寒外假热之格阳证 329
九、病君火阳热上炎失化源之资,宜三承气急下存阴 333
第七节 《辨厥阴病脉证篇·第七》 336
一、厥阴病,消渴,气逆心中,饥不食,吐蚘 336
二、厥阴病患厥热,阴极阳生,有蚘厥、脏厥、脏寒之辨 338
三、论厥热之死证,阴阳离决而亡 343
四、论厥阴证,有内热、里寒、亡阳、寒结于胸、水气上承等治法 345
五、论厥阴证有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之兼证,依法以治 348
六、论厥阴之呕证,以终厥阴在幽深之处 353
附录 《伤寒论》方 共百零一首 356
第五章 从形气学选读王孟英《温热经纬》 371
第一节 选读《温热经纬·卷第一》 374
一、《内经伏气温热篇》 374
(一)冬伤于寒,郁而发热,乃伏邪之伤形 374
(二)肾不藏精,春而病温,乃伏邪之虚 374
(三)四时感冒,乃温邪从口鼻而入,此非伏邪 375
(四)治温病行汗法,要顾全津液精气,「迎而夺之」王气退邪 376
第二节 选读《温热经纬·卷第二》 377
一、《仲景伏气温病篇》 377
(一)言温病,有伏邪在少阴,有外感风邪之不同 377
(二)少阴病热郁于里,咽痛甘草汤,君火独炽大承气汤急下之 377
二、《仲景伏气热病篇》 378
(一)此节论阳明病误治,阳热入里,津伤小便不利,成伏热证 378
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380
(一)论温邪之二病因(外感、伏邪),四层次(营卫气血)证治 380
第三节 论《伤寒》与《温病》之形气变化 386
一、营卫清浊出入于表里,风伤卫,寒伤营之病机 386
二、营卫生成之图解 386
(一)图69之说明:介绍成无己与黄元御之营卫观 386
(二)图70之说明:吴鞠通论温邪入肺酉金、火克金,而逆传心包 388
(三)图71之说明:论营卫之生成与会合 389
(四)综合论述营卫开阖之深浅 390
第六章 形气学之临床应用 393
第一节 前言 393
第二节 脉诊 396
一、中医脉诊科学化之接触,古今之验证 396
二、现代脉诊在中医临床应用意义之概况 396
三、形气阴阳之脉诊要义 397
(一)以现代脉学生理现象浅释中医之脉诊阴阳 397
四、持脉判别阴阳,以明临证标之急、本之缓 401
(一)外感六淫乃标证,其主要变化为六脉皆浮盛而以明邪之在表 401
(二)脉有上、下、来、去、至、止,以别形气之阴阳虚实 402
(三)自阴搏阳别之妊娠脉,了解「上者为阳、下者为阴」之意义 402
(四)来疾去徐,来徐去疾之上下虚实临证指感,以明「来、去」之义 403
(五)「至、止」之脉应四时,言疾病有胜复之变化 404
(六)以滑寿论脉之「举」法,了解整体之脉象 405
五、上、下和内、外之气运抑郁不通 406
(一)《内经》上下内外脉法之原文探索 406
(二)郁证脉法之学习目标 406
(三)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 407
(四)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 407
(五)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 408
(六)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 408
第三节 客气加临主气之上,人体感应为四时感冒之范式 409
一、论客气伤人之形气,成伤寒或温病 409
二、客气加临于厥阴风木成春生之气 410
(一)客气加临厥阴春之气,成无己《图解运气图》解 410
(二)风木太过而伤太阳之表,或温病初起而犯肺气 412
(三)伤风感冒有太阳中风与伤寒之常用处方 412
(四)伤风感冒有温病初起犯肺之常用处方 412
(五)综述伤风感冒之临床范式及治方 412
三、客气加临于少阳相火之上成夏暑 418
(一)客气加临少阳相火成夏之气,成无己《图解运气图》解 418
(二)夏季风暑热过盛而伤人之元气,或夹湿而成暑湿之证 419
(三)外感伤暑,湿行其中之辨治及临床常用处方 420
(四)综述伤暑,夹湿之临床范式及治方 420
四、客气加临于阳明燥成秋金之气 422
(一)客气加临阳明成秋金之气,成无己《图解运气图》解 422
(二)酉金收藏太过而成秋燥,燥火易伤肺气 424
(三)综述燥伤肺金之临床范式及治方 424
第四节 病例三则 427
附录 肝位、肝气与脉法言左升右降系统观 429
一、东方风木、肝生于左之位源自《河图》、《洛书》 429
二、刘河间以脉论气,人身左阳右阴,气自左升而右降,解千古之谜 429
三、论人身经气自左而右之临床应用 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