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大事记 10
第一篇 水文环境 61
第一章 自然特征 63
第一节 位置面积 63
第二节 地质地貌 64
第三节 土壤植被 70
第四节 气候、物候 73
第二章 水系 81
第一节 入淮水系 81
第二节 废黄河水系 82
第三节 沂沭泗水系 82
第三章 水资源 89
第一节 水资源总量 89
第二节 水资源利用 90
第三节 水质评价 92
第二篇 湖泊治理 103
第四章 骆马湖 105
第一节 概况 105
第二节 成湖及早期治理 106
第三节 临时滞洪水库 106
第四节 常年水库 108
第五节 新技术新工艺应用 111
第六节 工程现状 113
第五章 黄墩湖 125
第一节 概况 125
第二节 滞洪区建设 125
第三篇 河道治理 131
第六章 治理原则与特性 133
第一节 历史状况 133
第二节 治理原则 134
第三节 治理特性 135
第七章 流域性河道 138
第一节 废黄河 138
第二节 中运河 140
第三节 总六塘河 146
第四节 新沂河 148
第八章 除涝河道 158
第一节 区域性河道 158
第二节 骨干河道 162
第三节 新城区排涝河道 165
第四节 农村河塘整治 167
第四篇 枢纽工程与南水北调 171
第九章 枢纽工程 173
第一节 皂河枢纽工程 173
第二节 宿迁枢纽工程 177
第三节 嶂山枢纽工程 180
第四节 刘老涧枢纽工程 182
第十章 南水北调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第二节 刘老涧抽水站 188
第三节 井头翻水站 190
第四节 杨河滩翻水站 192
第五节 皂河抽水站 193
第五篇 农田水利 197
第十一章 建设标准与效应 199
第一节 旱改水 199
第二节建设标准 200
第三节 综合效应 203
第十二章 灌排区建设 206
第一节 灌区建设 206
第二节 圩区建设 223
第三节 丘陵区治理 226
第四节 打井工程 227
第五节 中低产田改造 228
第十三章 灌溉 230
第一节 水源 230
第二节 灌水模式 231
第三节 多元化节水 232
第十四章 除涝 234
第一节 洪涝分开 234
第二节 高低分开 235
第三节 内外分开 235
第四节 灌排分开 236
第五节 宿豫新城区除涝 237
第十五章 机电排灌 238
第一节 机电排灌发展基因 238
第二节 机电排灌站 239
第十六章 灌排水工程改造 242
第一节 工程改造必要性 242
第二节 工程改造成果 242
第六篇 防汛防旱 259
第十七章 水旱灾害 261
第一节 灾害分类与成因 261
第二节 水旱灾害年表 262
第三节 典型灾害年 272
第十八章 防汛防旱工作 276
第一节明、清及民国时期防汛简况 276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防汛防旱工作 277
第三节 宿豫新城区防汛 280
第十九章 防洪工程控制运用 282
第一节 控制运用原则 282
第二节 退守宿迁大控制指令下达程序 284
第三节 滞洪爆破命令下达程序 284
第七篇 水利工程建设 297
第二十章 基础工作 299
第一节 水文气象 299
第二节 测绘 钻探 301
第二十一章 规划 设计 施工 304
第一节 防洪规划设计 304
第二节 排涝规划设计 305
第三节 灌溉规划设计 308
第四节 工程施工 309
第五节 基建程序 310
第八篇 水政水务管理 317
第二十二章 水政 水法规 31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19
第二节 水利法规 323
第三节 水政监察 325
第二十三章 水务管理 327
第一节 工程管理 327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331
第三节 财务物资管理 336
第四节 城乡水务 339
第九篇 水务改革 345
第二十四章 改革 347
第一节 改革典型简介 347
第二节 自主管理灌排区试点 350
第二十五章 规费征收 355
第一节 农业机电排灌费征收 355
第二节 水利工程水费征收 356
第三节 综合经营 357
第十篇 科技 人文 363
第二十六章 科技 365
第一节 科技队伍 365
第二节 水利科研 368
第二十七章 人文 373
第一节 人物 373
第二节 先进集体、个人及其他 377
第三节 碑记 诗文 383
附录 重要文件辑存 392
后记 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