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创始人章培恒先生&梅新林 1
回归经典 探究人心——由当前古典文学研究走向看《中国文学史新著》&查屏球 28
传统/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李怡 45
面对传统&杜书瀛 53
中国文学数理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杜贵晨 66
从“要素”说看中国创作主体论的古今演变&付建舟 87
论中国早期自由职业文化人对文学现代化的贡献&范伯群 106
周作人与李贽思想接受过程的近代演进&许建平李留分 129
中国现代主义文论发生的文化背景论&王洪岳 152
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转型背景下的左翼启蒙派&刘骥鹏 166
当代文学及其“时间段”划分&高玉 183
寻根文学新儒家人格论&陈啸 211
试论网络文化对中国文学经典的传播、接受和改编之影响&常立 229
从比较文学看中国传统文学的文化特性&王向远 240
关于中美文学比较的随想&樊星 261
用西方理论解析和比较中国古代文论&徐志啸 283
从《新石头记》的“中体西用”到胡适的“全盘西化”——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发生学考察&陈文新 王同舟 297
论林纾对中外小说艺术的比较研究&韩洪举 316
雅俗新旧中西之间——从《忘山庐日记》看近代文人戏剧审美情趣&赵山林 340
论鲁迅早期的浪漫主义美学观念&俞兆平 358
从西方到本土——宗白华美学思想转换背景浅析&徐欢 373
清凉山下且安禅——论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叶珠红 386
宋季浙江词人的创作论与三家词&邓乔彬 414
话本小说的产生与杭州&万晴川 449
浙江古代戏曲的演变过程&龚剑锋 463
时事、民情与俗曲题材的扩张——有关1924年“江浙战争”俗曲探究&林仁昱 471
明清之际宁国府的理学对施闰章家学及其诗学的影响&江增华 498
明中叶秦陇文人集团及其诗学观&马卫中 魏强 514
清代吴地“九老会”文学活动探论&罗时进 王文荣 531
晚清小说中的“粤民走海”叙述及其先锋意义&葛永海 王丹 544
区域文化视角下的重庆文学&吕进 570
试论中国诗歌的叙事性与戏剧化手法&陶文鹏 杨景龙 587
从《诗经》到《集结号》——老兵一路走来&顾克勇 601
曹丕对《诗经》的接受及其意义&张振龙 607
“宫体诗”的界定及其文体价值思辨——兼释宫体诗与宫体文的关系&徐艳 621
论“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魏中林 贺国强 650
互文视域下的《西昆酬唱集》与宋诗演进&慈波 672
东坡诗法与佛禅&张煜 697
论元泰定、至正间诗风之转变&王忠阁 714
茶陵诗派新论&林家骊 孙宝 728
诗情心路张太岳——关于张居正诗歌的文化解读&郭万金 747
屠隆与明代复古派后期诗学观念的承传与变迁&郑利华 785
论“格调”的义涵与功用&邓红梅 824
“适独坐”的审美实现——论袁昶诗&孙之梅 848
末世智者——俞明震论&马亚中 873
论词的运思结构对新诗的影响&骆寒超 陈玉兰 895
朱疆村与20世纪的吴梦窗评价问题&曾大兴 921
中国小说人物研究方法的古今演变及其转型之路&李桂奎 944
浅析古代小说中狐文化的演变&曹亦冰 962
论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演进与贡献&黄仁生 1027
“圣贤”“英雄”关系实质与“英雄”的多重面相——《虬髯客传》研究论文之&刘志伟 1053
如何开口——中国小说叙述(者)古今演变的历史轨迹&张勇 1078
李贽评《水浒》问题争论述略&刘天振 1093
传播学视野中的《西游记》——《西游记》研究的新转向&崔小敬 1103
论《红楼梦》续书的批评价值——小说名著的古今续衍现象研究之二&高玉海 1117
晚清以来侠情小说的发达与“侠”观念的变迁&陈广宏 1138
20世纪初与世纪末的非写实小说高潮&冯鸽 1158
言情与世情:张爱玲与中国传统人情小说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刘志荣 1173
金庸小说声音伤人母题及其渊源&王立 1192
《庄子·大宗师》篇两组莫逆之交的由来及塑造&贾学鸿 1213
现代散文创始者的自我溯源与传统文学评价——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导言为中心&于淑娟 1230
试论明清近代时调结构体式的演变&李秋菊 1245
论《昌黎先生文集》陈澧父子批点的学术价值&李福标 1266
唐文治的文道论和文术论&李贵 1279
附录 1302
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综述(一)&葛永海 1302
第四届“中国文学古今演变”学术研讨会综述(二)&王立 胡瑜 张亮 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