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 族际互动的关系范畴 1
二 族际互动中的他拼模式 5
第一章 关于“他拼” 19
第一节 地理方位 19
第二节 旅游经济 22
第三节 民居建筑 27
第四节 文化习俗 30
第二章 “元”社会 33
第一节 越南瑶族履历 33
一 越南瑶族族源:基于历史事实的考释 33
二 国民身份的获取:从越南民族识别谈起 39
第二节 生计转型:从“游耕”到“定居” 40
一 传统的“居山游耕” 41
二 定居后的越北山区瑶族 45
第三节 族长制知识 49
一 抗争中的瑶族民间村社制度:石牌制 49
二 “过山瑶”民间村社制度:族长制 52
第四节 越中边民信仰及传统仪式的同质性叙事 55
一 盘瓠与盘瓠神话 55
二 宗教仪式中的神职人员:“师公”、“道公” 58
三 记忆历史的群体性祭祀:“跳盘王” 60
四 象征成年的传统仪式:“度戒” 63
第三章 “开化”他拼 67
第一节 殖民实践 67
一 法国殖民越南的因由及过程史实 67
二 “被殖民化了”的越北边民 69
三 见证殖民史实的“遗产” 71
第二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越南国家行为 74
一 国家建设历程中的新结点:“革新开放” 74
二 国家权力“实在场”:护边惠民的越北边地实践 78
三 乡民关怀:“有作为”的地方乡绅 82
第三节 历史场景隐喻价值的当代激活 88
一 红头瑶族与教堂的遭遇 88
二 红头瑶族对“我为谁”的意义体认 91
三 红头瑶族对“他是谁”的身份分辨 94
第四节 被殖民主体复合身份的重现 98
一 红头瑶族妇女交往圈扩展 98
二 被殖民主体当代情结的潜在表述 100
三 当代民族国家与国际环境激活被殖民主体的被殖民情结 103
第四章 嵌入与内生 106
第一节 地域生活主体:从闭锁意识到开放频交 106
一 告别闭锁的传统观念意识 106
二 开放的社会频交 108
三 异境异国的自由商往 110
第二节 跨境经商的比较视角:在红头瑶族与其他民族之间 116
第三节 婚姻规则:从同族同村到异族异境 120
一 通婚对象:从同族到异族 120
二 通婚地域:从同村到异地、异国 126
第四节 回到祖荫:从“二次捡骨”到棺木深埋葬俗 129
一 传统“二次捡骨”葬俗 130
二 现代棺木深埋葬俗 132
第五节 地域性社会的双重秩序规则 135
一 嵌入秩序对边民国家认同的塑造 136
二 内生秩序对边民国家认同的挑战 140
第五章 新近面向 145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并置 145
一 红头瑶族传统服饰 145
二 红头瑶族服饰“型”“义”辨释 149
三 红头瑶族现代服饰 150
第二节 文化与经济互动 153
一 增值的“传统” 153
二 被“生产”的文化 156
第三节 红头瑶族妇女的主体性复归 159
一 红头瑶族妇女的身份转型:“村野游商” 159
二 “人看我、我看人”:在苗族与红头瑶族之间 166
第四节 民俗文化旅游:“有”与“无”的逻辑视点 168
一 不能富民的民俗文化旅游 168
二 地方边民:“有所作为”与“无所事事” 171
第五节 主体与客体角色同在 174
一 由地方性知识表征的他拼村红头瑶族妇女 174
二 作为民俗旅游景点的红头瑶族妇女:地方性知识与市场要素结合体 176
三 作为文化身份与交际角色的红头瑶族妇女:社会关系与权力话语生产 178
结语 一种可能的社会图谱 183
一 互动中的传统根植性 183
二 边境社会的维系机制 184
参考文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