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发展概述 1
1.1 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3
1.1.1 国外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概况 4
1.1.2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概况 6
1.2 互联网金融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17
1.2.1 金融抑制下的市场需求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17
1.2.2 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是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微观基础 19
1.2.3 信息技术进步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20
1.2.4 生态金融群落是互联网金融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23
1.2.5 普惠金融的提出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4
1.3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27
1.3.1 监管与法律风险首当其冲 28
1.3.2 民间借贷跑路事件频发 28
1.3.3 社会信用体系尚不健全 29
1.3.4 信息与技术安全风险暴露 30
1.3.5 互联网金融人才匮乏 31
1.4 互联网金融概念与本质之辨 31
1.4.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辨析 31
1.4.2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辨析 34
1.4.3 互联网金融的功能与特征辨析 36
1.4.4 互联网金融基本模式分类的探讨 39
第2章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理论之辨 42
2.1 金融学相关理论辨析 42
2.1.1 金融中介理论 42
2.1.2 影子银行理论 45
2.1.3 微金融理论 46
2.2 经济学相关理论辨析 47
2.2.1 交换经济学 47
2.2.2 交易成本理论 48
2.2.3 双边市场理论 49
2.2.4 产业融合理论 51
2.3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理论模型构建 52
2.3.1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54
2.3.2 互联网金融发展动因理论 56
2.3.3 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理论 60
2.3.4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63
第3章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基本模式之辨 67
3.1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67
3.1.1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具有创新性 68
3.1.2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普惠金融,体现金融民主化 69
3.1.3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平台金融,具有双边市场性 70
3.2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技术基础 71
3.2.1 大数据 72
3.2.2 生活在云端——云计算 73
3.2.3 移动支付技术 74
3.2.4 社交网络 75
3.3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76
3.3.1 第三方支付模式 78
3.3.2 P2P网贷模式 82
3.3.3 电商金融模式 87
3.3.4 众筹发展模式 91
3.3.5 其他发展模式 94
第4章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影响之辨 97
4.1 互联网金融影响力的源泉和路径之辨 97
4.1.1 金融普惠式民主化的发展动力 97
4.1.2 互联网技术进步与金融结合所产生的发展动力 100
4.1.3 互联网金融外生式的发展方式 103
4.1.4 互联网金融业与现代金融业的核心区别 108
4.2 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市场影响之辨 111
4.2.1 金融市场整体格局的影响和变化 111
4.2.2 金融非官方市场阳光化 114
4.2.3 金融市场机制的变化和影响 116
4.3 中国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的变革影响之辨 122
4.3.1 金融业务经营理念的变革 122
4.3.2 金融业务经营战略的变革 124
4.3.3 金融业务经营方式的变革 127
第5章 “中国式”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之辨 131
5.1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点 132
5.1.1 互联网金融业态风险与传统金融业态风险的区别 132
5.1.2 几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风险特点与风控实践 133
5.2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框架和监管原则 139
5.2.1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框架 139
5.2.2 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 141
5.3 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 144
5.3.1 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 144
5.3.2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 149
5.3.3 监管最新动态 151
5.3.4 展望未来:不仅强调监管,也要信息共享 154
第6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158
6.1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分析 159
6.1.1 硬件技术的革新 159
6.1.2 软件技术的发展 161
6.1.3 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思维 167
6.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172
6.2.1 第三方支付发展趋势 173
6.2.2 互联网小贷(电商小贷)发展趋势 174
6.2.3 P2P网络信贷发展趋势 175
6.2.4 众筹发展趋势 181
6.2.5 比特币发展趋势 182
6.3 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展望 182
6.3.1 物联网金融 182
6.3.2 金融Web4.0 184
6.3.3 普惠金融 184
6.3.4 一体化金融 185
参考文献 188
后记与致谢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