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问题 2
1.2 研究意义 4
1.2.1 理论意义 4
1.2.2 实践意义 5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5
1.3.1 研究内容 5
1.3.2 研究框架 6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7
1.4.1 研究方法 7
1.4.2 创新之处 7
2 文献综述和基础理论 10
2.1 文献综述 10
2.1.1 公平偏好理论 10
2.1.2 团队生产理论 12
2.1.3 风险规避理论 16
2.1.4 锦标竞赛机制 18
2.1.5 总结及发展动态 19
2.2 公平偏好理论模型 20
2.2.1 基于收益公平的理论模型 21
2.2.2 基于动机公平的理论模型 22
2.3 相关名词说明 23
3 基于公平互惠偏好的团队激励机制:风险中性 24
3.1 HOLMSTROM经典团队模型 25
3.2 基于收益公平的团队模型 27
3.2.1 收益公平效用函数 28
3.2.2 静态博弈 29
3.2.3 讨论:静态博弈下收益公平与纯粹自利的比较 32
3.2.4 序贯博弈 35
3.2.5 讨论:静态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比较 37
3.2.6 小结 40
3.3 基于动机公平的团队模型 41
3.3.1 动机公平效用函数 41
3.3.2 静态博弈 43
3.3.3 序贯博弈 45
3.3.4 讨论:静态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比较 47
3.3.5 小结 51
3.4 收益公平与动机公平的比较 51
3.4.1 静态博弈下的差异 52
3.4.2 序贯博弈下的差异 52
3.5 数值分析 53
3.5.1 静态博弈下的分析 53
3.5.2 序贯博弈下的分析 61
3.6 本章小结 69
4 基于公平互惠偏好的团队激励机制:风险规避 71
4.1 引入风险规避的HOLMSTROM团队模型 72
4.2 基于收益公平的团队模型 74
4.2.1 收益公平效用函数 74
4.2.2 静态博弈 75
4.2.3 讨论:静态博弈下收益公平与纯粹自利的比较 80
4.2.4 序贯博弈 84
4.2.5 讨论:静态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比较 88
4.2.6 小结 91
4.3 基于动机公平的团队模型 92
4.3.1 动机公平效用函数 92
4.3.2 静态博弈 94
4.3.3 序贯博弈 98
4.3.4 讨论:静态博弈与序贯博弈的比较 102
4.3.5 小结 106
4.4 讨论:收益公平与动机公平的比较 107
4.4.1 静态博弈下的差异 107
4.4.2 序贯博弈下的差异 108
4.5 讨论:风险规避的负效用 109
4.5.1 收益公平 109
4.5.2 动机公平 110
4.6 数值分析 112
4.6.1 静态博弈下的分析 112
4.6.2 序贯博弈下的分析 124
4.7 本章小结 137
5 基于不同心理偏好结构的锦标激励机制:分类与混同 139
5.1 引言 139
5.2 基本假设与模型 141
5.3 分类竞赛 142
5.3.1 嫉妒者之间的竞赛 142
5.3.2 同情者之间的竞赛 144
5.3.3 自利者之间的竞赛 146
5.4 混同竞赛 147
5.4.1 嫉妒者与自利者之间的竞赛 147
5.4.2 同情者与自利者之间的竞赛 149
5.4.3 嫉妒者与同情者之间的竞赛 152
5.5 比较分析 156
5.5.1 嫉妒者与自利者的比较分析 156
5.5.2 同情者与自利者的比较分析 160
5.5.3 嫉妒者与同情者的比较分析 162
5.6 数值分析 165
5.6.1 嫉妒者与自利者的数值分析 165
5.6.2 同情者与自利者的数值分析 169
5.6.3 嫉妒者与同情者的数值分析 172
5.7 本章小结 178
6 总结与展望 180
6.1 总结 180
6.2 存在问题和展望研究 182
6.2.1 存在问题 182
6.2.2 展望研究 183
6.2.3 建议 184
参考文献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