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现有宗族研究的讨论 1
一、关于家族与宗族 1
二、关于宗族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
三、宗族与国家权力的关系 4
四、对当代宗族状况的研究 5
五、关于宗族研究的方法 7
第二节 本书的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资料 9
第二章 清代陕北宗族的形成 17
第一节 明清时期陕北地区的开发 17
第二节 移民与人口的增长 21
一、土著与移民 21
二、大槐树迁民的传说 25
第三节 宗族村落的形成 27
一、聚族而居与村落的类型 27
二、姓氏消长与村庄规模 34
三、创造共同宗教象征 37
第四节 儒学的传播与礼治的推行 39
一、宗族的庶民化 39
二、儒家礼治的推行 40
第五节 陕北宗族的形成和发展 44
第三章 陕北宗族的结构与功能 49
第一节 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宗族谱系 49
一、家—门—户族 49
二、宗族内部的分层 54
第二节 村族与地域的扩展 57
一、村族的三个层次 57
二、字辈与联宗 60
第三节 宗族的婚姻关系 63
第四节 宗族的社会功能 66
一、祖先崇拜 66
二、教化的功能 72
三、互济互惠的功能 74
四、保护的功能 75
五、地方控制和对越轨行为的惩治 77
第四章 陕北宗族的继承 80
第一节 宗族的继承 80
一、正常的血统继承 80
二、宗族的立嗣 82
第二节 继中有分 88
第三节 继承中的纠纷 94
一、立嗣引起的纠纷 94
二、应继与爱继引起的纠纷 96
三、招婿引起的财产纠纷 97
四、改嫁引起的财产纠纷 97
五、血统原则与平均主义原则的协调 98
第四节 宗族的制约 99
第五章 陕北宗族村落的经济生活 102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与耕作技术 102
一、自然生态环境 102
二、粗放的耕作 103
三、农业商品化程度低 105
第二节 宗族的共有财产 107
一、宗族公社的土地制度 107
二、宗族公产 109
第三节 小家庭的经济活动 110
一、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 110
二、艰难的生活 115
第四节 互助互惠的经济 116
一、生产中的互助 116
二、伦理经济 120
第五节 同族优先权 125
第六节 分家析产对农户经济的制约和影响 128
一、分家析产与土地碎化 128
二、贫农经济的产生 130
第七节 家庭经济的稳定发展 132
第六章 陕北宗族与国家政权 135
第一节 行政制度的演变与地方宗族 135
第二节 科举、绅士与宗族精英 139
一、科举与宗族 139
二、绅士与地方社会 142
三、宗族精英与宗族建设 145
第三节 宗族精英与地方保护 147
一、兴办团练、宗族自治 147
二、地方保护 150
第七章 宗族文化的陕北地方特点 154
第一节 婚丧习俗与宗族文化 154
一、婚姻和祈子习俗 154
二、丧葬习俗 156
三、礼仪往来 158
第二节 乡村的教育与宗族文化 160
一、“孝”的教育 160
二、民间戏剧 163
第三节 祖先崇拜的观念和习俗 163
一、祖先祭祀的空间转换 163
二、神、祖先和鬼 166
第四节 民间赛会与祭祀圈 169
一、鬼神信仰与地方宗族意识的混合 169
二、民间赛会与祭祀圈 171
三、祭祀圈与宗族关系 177
第八章 社会变革与陕北宗族的弱化 186
第一节 人口流动对宗族村落的影响 186
一、陕甘宁边区时期的移民高潮 186
二、移民对宗族血缘关系的冲击 188
第二节 婚姻自由对父权制的挑战 190
第三节 对宗祧继承的冲击 192
第四节 土地改革带来的变化 195
一、土地集中与租佃制 195
二、土地改革的开始 197
三、土地改革对当地宗族势力产生重要影响 201
第五节 新的意识形态的渗透 205
第九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宗族的“复兴” 211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化 211
第二节 陕北宗族活动的复兴 212
一、修缮祖坟及祭祖仪式的恢复 212
二、编修族谱 213
三、修建祠堂 218
四、宗族组织 219
第三节 日常生活和“事件”中的宗族 221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族 221
二、事件中的宗族 224
第四节 宗族与村庄权力——西村个案 225
一、村干部与宗族精英 226
二、庙会:村落宗族的衍生组织 230
三、村庄权力结构中的互动 232
第五节 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对宗族的影响 234
一、宗族严格的谱系传统被突破 234
二、民间纠纷解决途径的多元化 235
三、居住区的变动打破了宗族聚居格局 235
四、代际间的隔膜 236
结语 239
附录一 陕北地区部分族谱、村史目录 245
附录二 陕北族谱选录 249
附录三 编写村志叙述历史——《陕西绥德西贺家石村志》序 257
主要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