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适应全球气候变化:从原理到实践 1
第一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概念 1
第二节 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理论基础 2
一、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2
二、生态系统演替理论 3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理论 5
四、生态系统复杂性理论 6
五、耐受性定律 7
六、健康适应原则 7
第三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实践原则 8
一、生态系统管理原则 8
二、宏观决策原则 9
三、优先适应性原则 9
第四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流程 9
第五节 适应气候变化的研发趋势 10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典型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的适应技术 15
第一节 气候变暖影响下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5
一、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进展 15
二、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进展 16
第二节 气候变暖影响下东北春玉米品种布局调整技术 17
一、研究区概况 17
二、东三省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17
三、东三省春玉米关键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34
四、东三省春玉米品种熟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脆弱性 36
五、基于时空播种法的东三省春玉米适应气候变暖的品种布局调整技术及示范 38
第三节 气候变暖影响下华北冬小麦最佳播种期的选择技术 50
一、研究区概况 50
二、我国冬小麦种植界限的时空变化特征 50
三、华北冬小麦关键发育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55
四、气候变暖对华北冬小麦发育期的影响 61
参考文献 66
第三章 沙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 69
第一节 气候变化影响下沙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69
一、沙地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69
二、沙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71
三、沙地生态系统研究概况 74
四、沙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制 77
第二节 鄂尔多斯沙化草地生态适应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79
一、沙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的原理 79
二、沙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的模式 80
三、“三圈”范式概念的提出 80
四、鄂尔多斯高原“三圈”范式概念下的研究 83
第三节 鄂尔多斯高原植物群落对沙埋和降水的适应与响应 85
一、研究背景 85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86
三、结果分析 89
四、讨论 107
五、结论 109
第四节 全球变化背景下降水变化对毛乌素重要植物的影响 110
一、研究背景 110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11
三、结果分析 112
四、讨论 116
参考文献 120
第四章 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 130
第一节 气候变暖影响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130
一、气候变化与脆弱性 130
二、气候变暖影响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 134
三、降低脆弱性的适应技术 136
第二节 野外围栏技术与效果 137
一、气候变化与高寒草地脆弱性 137
二、围栏的普遍性 138
三、草地围栏的原则与方法 139
四、围栏封育的效果 140
五、总结 166
第三节 野外豆科接种技术与效果 167
一、高寒气候下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及脆弱性 167
二、豆科植物的特点及作用 168
三、野外黄花苜蓿接种根瘤菌的方法与作用 171
四、总结 176
参考文献 176
第五章 气候变化情势下沼泽湿地植被适应技术与示范 181
第一节 气候变化情势下沼泽湿地植被脆弱性特征 181
一、气候条件和湿地植被基本特征 181
二、气候变化与湿地植被脆弱性表征 183
第二节 沼泽湿地植被适应性技术理论 189
一、沼泽植被适应性技术建立目标 189
二、沼泽植被萌芽期适应技术 189
三、沼泽植被繁殖期适应技术 193
四、沼泽植被种群竞争调节适应技术 197
第三节 适应性技术基础与示范 201
一、适应性技术集成 201
二、适应性技术小区示范 202
参考文献 208
第六章 水鸟生境的适应性技术与示范 209
第一节 东方白鹳生境及环境特征 209
一、东方白鹳分布与生境特征 209
二、东方白鹳生境气候变化特征 213
三、三江平原农田开垦变化特征 216
四、东方白鹳适宜生境变化 224
第二节 三江平原东方白鹳繁殖生境恢复技术试验示范 227
一、东方白鹳人工巢招引技术标准 228
二、人工巢选址与适宜密度 228
第三节 东方白鹳繁殖生境利用中适应性生境管理 229
参考文献 231
第七章 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232
第一节 东北平原区域土壤动物概况 232
一、三江平原湿地土壤动物概况 232
二、松嫩草原土壤动物多样性概况 233
第二节 区域土壤动物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 234
一、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跳虫多样性的影响 234
二、气候变化对不同农田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跳虫多样性的影响 236
三、松嫩平原草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跳虫的影响 240
四、气候变化对松嫩草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跳虫多样性的影响 248
第三节 区域土壤动物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机制 256
一、跳虫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应性 256
二、气候变化下跳虫对不同农田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应性 257
三、松嫩平原草地土壤动物地下功能群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59
第四节 区域土壤动物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适应技术体系 264
一、一种基于原位土柱移位的土壤动物响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 264
二、一种基于开顶箱土壤增温的土壤动物响应气候变化和草地利用方式的技术体系 265
参考文献 267
第八章 气候变化情境下水鸟栖息地潜在分布及应对策略 270
第一节 东北地区三江平原气候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270
一、当今气候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270
二、未来A1B情景和线性情景下气候变化的空间分布格局 274
第二节 气候变化影响下三江平原东方白鹳栖息地的分布 280
一、当今气候变化影响下栖息地的空间分布 280
二、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栖息地的空间分布 284
第三节 东方白鹳栖息地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分析 285
一、保护区建立及其空间适应性效益 285
二、退田还湿及其空间适应性效益 286
三、人工筑巢及其空间适应性效益 289
四、组合适应对策及其空间适应性效益 290
参考文献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