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序 1
一 通稿 3
劫后巴格达 3
科索沃前线一夜 4
莱蒙湖畔访WTO总部 6
倾听和平的呼声 9
硝烟中的新闻“自由 11
战地记者的安全必须得到保护 13
印度大选与明星效应 15
选举的高昂代价 17
海啸使这里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19
新德里在高温中忍受煎熬 21
澳大利亚传媒文化之殇 23
纪念赖利 25
杀人美国的心魔是如何炼成的 27
菲律宾挟洋自重难得逞 28
期待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30
美国军队重新部署海外军备有玄机 32
贬损中国无助于提升美国的非洲影响力 34
两千条性命引发的沉思 36
从《新闻周刊》停止印刷说起 38
美国大选成烧钱游戏 39
是财政“悬崖”更是政治“悬崖” 41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发出错误信号 43
伊战给美国留下怎样的遗产 45
尊重中国规则值得称道 47
退休后到哪儿养老? 49
慈善的要义是尊重而非怜悯 51
政府诚信的“误差率” 53
“垮掉的一代”并没垮掉的启示 55
中东动荡说明了什么? 57
日本准航母下海唤“出云”幽灵 58
以暴制暴,埃及只会越陷越深 60
改革:中国与世界同呼吸 62
过年了,可否陪孩子读会儿书? 65
温哥华的真正魅力 67
互联网给传统邮政刮凉风 69
用雕刀唤醒加拿大碧玉的华人艺术家 71
因为差旅费下台的女高官 73
迎着太阳奔跑 75
加拿大,一个宽容的国度 77
道歉是走向和解的重要一步 79
加拿大缘何冷眼看亚洲 81
阿特伍德,为百年后人写书的首位作家 83
加中贸易投资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85
二 特稿 89
前南地区部分 89
贝尔格莱德散记 89
波黑“双城记” 94
波黑总统采访记 99
米洛舍维奇:从悲剧到悲剧 108
铁托墓前的沉思 112
战地记者阿内特印象 118
女兵洁莎与战地鲜花 124
一个萨拉热窝人家的故事 127
永不消失的电波 136
英国部分 142
在英国议会听辩论, 142
蓝血残阳 149
太阳在东方沉没 158
共圆一个梦 165
闲聊伦敦 172
伦敦寻雾 177
走进伦敦“蓝牌屋” 182
墓园心祭 188
能饮一杯无? 194
给一生驾驶系上“安全带” 200
疯牛病带来的眼泪 206
印度部分 212
人与神的桥梁 212
最后的精神贵族 220
英语 226
甘地 232
媒体 237
西姆拉拾捡帝国繁华梦 241
纵情狂欢的霍利节 249
俱乐部 254
两个泰姬陵的故事 260
澳大利亚部分 265
“祝你愉快,伙计!” 265
迟来的道歉 267
中国资本在澳大利亚遭遇重重险阻 271
纪念人民的大会堂 275
良好心态打造诚信社会 277
《经济学家》在澳发展的启示 279
“力拓谍案”背后的澳洲媒体 281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283
澳大利亚反思对华关系 287
加拿大部分 292
机场命案掀开加拿大执法黑幕 292
移民加拿大缘何“涨价” 297
红河谷畔的遐思 301
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应对文化冲突 304
后记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