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 3
一 选题的理由 3
二 选题的意义 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1
一 国内论辩研究现状及特点 11
二 国外论辩研究现状及特点 16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 18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8
一 研究目标 18
二 研究内容 19
三 研究方法 20
第一章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现状及分析 21
第一节 “论辩”本身的研究 21
第二节 “论辩阶段”的研究 24
一 开始阶段 24
二 展开阶段 25
三 终结阶段 26
第三节 “论辩类型”的研究 26
一 论辩分类 26
二 具体的论辩实践 28
第四节 “论辩方法”的研究 30
第五节 “论辩原则”的研究 32
第六节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所形成的基本设定及其形成原因 37
第七节 本章小结 39
第二章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比较 40
第一节 中国传统论辩研究概述 40
第二节 邓析的论辩思想 42
第三节 老子的论辩思想 46
第四节 孔子的论辩思想 47
第五节 墨家的论辩思想 50
第六节 孟子的论辩思想 55
第七节 荀子的论辩思想 60
第八节 庄子的论辩思想 64
第九节 韩非子的论辩思想 66
第十节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历时比较 69
第十一节 本章小结 71
第三章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共时比较 73
第一节 论辩研究范式的转换 73
第二节 凯姆·帕尔曼的论辩理论 79
一 帕尔曼的生平和著作 79
二 帕尔曼论辩理论的总体特征 82
三 帕尔曼论辩理论体系 83
第三节 斯蒂芬·图尔敏论辩模式 94
一 图尔敏生平和主要著作概述 94
二 图尔敏的宏观论辩理论 97
三 图尔敏的微观论辩理论——论辩模式 100
第四节 非形式逻辑 105
一 “非形式逻辑”的工作定义 105
二 非形式逻辑运动在北美的兴起 107
三 非形式逻辑关注的两大理论问题:论辩分析与评价 111
第五节 语用—辩证学派的论辩理论 117
一 语用—辩证学派概述及其主要著作 117
二 语用—辩证学派的论辩理论——批判性讨论模式 119
三 批判性讨论的四个阶段 122
四 语用—辩证学派的讨论程序 125
第六节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共时比较 132
第七节 本章小结 134
第四章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的新构筑 135
第一节 当代中国论辩理论观念基础的反思 135
一 事实与雄辩的对立 136
二 理与势的对立 139
三 论辩语境的预设 141
第二节 当代中国论辩研究在“修辞学”范畴内的构筑 142
一 关于论辩目的的解读与构筑 142
二 关于论辩双方关系的解读与构筑 143
三 关于论辩手段的解读与构筑 14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49
第五章 结论 151
参考文献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