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岳池解放和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
第一节 岳池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建立 1
第二节 镇压反革命 6
第三节 清剿土匪 8
第四节 征收公粮 11
第五节 减租退押 13
第六节 土地改革 18
第七节 “三反”“五反” 29
第八节 抗美援朝 36
第九节 农业合作化 38
第十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44
第十一节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47
第十二节 粮食统购统销 52
第十三节 基层组织建设 54
第十四节 干部队伍建设 61
第二章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65
第一节 整风反右派 65
第二节 大跃进运动 77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83
第四节 国民经济调整 88
第五节 城乡社会主义教育 96
第六节 水电建设 101
第七节 农业学大寨 107
第八节 学大庆运动 112
第九节 支援“三线”建设 114
第十节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0
第十一节 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122
第十二节 积极做好干部工作 136
第三章 十年文化大革命内乱 142
第一节 群众组织非法夺权 142
第二节 群众武斗 145
第三节 成立革委会 146
第四节 “清队”和“一打三反” 147
第五节 批林整风 148
第六节 批判右倾翻案风 151
第七节 不健全的组织工作 153
第八节 被干扰的干部路线 157
第四章 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 159
第一节 揭批查运动和真理标准讨论 159
第二节 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 162
第三节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 171
第四节 转折时期的组织工作 178
第五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81
第一节 改革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181
第二节 完善农村承包责任制 发展各种经济联合体 183
第三节 城镇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187
第四节 改革商贸流通领域体制 192
第五节 适应改革和发展形势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96
第六节 社会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203
第七节 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212
第八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219
第九节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组织工作 221
第十节 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干部工作 230
第六章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235
第一节 转变职能 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236
第二节 稳粮增收调结构 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246
第三节 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253
第四节 放宽政策 加快流通领域体制改革 258
第五节 扶持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 259
第六节 抓住机遇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61
第七节 实施科教兴县战略 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271
第八节 坚持“两手抓” 加强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278
第九节 加强党的建设 适应现代化需要 285
第十节 用“四化”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303
附录 311
一、中共岳池县委领导名录 311
二、党组织简介 317
1.中共岳池县委宣传部 317
2.中共岳池县苟角镇委员会 321
3.中共岳池县裕民镇委员会 325
4.中共岳池县双鄢乡委员会 328
5.中共岳池县朝阳乡委员会 331
6.中共岳池县长田乡委员会 332
7.中共岳池县顾县镇委员会 333
8.中共岳池县酉溪镇委员会 335
9.中共岳池县财政局党组 336
10.中共广安市岳池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 339
11.中共岳池县计划生育局党组 340
12.中共岳池县坪滩镇委员会 342
13.中共岳池县科学技术局支部 344
14.中共岳池县普安镇委员会 346
15.中共岳池县赛龙镇委员会 348
16.中共岳池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351
17.中共岳池县广播电视局党组 352
18.中共岳池县统计局党组 354
19.中共岳池县司法局党组 356
20.中共岳池县乔家镇委员会 358
21.中共岳池县国家税务局党组 361
22.中共岳池县临溪镇委员会 363
23.中共岳池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党组 365
24.中共岳池县文化体育局党组 366
25.中共岳池县公安局委员会 368
26.中共岳池县人民检察院党组 370
27.中共岳池县东板乡委员会 372
28.中共岳池县大石乡委员会 374
29.中共岳池县齐福乡委员会 377
30.中共岳池县新场镇委员会 380
31.中共镇裕镇委员会 382
32.中共岳池县畜牧食品局党组 384
33.中共岳池县嘉陵乡委员会 386
34.中共岳池县天平镇委员会 389
35.中共龙孔镇委员会 393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