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10
第一章 束发受书,志在深研政理 10
凄苦童年和传统家教 10
学前启蒙和“修齐治平”思想的灌输 17
接受新文化的初始历程 22
李大钊在永平府中学堂 26
挽救民族兴亡意识的觉醒 30
纫秋兰以为佩——夫人赵纫兰 35
曾经生活在家乡的子女 38
聚少离多的家庭生活 44
李大钊家的祖莹碑和族谱 52
第二章 南陈北李,创建中国共产党 52
1919年、1920年唐山之行 60
寻找根本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 65
在五峰山完成《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68
“问题与主义”争论中的鲜明立场 76
李大钊对中国社会主义的论述 81
南陈北李相约创建共产党 90
李大钊的建党思想 95
第三章 传播真理,发展党团组织 106
李大钊与唐山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联络站 106
李大钊引导唐山工人组建工会 111
李大钊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唐山组织的建立 115
李大钊与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党组织建立 119
李大钊与开滦党组织的建立 123
李大钊与中共唐山地委的建立 126
李大钊与唐山国民党组织的建立 131
李大钊与唐山农村党组织的建立 135
第四章 振奋国群,发动工农运动 140
以唐山为中心掀起北方工运高潮 140
李大钊与山海关铁工厂工运 144
李大钊与京奉铁路唐山制造厂工运 146
李大钊与开滦煤矿工运 149
李大钊领导京东反“旗地变民”斗争 155
第五章 培养干部,壮大革命力量 160
李大钊派干部到唐山工作 160
李大钊精心培育唐山青年干部 164
选送青年积极分子去苏联学习 167
鼓励革命青年报考黄埔军校 172
第六章 启迪民智,倡导文化事业 176
李大钊发起创办大黑坨小学 176
李大钊倡导女子上学 182
李大钊反对女子缠足 185
李大钊抵制旧社会恶俗 188
李大钊创作《安重根刺伊藤博文》影卷 191
李大钊关心评剧发展 195
下编 202
第一章 悠悠师生情 202
三年寒窗师生情——李大钊与单子鳌 202
执教了两代人的老师——李大钊与赵辉斗 206
洋人横行源于清政府腐败——李大钊与黄宝琳 209
为我主义而来,为我主义而死——李大钊与白雅雨 213
第二章 拳拳爱国心 220
斯人气尚雄,江流自千古——李大钊与蒋卫平 220
人间情谊溢五峰——李大钊与刘克顺 225
要以“赤心”办实业——李大钊与杨扶青 229
“高台教化”、“与民同乐”——李大钊与成兆才 232
同到乐亭家乡“避难”——李大钊与郭须静 236
第三章 在在革命志 240
用先进思想教育工人阶级——李大钊与邓中夏 240
“天津组织及其唐山站分部”的历史纪载——李大钊与张太雷 244
多次到唐山开展工运——李大钊与谌小岑 247
派往唐山调查工人的生产生活——李大钊与罗家伦 252
一直在李大钊左右——李大钊与罗章龙 255
曾任中共唐山地委书记——李大钊与何孟雄 260
在唐山成长起来的工运领袖——李大钊与邓培 263
最早来唐山的共产党员——李大钊与张国焘 268
同乡、同学、同志——李大钊与安体诚 272
工运中谱写青春华章——李大钊与李树彝 276
积极投身唐山工运实践——李大钊与王尽美 280
历史记载他是革命烈士——李大钊与吴先瑞 284
派到唐山的工运特派员——李大钊与彭礼和 289
为唐山加强党的领导出力——李大钊与王德周 293
创建乐亭早期党团组织——李大钊与王岑伯 297
志同道合的同窗学友——李大钊与刘子孚 300
要领导好唐山工人运动——李大钊与赵世炎 303
派往唐山地委领导工作——李大钊与李震瀛 307
党需要懂军事的人——李大钊与李运昌 310
借助国民军开展工人运动——李大钊与黄钟瑞 314
曾对他寄予殷切的期望——李大钊与杨天然 317
第四章 念念故乡人 322
这个女婿能把女儿相托——李大钊与赵文隆 322
不可或缺的见证人——李大钊与薛范氏 325
关系亲密的盟兄弟——李大钊与宋仲彬 329
请献一诗当挽歌——李大钊与韩湘亭 333
同乡挚友,忘年之交——李大钊与白眉初 337
为大黑坨小学校聘请教师——李大钊与宁绍先 341
一篇如泣如诉的悼念文章——李大钊与沈汉卿 344
心目中引为自豪的兄长——李大钊与李凌斗 348
革命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李大钊与李瑞景 35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与杨子惠 356
不应任意诋毁烈士名誉——李大钊与赵晓峰 359
做李大钊的好学生——李大钊与李乐光 363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李大钊与张尔岩 367
一个农村女孩改变命运的记忆——李大钊与罗国维 370
保存李大钊文稿的家乡人——李大钊与李联英 373
附录 373
1、在唐山召开的李大钊学术研讨会 379
2、唐山市李大钊研究会科研成果简介 388
主要参考文献 392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