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1.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的重要性 1
1.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新疆的特殊性 2
1.1.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研究的迫切性 5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8
1.2.1 选题的目的 8
1.2.2 选题的意义 9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0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0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9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23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5
1.4.1 研究范围 25
1.4.2 研究思路 26
1.4.3 研究方法 26
1.4.4 研究内容 28
1.5 本书的创新之处 29
第二章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理论 30
2.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理论 30
2.1.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贡献 30
2.1.2 金融体系对绿洲农业经济增长的路径 32
2.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理论 34
2.2.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贡献 34
2.2.2 财政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37
2.3 小结 39
第三章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现状分析 40
3.1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现状 40
3.1.1 融资机制 40
3.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性融资机制现状 42
3.1.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性融资现状 44
3.2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 53
3.2.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供需主体矛盾 53
3.2.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供需矛盾 54
3.2.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制度安排制约 55
3.2.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环境制约 56
3.3 小结 59
第四章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供求分析 60
4.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需求分析 60
4.1.1 金融相关率 60
4.1.2 理论资金需求量 62
4.1.3 实际资金需求量 66
4.1.4 资金需求缺口分析 68
4.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供给分析 70
4.2.1 资金供给主体分析 70
4.2.2 实际资金供给分析 76
4.3 小结 79
第五章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实证分析 81
5.1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81
5.1.1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81
5.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数据 83
5.1.3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86
5.1.4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88
5.2 财政金融投入与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均衡分析 95
5.2.1 数据的描述和说明 96
5.2.2 单位根检验 98
5.2.3 协整关系检验 100
5.3 财政金融投入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拉动效应分析 103
5.3.1 状态空间模型 103
5.3.2 财政金融投入对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拉动效应分析 105
5.4 小结 115
第六章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与借鉴 117
6.1 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17
6.1.1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17
6.1.2 法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21
6.1.3 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23
6.2 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25
6.2.1 印度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25
6.2.2 俄罗斯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 127
6.3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经验和借鉴 128
6.3.1 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128
6.3.2 完善的农业金融体系给予全面支持 129
6.3.3 农业保险的保障支持 130
6.3.4 完备的法律体系支持 130
6.3.5 良好的信用环境 131
第七章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思路及方案 132
7.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的思路和方案 132
7.1.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思路 132
7.1.2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的方案 133
7.2 持续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 136
7.2.1 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方式 136
7.2.2 完善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139
7.3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140
7.3.1 农村资金外流的原因和形式 140
7.3.2 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 142
7.4 建立农业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143
7.4.1 建立农业保险风险补偿机制 143
7.4.2 建立农业生产市场风险分散机制 146
7.4.3 建立农业信贷资金的担保机制 147
7.5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激励机制 148
7.5.1 农户农业再投资激励机制 148
7.5.2 建立各种农业产业投资基金 149
7.5.3 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 150
第八章 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151
8.1 加大财政对绿洲农业的投入力度 151
8.1.1 明确财政支农的范围 151
8.1.2 发挥财政引导作用 152
8.1.3 监督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 153
8.2 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户融资主力军的作用 153
8.2.1 加大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 153
8.2.2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控制经营风险 154
8.2.3 拓展中间业务,提高盈利能力 155
8.3 拓展银行支农力度 156
8.3.1 发挥政策性银行支农作用 156
8.3.2 强化商业银行支农责任 156
8.3.3 促使邮政储蓄银行农业资金回流 157
8.4 积极创新农业信贷担保模式 157
8.4.1 积极推广现有贷款担保模式 158
8.4.2 不断创新贷款担保模式 159
8.5 规范民间融资 160
8.5.1 利用民间金融完善金融市场 160
8.5.2 鼓励建立农村非银行金融机构 161
8.6 完善信用体系和健全法律制度 161
8.6.1 信用环境建设 162
8.6.2 健全法律制度 162
结束语 164
附录 165
参考文献 182
致谢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