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内容 2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3
1.3.1 研究目标及过程 3
1.3.2 技术路线 4
1.4 取得主要成果 4
2 区域地质特征 6
2.1 区域构造格局 6
2.1.1 柴达木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6
2.1.2 区域断裂 7
2.1.3 基底构造特征 12
2.1.4 构造单元划分 18
2.2 区域地层 21
2.3 柴北缘侏罗系划分与对比 23
2.3.1 柴北缘侏罗系划分与对比 23
2.3.2 柴北缘煤岩层对比 25
2.4 柴达木区域地质演化史 28
2.4.1 元古宙—早古生代阶段(Pt-D1-2) 28
2.4.2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阶段(D3-T) 28
2.4.3 中、新生代阶段(J-Q) 31
3 柴北缘侏罗系沉积体系及其展布特征 35
3.1 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5
3.2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36
3.2.1 冲积扇 37
3.2.2 辫状河沉积体系 37
3.2.3 曲流河沉积体系 38
3.2.4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39
3.2.5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40
3.2.6 湖泊沉积体系 41
3.3 柴北缘侏罗系沉积相在平面上的展布特征 43
3.3.1 冷湖-南八仙地区侏罗系沉积相展布特征 43
3.3.2 潜西地区侏罗系沉积相展布特征 46
3.3.3 柴北缘侏罗系沉积相展布特征 48
3.3.4 柴北缘鱼卡-马海地区侏罗系沉积相展布特征 50
3.3.5 柴北缘侏罗系沉积特征 52
3.4 柴北缘下、中侏罗统沉积相特征分区简介 54
3.4.1 大煤沟地区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54
3.4.2 鱼卡、老高泉地区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67
4 柴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80
4.1 柴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80
4.2 本研究采用的层序地层学术语体系 81
4.2.1 层序与体系域 82
4.2.2 基准面与可容空间 82
4.3 层序及体系域界面识别原则 82
4.3.1 层序界面识别原则 82
4.3.2 初始湖泛面识别 84
4.3.3 最大湖泛面的确定 84
4.4 柴北缘侏罗系层序格架及其展布特征 84
4.4.1 大煤沟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展布特征 84
4.4.2 鱼卡地区层序格架及其展布特征 92
4.4.3 老高泉地区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展布特征 95
4.5 厚煤层的层序地层学意义 98
4.5.1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煤层在层序格架中的分布特征 98
4.5.2 厚煤层的层序地层序学意义及其形成条件 101
5 柴北缘侏罗纪含煤地层岩相古地理 103
5.1 小煤沟组下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3
5.1.1 小煤沟组第一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3
5.1.2 小煤沟组第二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3
5.1.3 小煤沟组第三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5
5.1.4 小煤沟组第四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6
5.2 大煤沟组下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8
5.2.1 大煤沟组下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8
5.2.2 大煤沟组上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09
5.3 石门沟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14
5.3.1 石门沟组下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14
5.3.2 石门沟组上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 117
5.4 柴北缘早中侏罗世古地理演化 118
6 柴北缘煤田构造特征与发育规律 120
6.1 柴北缘主干断裂特征 120
6.1.1 走滑断裂构造系统 120
6.1.2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122
6.1.3 褶皱构造系统 123
6.2 柴北缘构造单元划分 124
6.2.1 划分依据 124
6.2.2 划分方案 127
6.2.3 柴北缘主要构造单元概述 128
6.3 柴北缘遥感地质构造解译 129
6.3.1 线形构造 129
6.3.2 环形构造 130
6.3.3 地质(断裂)构造发育统计分析 130
6.4 典型矿区构造特征分析 135
6.4.1 柴北缘含煤区煤田构造分带分区特征 136
6.4.2 西部构造分区各矿区(点)构造特征 140
6.4.3 中部构造分区各矿区(点)构造特征 146
6.4.4 东部构造分区各矿区(点)构造特征 159
7 煤田构造演化分析 166
7.1 盆地沉降史分析 166
7.1.1 基本原理 166
7.1.2 盆地沉降量的求解方法 166
7.1.3 盆地总沉降量与构造沉降量 169
7.1.4 柴北缘沉降史模拟参数确定 169
7.1.5 柴北缘沉降史曲线分析 170
7.1.6 柴北缘沉降史特征分析 180
7.2 平衡剖面分析 187
7.2.1 平衡地质剖面基本原理 187
7.2.2 平衡地质剖面的计算机实施 188
7.2.3 平衡地质剖面的编制及地质解释 192
7.2.4 盆地伸展压缩史的定量分析 198
7.3 盆地演化史分析 201
7.3.1 盆地伸展压缩史和盆地沉降隆升史对比分析 201
7.3.2 盆地伸展压缩史和盆地沉降史的相关分析 202
7.2.3 柴北缘演化史分析 202
8 煤田构造成因分析 208
8.1 显微构造分析 208
8.1.1 显微构造分析基础 208
8.1.2 基本原理与方法 208
8.1.3 研究区显微构造现象 214
8.1.4 应变环境分析 216
8.1.5 古应力值估算 217
8.1.6 变形期次探讨 219
8.2 构造应力场分析 219
8.2.1 基本原理 219
8.2.2 研究区共轭剪节理统计分析 220
8.2.3 显微构造主应力方位统计分析 221
8.2.4 编制主应力迹线图 222
8.3 煤田构造成因的数值模拟 225
8.3.1 数值模拟概论 225
8.3.2 计算地质模型的建立 227
8.3.3 FLAC计算程序编制和运行 228
8.3.4 模拟结果及分析 228
9 煤炭资源预测与评价的地质基础研究 232
9.1 聚煤规律研究 232
9.1.1 柴北缘聚煤作用概述 232
9.1.2 柴北缘聚煤规律研究成果 233
9.2 控煤构造样式 240
9.2.1 构造样式的基本概念 240
9.2.2 柴达木盆地和柴北缘构造样式研究成果 241
9.2.3 柴北缘煤田控煤构造样式 246
10 柴北缘侏罗系煤炭资源潜力评价 249
10.1 评价的原则和依据 249
10.2 根据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研究对聚煤有利地段的预测 249
10.2.1 大煤沟地区 249
10.2.2 鱼卡地区 250
10.2.3 赛南地区 252
10.3 构造运动对煤层赋存的控制作用及煤层赋存有利区块预测 252
10.3.1 柴北缘煤田构造特征 252
10.3.2 盆地沉降史模拟 256
10.3.3 控煤构造样式研究 257
10.3.4 从构造角度提出的煤层赋存有利区带预测 258
10.4 对沉积、构造提出的勘查目标靶区的综合评价 258
10.5 柴北缘煤炭资源勘查靶区分块评价 259
10.5.1 潜西区 259
10.5.2 新高泉-鱼卡区 261
10.5.3 鱼卡矿区外围区 263
10.5.4 大柴旦西南-大头羊-绿草山区 265
10.5.5 大煤沟-红山-德令哈-旺尕秀区 266
11 结论 268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