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2
二、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4
三、历史经验值得注意 6
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任重道远 8
五、“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11
上编 13
概论 13
一、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及其衰落 13
二、农民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14
三、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解决农业凋敝问题 15
四、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进行了乡村改造 16
第一章 建党和大革命时期(1921年7月—1927年7月) 21
第一节 党建立初期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21
一、党对农民问题由不重视到重视的转变 21
二、对农村经济的认识 24
三、对农村社会阶级、阶层的认识 25
四、对农民革命的认识 26
五、共产党人对“以农立国”论的批判 30
第二节 “大革命”前期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31
一、国共合作后第一年党对农民认识的全面拓展 31
二、农民同盟军思想的提出 35
三、党的土地纲领的初步确定 37
四、“五卅运动”后共产党人对农民问题的探索 38
第三节 大革命后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40
一、北伐战争与农民运动关系的认识 40
二、围绕如何看待农民运动问题的激烈争论 41
三、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尖锐斗争 44
第二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6月) 49
第一节 对农村、农民在革命中作用的认识与战略转换 49
一、对大革命后期农村、农民工作的反思与方针转变 49
二、毛泽东对农村、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地位的认识与新道路开辟 51
三、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对农村、农民在革命中地位的认识与战略转换 53
第二节 关于土地改革的认识和政策 59
一、对土地改革在中国革命中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 59
二、土地改革方针的确定 61
三、土地改革政策和方法 63
四、土地改革方针的转变 71
第三节 关于农民负担和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72
一、对农民负担的认识 72
二、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认识 75
第四节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及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 78
一、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背景 78
二、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 79
三、对乡村建设运动的批判 83
第三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87
第一节 关于农民在民主革命中地位和作用认识的深化 88
一、对农民革命作用认识的深化 88
二、农民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地位 90
三、毛泽东对梁漱溟理论的批评 91
四、代表农民利益和要求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原则 92
第二节 关于农村民主政权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93
一、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和推行“三三制” 93
二、乡村政权的改造 98
第三节 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与实践 99
一、在“大仁政”前提下的军民兼顾、合理负担政策 99
二、建立有效合理的农业税收制度 100
三、农民负担摊派过程中的“公平”问题 102
四、与民主建政相结合的整理乡村财政 103
五、战勤负担 104
第四节 关于减租减息的认识与实践 104
一、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104
二、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兴起 107
三、减租减息政策的完善 110
四、减租减息的成果及其作用 118
第五节 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和实践 119
一、促进农业恢复发展的基本政策 119
二、自己动手,开展农业大生产运动 120
三、鼓励个体农民开展劳动互助合作 122
四、开展“吴满有运动”,提倡生产致富 128
五、鼓励农民和移民开垦荒地 131
六、发挥政府作用,兴修水利和抗灾救灾 132
七、发放农贷和推广科技 132
八、农业生产成就 133
第六节 提倡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及其实践 135
一、提倡开展调查研究 135
二、延安农村调查团的调查情况和结论 136
三、中共西北局组织的农村调查及其结论 139
第四章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143
第一节 对土地改革方针政策和步骤的认识 143
一、对土地改革认识的深化 143
二、土地改革政策的演变 145
第二节 对土地改革以后“三农”问题的认识 151
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农民地位的认识 152
二、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评 154
三、关于农村的所有制结构 155
四、关于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157
五、关于教育农民问题 159
第三节 整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建立乡村民主政权 160
一、关于整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 160
二、关于建立乡村民主政权 163
三、关于整顿村财政 167
第四节 对新形势下城乡关系的认识 170
一、党的工作重心应由农村转向城市 170
二、“城乡互助”思想的提出 171
第五节 关于农民负担的认识和政策 174
一、关于农民负担和“战争第一”关系的认识 174
二、农业税制改革 176
三、规范战勤负担 178
中编 183
概论 183
一、农民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 183
二、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和水利建设 185
三、关于农业经营体制的曲折探索 186
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年10月—1952年) 192
第一节 关于土地改革认识及政策的变化 192
一、党对土地改革步骤、法规和办法的完善 192
二、党对富农政策的变化 194
三、关于城市郊区土地改革的思想和政策 196
第二节 关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196
一、乡村基层政权的组建 197
二、改进乡村政府工作 198
三、关于乡村党组织建设 199
第三节 关于农民负担问题的认识 201
一、关于农业税的认识 201
二、关于乡村财政的认识 204
第四节 关于农业合作化的认识 209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党领导下的农民合作的特征 209
二、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种不同思路 211
三、两种认识的统一 213
四、鼓励农民走合作道路的方针政策 214
五、关于对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倾向的认识 215
第五节 恢复发展农业政策 217
一、对农村个体经济发展的认识 217
二、对富农的认识及政策变化 219
三、关于农业科技作用的认识 221
第六节 关于城乡关系的认识 221
一、对城乡关系的认识 221
二、关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问题的认识 223
三、关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认识 225
第六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228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解决“三农”问题的论述 228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产生背景 228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认识 230
三、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争论 233
第二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逐步开展 235
一、对农村“自发资本主义势力”的批判和限制 235
二、关于农业合作化速度的认识 237
三、关于农民两种倾向的认识和合作化的阶级路线 245
四、关于农业合作化的两种认识:“好得很”与“糟得很” 250
第三节 关于合作社经营管理 253
一、关于合作社民主管理问题 253
二、关于合作社的计划编制问题 254
三、关于高级社经营及规模的认识 255
四、“退社”风潮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58
第四节 统购统销和农村商业 259
一、对农副产品统购统销等问题的认识 259
二、关于农村自由市场的认识 265
第五节 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和探索 271
一、关于农业计划的编制 272
二、《农业发展纲要》的提出 274
三、对农业生产和技术进步的认识 276
第六节 关于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279
一、关于国家从农民提取剩余的认识 280
二、八大前后对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281
三、关于城乡之间人口逆向流动的认识 283
第七章 “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287
第一节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的认识 288
一、关于农业可以实现“大跃进”的认识 288
二、提出农业增长高指标 289
三、关于农业增产措施的认识 290
四、对农业科技的认识 293
第二节 关于人民公社的认识 294
一、人民公社构想的提出 295
二、人民公社决议的形成与贯彻 298
三、人民公社的两个“过渡” 302
四、徐水人民公社进行的共产主义试点 305
五、农村公共食堂的兴办与解散 308
六、人民公社内部分配机制的调整 313
七、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理论根源 315
第三节 对发展农村工业和城乡关系的认识 317
一、发展农村工业 317
二、人民公社运动中关于社办工业的认识与实践 319
三、关于社办工业的经营管理问题 321
四、“大炼钢铁”对农村的波及 323
五、对城乡人口流动的认识 326
第八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1—1965年) 330
第一节 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330
一、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再认识 330
二、关于包产到户的认识分歧 332
三、关于自留地的认识 334
四、关于农村自由市场的认识 337
五、关于自负盈亏的认识 339
第二节 关于农业地位的认识 341
一、关于工农业关系的认识 341
二、关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认识 347
三、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认识 350
四、关于农产品价格问题的认识 354
第三节 对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认识 356
一、对压缩城市人口的认识 357
二、再次鼓励城市青年到农村去 358
第四节 农业学大寨和对阶级斗争的估计 361
一、农业学大寨的提出 361
二、关于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364
三、“阶级斗争为纲”的提出 366
四、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368
五、毛泽东对人民公社领导权的估计 369
六、关于成立贫下中农协会 371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和徘徊中前进时期(1966—1978年) 375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前夕农业在战略思想中的地位 375
一、“三五”计划指导思想由抓农业转变为三线建设 375
二、“备战备荒为人民”思想和“农业机械化”设想 381
三、“五七指示”的构想 383
第二节 “左”倾错误对农村、农民的政治冲击 384
一、“文化大革命”前夕农村混乱的“阶级”概念 384
二、“文化大革命”中农村的政治动乱和少数农民的特殊政治地位 385
第三节 发展农业的三种思路 388
一、“农业学大寨”的主体思路 388
二、强调落实政策的务实思路 391
三、群众自发产生的“逆流”思路 395
第四节 强制和自发的两种缩小城乡经济差别办法 396
一、城里人务农——“五七干校”和上山下乡 397
二、农民做工——70年代的社队工业 400
第五节 大力提高农村文教卫生水平 402
一、“合作医疗制度”和“赤脚医生” 402
二、农村教育的畸形发展 404
三、依附于政治斗争的文化生活 406
第六节 对农业发展模式的认识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07
一、“普及大寨县”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唯一模式 407
二、“农业学大寨”和“普及大寨县”模式中的错误认识 410
三、大量进口粮食政策和农业生产力的变化 417
下编 421
概论 421
一、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 421
二、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探索 423
三、从城乡分隔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转变 426
第十章 农村改革启动时期(1978—1984年) 431
第一节 加快农业发展 431
一、要先把农民这一头稳下来 431
二、做出加快农业发展的重大决策 432
三、调整工农关系 432
四、对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435
第二节 对家庭承包经营的肯定 435
一、对家庭承包经营从不许到延长15年不变的转变 435
二、家庭承包经营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437
第三节 农村家庭经济运行中的政策讨论 440
一、允许雇工 440
二、允许购置拖拉机 442
三、发展农村专业户、联合体 442
第四节 撤社建乡 444
一、改革“政社合一”体制 444
二、乡镇政府的职能和管理体制 444
三、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 446
第五节 放开部分农产品的价格和流通管制 447
一、对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初步改革 447
二、恢复发展城乡集市贸易 448
第六节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多轮驱动 451
一、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451
二、乡镇企业多轮驱动 452
第十一章 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时期(1985—1991年) 455
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455
一、关于取消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的重大决策 455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分类推进 456
第二节 走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 457
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457
二、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461
三、农村城镇化的启动 467
第三节 大力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468
一、发展农业要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468
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观念的确立 470
三、树立大农业观念并大力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471
第四节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472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472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473
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 474
第十二章 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1992—2001年) 476
第一节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农业基本经营制度 476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76
二、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本经营制度 477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兴起 479
四、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 481
第二节 对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 483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483
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 484
三、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487
第三节 农民增收与减负 489
一、农民增收 489
二、减轻农民负担 490
三、“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493
第四节 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94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494
二、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 498
三、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500
第五节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501
一、关于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设想 501
二、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503
三、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504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05
第六节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506
一、村民自治 506
二、乡镇政务公开 507
第十三章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2002年—2012年10月) 510
第一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略 510
一、重中之重的指导思想 510
二、“两个趋向”的论断与工业反哺农业 511
三、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512
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513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514
第二节 完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 515
一、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515
二、改革集体林权制度 517
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519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521
第三节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522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523
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524
三、稳定粮食生产 526
第四节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 528
一、皇粮国税时代一去不复返 528
二、增大农业补贴力度 529
三、调整农产品流通政策 530
四、家电下乡等政策与改善民生 532
五、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533
第五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5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35
二、农村环境建设 537
三、加快农村水利改革发展 538
第六节 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建设 540
一、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540
二、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41
三、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542
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 543
第七节 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 545
一、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545
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546
三、培育新型农民 547
第八节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48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548
二、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549
三、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550
第十四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2012年11月—) 553
第一节 “三农”十年:科学发展、成就显著 553
一、粮食连年增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553
二、农业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改善与农业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55
三、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与农村面貌加快改善 557
第二节 十八大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 558
一、让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与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558
二、促进“四化”同步 559
三、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60
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560
五、改革征地制度 560
六、农民增收 561
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与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561
第三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部署 561
一、夯实农业基础与保障农产品供给 562
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562
第四节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第十个“中央1号文件” 563
一、农村: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563
二、农业:保证粮食供给 564
三、农民:促进增收、提高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565
四、城镇化:统筹城乡、“四化同步” 567
五、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568
六、2013年“三农”工作的新部署 569
附录 576
附录1:中国共产党有关“三农”问题大事记(1921—2013年) 576
附录2:“三农”历史统计数据 639
表附录2-1 1949—2011年城乡人口变化情况 639
表附录2-2 1958—2008年农村基层单位和农户数 640
表附录2-3 1952—2011年三次产业比重 642
表附录2-4 1952—2011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情况 643
表附录2-5 1952—2011年农林牧渔产值及比重 645
表附录2-6 1949—2011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指数 646
表附录2-7 1952—2011年全国农用电力及能源消耗情况 648
表附录2-8 1952—2011年中国农用物资投入情况 649
表附录2-9 1953—1978年主要支农物资国家供应情况 651
表附录2-10 1949—2011年全国耕地及有效灌溉面积 652
表附录2-11 1949—201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653
表附录2-12 1949—201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 655
表附录2-13 1949—2011年全国农产品人均占有量 657
表附录2-14 1980—20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 658
表附录2-15 1980—2011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情况 659
表附录2-16 1978—2010年全国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660
表附录2-17 1950—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 661
表附录2-18 2007—2011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 663
表附录2-19 1950—2011年农业税收入及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663
表附录2-20 1954—1985年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及来源情况 665
表附录2-21 1957—2011年农村居民收支及恩格尔系数 665
附录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67
附录4:2004—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0个“1号文件” 678
附录5:中国共产党有关“三农”问题重要历史文献索引 751
后记 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