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与调控原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利中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30441614
  • 页数:282 页
图书介绍:全书共分七章,包括第一章环境有机污染过程与调控技术原理研究进展、第二章典型区域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源汇机制、第三章有机污染物的微界面吸附机理及构-效关系、第四章土壤-植物系统中PAHs的迁移积累行为及阻控原理、第五章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及预测模型、第六章化学强化植物-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及调控机制、第七章研究展望。重点介绍典型区域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等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源汇机制、微界面吸附行为及机理、生物有效性及调控、植物吸收积累机制及预测模型、表面活性剂强化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技术原理,特别是有机污染物微界面吸附行为及生物有效性调控、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的预测模型、土壤污染缓解与强化修复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第1章 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原理 1

1.1 环境有机污染 1

1.2 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源汇机制 3

1.3 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 6

1.4 有机污染物多介质界面行为的调控原理 8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典型区域环境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源汇机制 19

2.1 钱塘江流域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及分布特征 19

2.1.1 钱塘江水体OCPs污染特征 19

2.1.2 钱塘江水体PAHs污染特征 27

2.2 钱塘江流域有机污染物源解析 31

2.2.1 钱塘江水体OCPs污染源解析 31

2.2.2 钱塘江和运河水体PAHs污染源解析 33

2.3 PAHs重要污染源的成分谱图和排放系数 36

2.3.1 秸秆燃烧烟气PAHs的成分谱图和影响因素 36

2.3.2 汽车尾气PAHs成分谱图和影响因素 40

2.3.3 焦化厂空气中PAHs污染特征和成分谱图 43

2.4 杭州市大气PAHs干湿沉降 45

2.4.1 大气PAHs干沉降 45

2.4.2 大气PAHs湿沉降 45

2.4.3 大气PAHs干湿沉降通量 51

参考文献 52

第3章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微界面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56

3.1 黏土矿物硅氧烷表面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机理 57

3.1.1 黏土层间硅氧烷表面的结构特征 58

3.1.2 硅氧烷表面吸附特征及机理 63

3.1.3 溶剂极性效应 68

3.2 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的非线性吸附行为及其预测模型 70

3.2.1 有机质对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吸附的主导作用 72

3.2.2 有机污染物性质对非线性吸附的影响 80

3.2.3 有机污染物非线性吸附的预测模型 89

3.3 生物质(植物角质和蜡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制 90

3.3.1 植物角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制 90

3.3.2 植物蜡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脱附滞后性机制 93

3.4 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98

3.4.1 生物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98

3.4.2 生物炭吸附有机污染物的构-效关系 101

3.5 纳米颗粒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107

3.5.1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颗粒上吸附-脱附行为及机理 107

3.5.2 腐殖酸对纳米颗粒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机理 124

3.5.3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颗粒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机理 136

3.6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土壤界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139

3.6.1 土壤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作用及机理 139

3.6.2 表面活性剂对有机污染物土壤固-液界面行为的影响及机理 144

参考文献 149

第4章 土壤-植物系统有机污染阻控原理与缓解技术 155

4.1 植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PAHs的吸附作用及影响因素 155

4.1.1 黑麦草根系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吸附PAHs 156

4.1.2 可提取态脂肪和聚合脂肪在植物吸附有机污染物中的作用 167

4.2 土壤-植物系统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积累 170

4.2.1 荧光显微技术观察植物体内PAHs的迁移与积累 170

4.2.2 植物根对土壤中菲和芘的吸收积累作用 172

4.2.3 植物茎叶对菲和芘的吸收积累作用 174

4.2.4 植物对菲和芘的传输作用 176

4.3 植物吸收积累有机污染物的预测模型 177

4.3.1 限制-分配模型 178

4.3.2 耦合植物叶面吸收因子的修正模型 181

4.4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有机污染的缓解阻控作用 184

4.4.1 土壤有机污染物的赋存形态与影响因素 185

4.4.2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强土壤吸附固定有机污染物及其机理 188

4.4.3 表面活性剂对植物吸收积累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阻控作用 191

4.5 生物炭对PAHs的吸附固定-缓解阻控作用 197

参考文献 199

第5章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 202

5.1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202

5.2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的物理修复 205

5.2.1 气相抽提技术 205

5.2.2 热脱附修复技术 208

5.3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 212

5.3.1 表面活性剂增溶-洗脱土壤有机污染物及影响因素 213

5.3.2 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效率的预测模型 220

5.3.3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效修复有机污染场地/土壤 222

5.4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及调控原理 237

5.4.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增强植物吸收PAHs的作用及机制 237

5.4.2 生物表面活性剂增强黑麦草吸收PAHs的作用及机制 246

5.4.3 混合表面活性剂增强黑麦草吸收PAHs及影响因素 250

5.4.4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修复PAHs污染土壤 257

5.5 表面活性剂增强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其作用机制 261

5.5.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261

5.5.2 阴-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 262

5.5.3 表面活性剂增强微生物降解PAHs的微观机制 269

5.6 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有机污染农田土壤 275

5.7 表面活性剂增强吸附-阻控植物吸收-强化微生物修复一体化技术 276

参考文献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