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杀出一条血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谱新篇 3
第一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一个“东方的神话” 3
第一节 “先行一步”开新天 4
第二节 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的“巨大产床” 5
第三节 珠三角经济繁荣的基本经验 8
第二章 工业化的历史魅力 12
第一节 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12
第二节 “条条大路通罗马” 16
第三章 新中国“国家型工业化运动”的流产 20
第一节 “纯国家型工业化”与群众运动的悲剧性结合 20
第二节 用搞群众运动的老办法来搞“纯国家型工业化”:此路不通 22
第四章 珠江三角洲的新工业化浪潮 27
第一节 新工业化与珠三角的经济繁荣 27
第二节 “四小虎”模式 32
第二篇 新工业化轨迹:珠江三角洲经济大飞跃 55
第五章 战备前哨与旧体制留给广东的“家底” 55
第一节 两岸对峙 广东前沿 备战为先 防敌为重 55
第二节 珠三角:在自然经济的深井中挣扎 56
第六章 打破纳克斯的思维定势 “轻装上阵”搞新工业化 60
第一节 “塞翁失马”、峰回路转:历史充满了辩证法 60
第二节 新工业化的“重力加速效应” 66
第七章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定位 升级 转型 68
第一节 珠三角产业结构的定位 69
第二节 珠三角的“乘电梯上楼效应” 73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开创了中国城市化的新纪元 77
第一节 新工业化催生了城市化浪潮 77
第二节 营造现代繁荣的“三级跳” 80
第三篇 对下更加放权:地方政府主导新工业化 89
第九章 地方政府主导新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的历史选择 89
第一节 不同的体制组合引致不同的发展效应 89
第二节 珠三角的选择 91
第十章 拨动新工业化的“有形之手” 94
第一节 “开明的婆婆”释放出地方的巨大经济能量 94
第二节 地方政府在新工业化大变革中“唱主角” 100
第三节 超越陷井与“有形之手” 104
第十一章 地方政府主导新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和职能转换 108
第一节 新工业化的深化离不开政府的“搅拌” 108
第二节 迈向现代化征途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的转换 111
第四篇 对内更加放宽:新工业化的“市场魔杖” 117
第十二章 新工业化的“枢纽工程” 117
第一节 “中间突破”方略 117
第二节 市场:新工业化的“轴心” 118
第三节 工业化呼唤优化市场环境 120
第十三章 市场:新工业化的大舞台 123
第一节 市场创新:新工业化的“发动机” 123
第二节 市场拓展催促工业结构的变革 127
第三节 专业市场:工业深化与水平分工的“推进器” 130
第四节 参与国际市场:超地域界限的工业一体化选择 131
第十四章 融资,工业化的另一种“血液” 134
第一节 金融市场填补“资金缺口” 135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工业多元化快速发展 136
第十五章 劳动力市场与工业升级转型 143
第一节 工业引进与劳动力优势 143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演进与工业进步 145
第三节 工业构成与多层次的劳动力市场 147
第四节 人才市场与工业技术进步 149
第五篇 对外更加开放: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的“特快列车” 155
第十六章 历史的回声:走向兴隆的“通天大道” 155
第一节 对外开放:珠三角的优良传统 155
第二节 人杰地灵:珠三角“本身拥有力量” 157
第十七章 现实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160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加速催化剂” 160
第二节 开放经济——珠三角新工业化的必由之路 161
第三节 侨胞——珠三角新工业化的生力军 165
第四节 香港效应——“为有源头活水来” 167
第五节 珠三角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 170
第十八章 未来的取向:思路决定出路 173
第一节 走向全方位开放的新挑战 173
第二节 以大开放再创大辉煌 174
第六篇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的先导 181
第十九章 务实精神与敢为人先 181
第一节 务实精神 181
第二节 敢为人先 184
第二十章 兼容品格与灵活变通 186
第一节 兼容品格 186
第二节 灵活变通 189
第二十一章 重商意识与竞争观念 192
第一节 重商意识 192
第二节 竞争观念 194
第二十二章 义利兼顾与淡化“官念” 198
第一节 义利兼顾的人生价值观 198
第二节 讲求享受的消费观念 201
第三节 淡化“官念”和端“铁饭碗”的职业观念 202
第二十三章 思想再解放 增创新优势 204
第一节 解放思想要有开明领导和宽松环境 205
第二节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7
第三节 发达资本主义的先进经验是现代建设的好老师好学校 209
第七篇 珠江三角洲新工业化的巨大成功昭示着社会主义光明灿烂的未来 215
第二十四章 世纪风云与珠江三角洲独特的生命力 215
第一节 前苏联东欧大裂变的历史教训 215
第二节 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重新认识资本主义 218
第三节 “水位论”与“新阳光地带” 228
第二十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与珠江三角洲的现实 232
第一节 消除三大差别 珠三角曙光初照 232
第二节 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与珠三角的大胆实践 236
第八篇 迈向21世纪的珠江三角洲与中国新工业化之路 255
第二十六章 珠江三角洲经济转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55
第一节 国际经济环境:“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255
第二节 国内社会经济环境:群雄并起,竞争激烈 258
第三节 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与重要矛盾 260
第二十七章 珠江三角洲“跨世纪冲刺”的战略选择与举措 266
第一节 建立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区 267
第二节 建立珠江三角洲经济走廊和大都会带经济 270
第三节 率先而有效实行新的“国民待遇”政策求得引进外资与产权改革的“滚动发展” 279
第四节 民营经济:珠三角经济增创辉煌的新支点 284
第二十八章 珠江三角洲的“冲击波效应”与“启示的力量” 290
第一节 珠三角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座标系中的地位 290
第二节 珠三角为中国新工业化之路开辟了前进的方向 293
附录 317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应确立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战略意识和目标&于幼军 317
迈向21世纪的“大广州战略”&黎子流 320
在任一日 为富一方&谢明仁 326
从顺德看“珠江模式”——随费孝通副委员长考察札记&马恩成 330
特约专稿 333
蛟龙出南海 大潮起珠江&翟锦云、邱俊 333
1994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345
后记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