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年5月——1923年2月) 1
内容提示 1
第一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五四运动 2
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2
二 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初期的工人运动 6
三 新文化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开始 8
四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1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17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1
三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24
四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8
小结 31
第二章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23年3月——1927年7月) 33
内容提示 3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工农群众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34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34
二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40
三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45
第二节 大革命的兴起 47
一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 革命形势的新发展 47
二 中国共产党联合国民党左派反对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53
三 党和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形成 58
第三节 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61
一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61
二 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 66
三 中共中央十二月特别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68
第四节 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革命由胜利转向失败 72
一 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加紧干涉与统一战线内部斗争的进一步激化 72
二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75
三 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79
小结 84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1927年8月——1937年7月) 86
内容提示 86
第一节 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87
一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的建立 87
二 南昌起义党的八七会议 90
三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广州起义和其他地方的起义 92
四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96
五 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的理论的基本形成 98
第二节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104
一 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04
二 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古田会议 107
三 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党的土地革命路线 110
四 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发展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及其被纠正 113
五 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116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及内战政策的斗争 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 遵义会议的召开 119
一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和内战的反动政策 抗日反蒋运动的兴起 119
二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中央的开始 王明冒险主义对白区工作的危害 122
三 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挫折和胜利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 126
四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一方面军的战略转移 129
五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的胜利 133
六 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139
第四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142
一 华北事变 一二九运动 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42
二 瓦窑堡会议,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 党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建议的提出 145
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 150
四 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会议 153
小结 156
第四章 抗日战争(1937年7月——1945年8月) 158
内容提示 158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 全民族抗战 159
一 抗日战争的爆发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59
二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的洛川会议 解放区战场的开辟 164
三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 170
四 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174
第二节 党坚持团结抗战的斗争 人民革命力量的大发展 178
一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78
二 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磨擦 181
三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181
四 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187
五 人民革命力量的大发展 189
六 “皖南事变” 192
第三节 党为战胜严重困难而斗争 194
一 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局面 党战胜困难和巩固解放区的各项政策 194
二 党的整风运动 198
三 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203
四 敌后军民粉碎日军进攻的英勇斗争 205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208
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 解放区军民局部反攻的开始 208
二 国民党统治的深刻危机 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民主运动 美帝的扶蒋反共政策 212
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16
四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及其主要经验和伟大意义 219
小结 223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1945年8月——1949年10月) 225
内容提示 225
第一节 党争取和平民主和准备自卫战争的斗争 226
一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革命策略 226
二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231
三 解放区军民加紧自卫战争的准备 237
第二节 全面内战的爆发 国民党军事进攻的被粉碎 240
一 全面内战的爆发 党关于打败国民党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政治方针、军事原则 240
二 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的被粉碎 243
三 国民党统治区的深刻危机 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 246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 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纲领和政策 249
一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249
二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 252
三 中共中央的十二月会议 党关于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行动纲领 253
四 中共中央关于正确执行党的政策和加强纪律性的指示 256
五 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胜利发展和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258
第四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 新中国的诞生 260
一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60
二 党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号召 国民党的“和平”阴谋被粉碎 265
三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267
四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胜利进军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269
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270
六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 273
小结 274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276
内容提示 276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 国民经济的恢复 277
一 建国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开始好转 277
二 党的七届三中全会 285
三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288
四 整风整党运动 国民经济的恢复 303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09
一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09
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胜利 313
三 高岗、饶漱石反党篡权阴谋的被粉碎,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318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23
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23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31
三 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337
四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340
小结 343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7年1月——1966年4月) 346
内容提示 346
第一节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347
一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347
二 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350
三 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353
第二节 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的错误中的曲折 355
一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355
二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357
三 党对已经觉察到的“左”的错误的纠正 361
四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运动 纠正“左”的错误的中断 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364
第三节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贯彻 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69
一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 369
二 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各项正确政策和条例的制定 371
三 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373
四 党的八届十中全会 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左”的错误的发展 378
五 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胜利完成,国民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384
小结 388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1966年5月——1976年10月) 390
内容提示 390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 392
一 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 392
二 “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 399
三 党的八届扩大的十二中全会和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403
第二节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406
一 林彪反革命集团抢班夺权的阴谋活动及其被挫败 党的九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406
二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及其被粉碎 409
三 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方面工作出现转机 412
四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415
第三节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文化大革命”结束 417
一 “批林批孔”运动 “四人帮”组阁阴谋及其被挫败 党的十届二中全会 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召开 417
二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各条战线的整顿 421
三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424
四 天安门事件,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人民革命运动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文化大革命”结束 426
五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及其主要的历史教训 430
小结 43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6年10月——1982年9月) 438
内容提示 438
第一节 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揭发批判 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439
一 揭批江青反革命集团 党在纠正“左”倾错误中遇到的严重阻碍 邓小平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439
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43
三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对“两个凡是”的批判 447
第二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45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工作重点的转移 451
二 重申四项基本原则 全面平反冤假错案 各条战线全面拨乱反正的伟大成就 456
三 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及其初步成就 459
四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经济上进一步调整和政治上进一步安定团结方针的制定 462
五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468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的制定 472
一 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72
二 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十条经济建设方针的提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成就 473
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476
小结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