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7
第一节 何谓朱子学 7
第二节 朱子的生平 11
一、家世 11
二、为学 13
三、仕宦 16
四、讲学 19
第三节 朱子学形成的原因 22
一、为汉唐学术的反动 22
二、受佛道两家思想的冲击 22
三、是当时政治社会的自然产物 24
第四节 朱子的著作 24
第五节 朱子学概述 28
一、自然哲学 29
二、人生哲学 30
三、教育哲学 32
四、政治哲学 35
第二章 朱子学在日本的流传 37
第一节 日本儒学的发展 37
第二节 朱子学传入日本概述 45
第三节 日本朱子学的流传 50
第四节 室町后期的朱子学派 58
一、萨南学派 58
二、海南学派 61
三、博士公卿派 66
第三章 江户时代儒学概述 71
第一节 朱子学在江户时代的学术地位 71
第二节 朱子学兴盛的原因 76
一、儒学本身思想的革新 77
二、佛教学术的衰颓 77
三、适合封建社会的需要 78
四、政府的大力提倡 79
第三节 古学派的兴隆 83
第四节 阳明学派的兴起 85
第五节 折衷学派及其他 87
一、考证学派 88
二、独立学派 88
三、心学派 90
第四章 江户时代的朱子学派 93
第一节 京学派 94
一、藤原惺窝 94
二、林罗山 98
三、松永尺五 105
四、那波活所 105
五、堀杏庵 105
六、木下顺庵 106
七、宇都宫遯庵 107
八、榊原篁洲 108
九、新井白石 108
十、室鸠巢 111
十一、雨森芳洲 114
十二、西山拙斋 115
十三、柴野栗山 117
十四、尾藤二洲 118
十五、赖春水 119
十六、安积艮斋 120
十七、赖山阳 121
十八、大桥讷庵 124
十九、楠木端山 125
二十、元田东野 125
第二节 海西朱子学派 126
一、安东省庵 126
二、藤井懒斋 129
三、贝原益轩 130
四、中村惕斋 134
第三节 海南朱子学派 135
一、谷时中 136
二、小仓三省 136
三、野中兼山 137
四、山崎闇斋 140
五、冈新之 145
六、谷一斋 145
七、黑岩东峯 146
八、长泽潜轩 147
九、町定静 147
十、三宅尚斋 148
十一、浅见絅斋 151
十二、佐藤直方 155
十三、谷秦山 157
十四、米川操轩 159
十五、鹈饲鍊斋 159
十六、盐田任庵 160
十七、川井东村 160
十八、深井秋水 161
十九、大高坂芝山 161
二十、谷一斋门下 163
廿一、浅见絅斋门下 164
廿二、尾池存斋 165
廿三、谷秦山家学及其门人 165
廿四、稻叶迂斋门下 169
廿五、若林强斋 170
廿六、古贺精里 171
第四节 大阪朱子学派 173
一、五井持轩 175
二、三宅石庵 175
三、中井甃庵 176
四、五井兰洲 177
五、中井竹山 178
六、中井履轩 180
七、富永仲基 183
八、山片蟠桃 184
第五节 水户学派 184
一、北畠亲房 187
二、朱舜水 187
三、德川光圀 189
四、安积澹泊 191
五、栗山潜锋 192
六、三宅观澜 194
七、森俨塾 196
八、立原翠轩 196
九、德川齐昭 197
十、藤田幽谷 199
十一、会泽正志斋 200
十二、藤田东湖 202
第五章 朱子学对日本的影响 205
第一节 政治 205
一、促成建武中兴 205
二、安定德川时代 207
三、诱发明治维新 209
第二节 宗教 215
一、佛教 215
二、神道 221
第三节 学术 232
一、史学 232
二、文学 242
三、科学 246
第四节 其他 250
一、社会与教育 250
二、武士道 253
第六章 结论 261
参考用书目录 269
附录 277
附录一 朱子简易年谱 277
附录二 研究朱子学论文目录 287
附录三 日本朱子学者代表人物特色一览表 315
附录四 朱子学对日本的影响简表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