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中国梦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2
二、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主要特点 6
三、中国梦的本质属性和精神实质 9
四、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和根本要求 11
(一)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11
(二)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16
第一章 中国梦与中国工人阶级 25
一、工人阶级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 25
(一)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阶级 25
(二)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27
(三)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 29
二、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1
(一)坚定理想信念,做坚持中国道路的基石 31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 33
(三)不断创造,做凝聚中国力量的中坚 34
三、坚持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 36
(一)崇尚劳动 36
(二)造福劳动者 41
四、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 43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43
(二)以劳模为榜样,投身宏伟事业 46
五、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4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48
(二)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工会工作 52
第二章 中国梦与中国农民 55
一、农民阶级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依靠力量 55
(一)农民阶级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55
(二)农民阶级是推进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 58
二、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59
(一)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 59
(二)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对策 63
三、教育、引导、支持农民 68
(一)教育农民 68
(二)引导农民 70
(三)支持农民 73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5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含义及其意义 75
(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 77
(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78
第三章 中国梦与中国知识分子 85
一、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85
(一)知识分子的定义与内涵 85
(二)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及政策演变历程 87
(三)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属性 95
二、实现中国梦是广大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 97
(一)中国梦是凝聚中国知识分子力量的最大共识 98
(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为救亡与启蒙作出了突出贡献 101
(三)现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特殊重要作用 105
三、依靠知识分子,发挥知识分子作用 112
(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坚持党管人才 113
(二)营造有利于知识分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 116
(三)以机制创新和完善为重点,搞好知识分子工作 118
四、知识分子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122
(一)弘扬感恩社会、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122
(二)弘扬唯真唯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123
(三)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拼搏精神 124
(四)弘扬深入群众、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 125
第四章 中国梦与新的社会阶层 128
一、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129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 129
(二)关于新的社会阶层的定位和实际分析 131
二、支持新的社会阶层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作用 134
(一)新的社会阶层的构成 135
(二)新的社会阶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41
(三)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在实现中国梦中的作用 143
三、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45
(一)“四个尊重”的提出及贯彻 145
(二)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 147
(三)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面临的挑战 148
(四)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体制机制 150
(五)培养新的社会阶层统战代表人士队伍 153
第五章 中国梦与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155
一、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重大问题 156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民族问题 156
(二)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更替 158
(三)妥善处理民族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证 160
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奋斗 163
(一)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164
(二)各民族共同奋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之源 167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共筑中国梦 170
三、加强民族团结,助推中国梦实现 175
(一)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 176
(二)各民族大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证 178
(三)倍加珍惜各民族大团结的局面 179
(四)加强民族团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86
第六章 中国梦与宗教界 188
一、宗教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89
(一)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并发生作用 189
(二)宗教问题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190
(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宗教问题 193
二、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198
(一)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98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200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2
(四)切实维护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 208
三、宗教界应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力量 209
(一)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 209
(二)坚持独立自办的原则 211
(三)坚持服务社会的方向 213
(四)发挥宗教的文化功能 215
第七章 中国梦与中国人民解放军 217
一、人民解放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218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骨干力量 218
(二)捍卫人民政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 220
(三)建设祖国和抢险救灾的重要突击力量 222
(四)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强力量 224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225
(一)实现国防现代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追求的目标 226
(二)国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9
(三)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障 232
(四)巩固国防是增强综合国力、奠定国际地位的现实需要 235
(五)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是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的迫切要求 237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238
(一)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外环境 239
(二)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方向 242
(三)强军梦支撑中国梦 245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248
(一)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 249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250
(三)以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核心 250
(四)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进程 251
第八章 中国梦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 254
一、实现中国梦是华夏儿女的共同心愿 254
(一)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254
(二)港澳同胞的中国梦 255
(三)台湾同胞的中国梦 256
(四)海外侨胞的中国梦 258
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力量 260
(一)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 260
(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261
三、同心协力,共圆中国梦 269
(一)坚持“一国两制”,维护港澳平稳发展 269
(二)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73
(三)凝聚海外侨胞共识,共圆中国梦 278
第九章 中国梦与中国妇女 283
一、妇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半边天” 284
(一)中国梦也是亿万妇女的梦 284
(二)妇女是实现中国梦的巨大人力资源 285
(三)中国梦为广大妇女建功立业开辟了广阔舞台 286
二、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 288
(一)当代中国妇女的光荣使命 288
(二)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共筑中国梦 290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巾帼光彩 294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297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 297
(二)不断推进妇女工作的改革创新 300
第十章 中国梦与中国青年 303
一、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 303
(一)青年是历史风口浪尖的弄潮儿 304
(二)当代中国青年的新面貌 307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 310
三、中国梦与青年梦是统一的 315
(一)中国梦与青年梦的根本精神是统一的 315
(二)中国梦与青年梦的历史流脉是统一的 317
(三)中国梦与青年梦的实现路径是统一的 318
四、实现中国梦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319
(一)中国梦指引青年成长成才 319
(二)传承与实现中国梦是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323
(三)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彰显青年人生价值 326
第十一章 中国梦与各民主党派 330
一、各民主党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政治力量 331
(一)民主党派对中国道路的贡献 331
(二)民主党派对中国精神的弘扬 333
(三)民主党派对中国力量的凝聚 335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337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内涵和特征 337
(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意义 340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路径选择 342
三、加强参政党建设 348
(一)参政党的思想建设是核心 349
(二)参政党的组织建设是基础 352
(三)参政党的制度建设是保障 356
(四)参政党的能力建设是关键 358
第十二章 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 362
一、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362
(一)创造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前提 363
(二)奠定实现中国梦的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364
(三)开创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和伟大成就 365
(四)领导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和中国梦而奋斗 366
二、共产党员是托起中国梦的脊梁 367
(一)共产党员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主心骨 367
(二)共产党员要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369
三、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72
(一)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考验和新危险 372
(二)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373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375
参考文献 393
后记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