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第一章 量刑的哲学——量刑独立根据论 26
第一节 量刑规律:量刑独立本体论的认识起点 26
一、经验归结抑或逻辑演绎:寻找量刑规律的源头 26
二、量刑规律的基本梳理 28
三、量刑规律的误读与正名 30
四、对量刑独立的启示 35
第二节 报应抑或功利:量刑独立的立论基础 37
一、报应主义:量刑独立的公正基石 39
二、功利主义:量刑独立的正当根据 54
三、罪刑均衡与刑罚个别化:报应与功利在量刑思想中的体现 65
第三节 量刑歧视之道德解析:对量刑独立的哲学启示 83
一、量刑歧视之乱象 85
二、量刑歧视中的道德分析 91
三、量刑歧视之消解 98
四、道德分析给量刑独立带来的哲学启示 103
第二章 量刑独立的实体规范 106
第一节 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量刑独立的文本规范 107
一、量刑规范化不等于量刑精确化:文本制定之前的告诫 107
二、指南、细则、指导意见、规则:量刑规范化的文本形式 111
三、最高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试点文件之变化思路解读及启示 119
第二节 量刑基准:量刑独立的实体要素之一——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民法院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为分析范本 128
一、量刑基准的内涵 129
二、量刑基准的功能 132
三、量刑基准在淄川模式中的角色定位 134
第三节 量刑比例:量刑独立的实体要素之二——以江苏省姜堰市人民法院法院量刑规范化改革为考察样本 138
一、量刑比例的内涵 139
二、量刑比例的分类 140
三、量刑比例的功能 143
四、量刑比例的适用 148
第三章 量刑独立的程序规范 151
第一节 “中心主义”的破除与“流水作业式”的构设 152
第二节 量刑独立的程序设计 157
一、量刑听证:将量刑环节从暗箱中拉出 157
二、有罪答辩与被告人不认罪:具体案件的筛选 162
三、程序灵活、证据规则宽松、法官主动、参与度广泛:量刑独立阶段的特征 165
四、狭义的量刑纠正:量刑过程的事中救济 167
第三节 量刑独立的配套程序 173
一、量刑建议制度 174
二、量刑答辩制度 179
三、量刑调查制度 182
第四章 量刑独立的中国去向 186
第一节 迈向多元化:我国量刑独立的基本进路 186
一、量刑信息的多元化 187
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189
三、量刑规则制定主体的多元化 191
四、量刑方法的多元化 193
第二节 相对独立:我国量刑程序的理性定位 195
一、独立与相对:我国量刑程序的两个主题词 195
二、可选择性:相对独立量刑程序的基本特征 197
第三节 以司法解释的方式赋权量刑规则:一种较为理性的模式——以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文件为分析范本 199
一、国外经验启示 199
二、以司法解释方式赋权:当下较为合理的选择 201
参考文献 206
后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