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师 焦点解决取向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美)琳达·梅特卡夫著;钟爱芳,李晓莉,张春红译;骆宏审校
  • 出 版 社:宁波:宁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2620672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以焦点解决取向为基础,呈现简明的理论、实际的案例与具体的步骤,以建议学校教师如何有效创造学生改变的契机,包括如何营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班级气氛,如何预防学生问题行为的的发生或恶化、如何有效处理学生特殊行为议题、如何激发家长的合作性、维持学校同仁的工作士气以及如何营建校园辅导团队等。本书是一本能大大增进教师效能的实用手册,也可作为教师咨询的重要参考用书。

第一章 焦点解决取向的班级 1

焦点解决教师的不同方法 7

焦点解决取向如何激发动机 9

发展焦点解决策略 12

让学生成为专家的确有用 15

在学校使用焦点解决策略的指导方针 16

总结 39

练习活动 40

第二章 利用语言为学生成功创造可能性 43

通过改变对话来改变结果 47

“学生、教师、家长”的关系:最有力量的工具 49

创造解决式谈话的自由 50

建议教师改变消极的假设 53

什么样的差异造就了不同 63

这些例外的时刻 66

外化问题以找到解决之道 68

鼓励学生战胜问题的其他方法 71

刻度问题的大小 73

让焦点解决的例外在课堂中发挥功效 75

总结 75

练习活动 76

第三章 与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共事 81

重新训练有挑战性的学生 84

个人技巧在教室情境中的应用 85

班级困境的解决之道 91

对抗的结果 94

遵循R.E.S.T.原则 94

“初次谈话的标准化任务”实验 96

就在今天,接近一个学生 102

在理解具有挑战性学生的路上 115

用于以能力为基础的谈话建议 116

与有消极想法的学生一起工作 123

总结 124

练习活动 125

第四章 学校“例外”项目:改变师生关系 129

“例外化”的教师 131

团队会议的一种新尝试 132

三条对学生有用的原则 132

我们不能再等了 134

学习与学生合作 135

仅仅是语言上的不同 136

建构可以很自由 137

转介学生是相互合作的好机会 138

寻找学生解决之道需要记住的三个观点 142

继续加强 143

更多供教师使用的简易策略 147

反转压力:激励学生去影响其他学生 148

应对反抗学生 150

家长会议:一次邀请父母合作的机会 156

总结 157

练习活动 160

第五章 面对学业困难的学生 161

不顾一切地寻找“黄砖路” 163

多元学习模式已经到来 165

发现专家教师 168

你的英语课会有金属乐队或莫扎特吗? 169

改变描述方法,就能改变结果 171

创造新的描述 172

办公桌不是禁止靠近的 173

成功阅读不需要巫师的帮助 176

当家长对提供协助不感兴趣时,能做些什么 185

职业或学业规划的路径设计 186

总结 186

练习活动 193

第六章 换个角度看待被诊断的学生 195

了解诊断背后的事实 197

诊断只是另一种语言 198

重度抑郁症——了解这种悲伤 199

对立违抗性障碍——孩子太大胆 201

注意力障碍综合征——重新疏导能量 203

品行障碍和反社会人格障碍——孩子们挑战社会规则 206

分离焦虑和学校恐惧症——有时候只是难以离开 210

帮助受虐待的学生慢慢走出阴霾 213

经历失去挚爱的学生 216

学习障碍的学生 217

用头脑风暴法讨论新的方法 224

总结 225

练习活动 227

第七章 激发动机的训练 229

焦点解决取向的训练方法 231

动员会议 232

直到真正结束 233

没有和解就重返学校,几乎不会有用 235

教师构建关系问题 235

休学暂缓 238

这是真的吗 238

与问题取向学校的对照 239

焦点解决训练指导表 240

团队合作改变系统和学生的名誉 241

通过改变系统来改变学生 245

总结 246

练习活动 247

第八章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249

认识小学校园中的社交能力 251

谁是最负责的人 256

在中学设置导师机制 257

影响高中生 259

帮助高中学生提高社交能力 261

创造让学生学习社交技能的课堂 262

焦点解决取向的冲突解决法 262

总结 265

练习活动 267

第九章 创造焦点解决取向的学校:为管理者提供策略 269

创造愿景 272

焦点解决取向的角色扮演 273

在学校中建立信任 277

赢得参与 283

教师评估 284

学习,不断学习 285

培养创新能力 286

促进统一 287

总结 288

附录 289

参考文献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