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板式的结构 1
第一节 板式的概念 1
一、独立性板式 2
二、非独立性板式 2
第二节 腔节 3
一、词节的排列格式 3
二、腔节的排列格式 7
第三节 句式 9
一、基本句式 10
二、变化句式 10
第四节 段式 14
一、一段体 14
二、二段体 15
三、多段体 17
第五节 套式 18
第二章 板式的种类 19
第一节 慢板 19
一、慢板 19
二、慢三眼 51
三、中三眼 54
四、快三眼 56
第二节 二八板 58
一、二八板 60
二、二八连板 97
三、快二八板 99
四、二八垛板 101
五、紧二八板 103
六、狗撕咬 105
七、呱嗒嘴 107
八、搬板凳 109
九、踢脚靠 110
第三节 流水板 111
一、流水板 111
二、慢流水板 132
三、中流水板 134
四、快流水板 136
五、流水连板 139
六、两锣钻子 140
第四节 飞板 141
一、飞板 141
二、滚白 153
三、栽板 158
四、叫板 163
第五节 吟板 164
第三章 板式的特性 167
第一节 板式的灵活性 167
第二节 板式的逻辑性 182
一、板式的变化 182
二、板式的组合 184
第三节 板式的再生性 186
第四章 板式的功能 187
第一节 板式的悲剧性 188
第二节 板式的喜剧性 191
第三节 板式的抒情性 195
第四节 板式的叙事性 198
第五节 板式的戏剧性 208
第六节 板式的局限性 210
一、板式的种类有待增多 210
二、板式的反调有待扩大 211
三、音乐主题有待开拓 211
第五章 旋律的创作方法 212
第一节 头腹尾 213
第二节 起承转合 223
第三节 重复 227
一、严格重复 227
二、缩短重复 228
三、伸展重复 229
四、节奏重复 230
五、局部重复 230
第四节 循环 231
一、单循环 231
二、复循环 234
第五节 对比 234
一、节奏对比 235
二、旋律对比 236
三、调式对比 237
四、音区对比 239
五、音色对比 240
六、速度对比 242
七、力度对比 244
八、唱念对比 245
第六节 分合 247
第七节 层递 249
一、递增与递减 250
二、递升与递降 252
第八节 加花 254
第九节 呼应 256
一、上下句相同板式的呼应 256
二、上下句不同板式的呼应 257
三、唱腔与念白的呼应 258
第十节 增减 259
一、增 259
二、减 263
第十一节 特性音调贯穿 266
第十二节 甩腔 269
第十三节 犯腔 273
一、旋律与音阶 274
二、调式音阶 277
三、调式转换 282
第十四节 创腔 298
一、编曲 298
二、作曲 299
第十五节 主题贯穿 316
一、主题的提炼 316
二、主题的贯穿 318
第十六节 重唱 322
一、和声的进行 322
二、重唱的写作手法 324
第六章 旋律创作的基本原则 328
第一节 依情创腔 328
一、整体布局 329
二、局部雕琢 332
第二节 依字行腔 333
一、豫剧声调的作用 333
二、豫剧声调的辨别 335
三、字与腔的关系 336
四、衬字的处理 340
五、词组的处理 342
六、轻声字的处理 346
第三节 依板立腔 347
一、板式的设置 347
二、板式的转换 354
第四节 依剧布腔 359
一、板式的安排与组合 359
二、曲调的取材与筛选 361
三、主题音调的提炼与展开 361
四、主次唱段的确立与安排 363
五、高潮的铺垫与形成 364
六、乐器的设置与使用 365
七、调式与调性的布局 366
第七章 豫剧音乐创作的基本规律 368
第一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演员的表演相结合 368
第二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演员的念白相结合 370
第三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373
第四节 豫剧音乐创作必须与打击乐器相结合 377
一、打击乐与音乐相结合 378
二、打击乐与唱腔相结合 380
三、打击乐与念白相结合 382
四、打击乐与表演相结合 382
五、打击乐与武打相结合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