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水地球物理识别技术 1
1.1地震属性 1
1.1.1概念和分类 1
1.1.2地震属性分析方法 1
1.1.3部分属性及应用 9
1.2地震相 13
1.2.1基本原理 13
1.2.2地震相分析方法 14
1.2.3地震相分析过程 16
1.3相干体 18
1.3.1基本原理 18
1.3.2相干技术 18
1.3.3相干技术应用 23
1.4三维可视化 25
1.4.1基本原理 25
1.4.2分析方法 26
1.4.3实现步骤 26
1.5弹性波阻抗反演 28
1.5.1基本原理 28
1.5.2应用条件 29
第2章 碳酸盐台地 32
2.1碳酸盐岩识别 32
2.1.1岩石物理学基础 32
2.1.2测井特征 37
2.1.3地震特征 40
2.2碳酸盐岩深埋溶蚀 42
2.2.1几何学特征 43
2.2.2成因分析 46
2.3生物礁 54
2.3.1概念及分类 54
2.3.2地球物理识别特征 58
2.4碳酸盐台地周缘丘形沉积体 71
2.4.1识别特征 73
2.4.2成因分析 77
第3章 深水水道沉积体系 79
3.1中央峡谷-水道沉积体系 79
3.1.1区域背景 79
3.1.2中央峡谷-水道 81
3.2琼东南盆地高弯曲水道沉积体系 96
3.2.1分布范围 96
3.2.2地震相特征 96
3.2.3时空展布特征 100
3.2.4成因机制探讨 107
3.3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水道沉积体系 110
3.3.1地质背景 110
3.3.2沉积特征 111
3.3.3演化过程 117
3.3.4成因机制探讨 118
第4章 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122
4.1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122
4.1.1基本概念 122
4.1.2地球物理特征 124
4.1.3沉积模式 128
4.1.4成因机制 130
4.1.5研究意义 132
4.2华光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134
4.2.1区域背景 134
4.2.2时空分布 140
4.2.3地球物理特征 142
4.2.4成因机制分析 146
4.3白云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150
4.3.1区域背景 150
4.3.2分布范围 151
4.3.3地球物理特征 152
4.3.4成因机制分析 157
第5章 深水盆地流体系统 161
5.1聚集型流体系统类型 161
5.2断层相关的聚集型流体系统 161
5.2.1构造断层聚集型流体系统 161
5.2.2多边形断层聚集型流体系统 163
5.3侵入相关的聚集型流体系统 168
5.3.1南海北部泥底辟、泥火山和气烟囱流体活动系统 169
5.3.2砂岩和岩浆侵入流体系统 174
5.4管状相关的聚集型流体系统 176
第6章 白云凹陷深水地质灾害 181
6.1天然气水合物 181
6.1.1白云凹陷水合物分布 181
6.1.2含水合物层地球物理特征 185
6.2白云海底滑坡数值模拟 188
6.2.1分布范围 188
6.2.2影响因素 189
6.2.3数值模型构建 192
6.2.4数值模拟分析 195
6.3浅水流 202
6.3.1基本概念 202
6.3.2地球物理识别方法 202
6.3.3压力场数值模拟 204
第7章 深水地球物理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211
7.1丘状反射体的地质成因 211
7.1.1块体搬运沉积体系 211
7.1.2三角洲朵叶 213
7.1.3等深积体 214
7.1.4泥底辟构造 215
7.2天然气水合物地震资料解释中的问题 216
7.2.1似海底反射层的真伪 216
7.2.2水合物稳定带分布范围 217
7.2.3游离气的圈闭类型 218
7.3 3D地震解释中的假象 219
7.4 AVO技术在深水油气检测中的问题 219
参考文献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