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障碍》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JamesM.Kauffman,TimothyJ.Landrum作者;李姿莹,陈佩玉,何美慧等译
  • 出 版 社: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865998416
  • 页数:366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篇 出发点 1

第1章 起始点:基本概念——关于应该从何开始&李姿莹 译 1

第一节 期望 2

第二节 成因与教学 4

第三节 定义、测量与评量行为 5

第四节 工作、游玩、爱和乐趣 6

第五节 直接、诚实的沟通 9

第六节 示范和自我控制 9

第七节 文化差异 10

第八节 特殊教育之任务:教学 11

第九节 真实的人物 12

第十节 过去与未来 12

第2章 我们面对什麽:问题及其大小一定义与盛行率&李姿莹 译 17

第一节 专业术语 18

第二节 定义 19

一、不同的理念模式 20

二、不同的定义目的 20

三、测量情绪和行为的复杂度 20

四、正常和异常行为的范围与多样性 21

五、发展基准和社会文化期待:生态学 22

六、和其他障碍之间的相关性 22

七、许多情绪和行为问题的短暂性 23

八、标签异常的不利条件 23

九、定义的重要性 23

第三节 现行联邦政府定义 24

第四节 定义的观点 26

第五节 替代定义的出现 26

第六节 异常之案例 27

第七节 盛行率 29

一、盛行率与发生率的意义 30

二、为什麽我们关心盛行率? 31

第八节 盛行率估算 31

一、伪阳性和伪阴性 31

二、经济上的现实层面 32

第九节 合理的估算与服务百分比 32

第十节 影响盛行率的因素 33

一、成因与盛行率的假设性关联 33

二、鉴定为情障的犹疑 33

三、不均衡的比例 34

四、社会政策和经济因素 34

第十一节 特定疾患的盛行率和发生率 36

第3章 我们从何开始,将往哪去:过去、现在、与未来—领域的发展与当前议题&陈佩玉 译 43

第一节 情绪行为障碍领域简史 44

一、19世纪 44

二、20世纪初期:介入方案的建立 45

三、20世纪中期到晚期:介入方案的精致化 46

第二节 当前议题 47

一、早期鉴定和预防 47

二、反社会和暴力学生的教育 48

三、全面的、合作的社区本位服务 50

四、聚焦于学业和社交技巧 50

五、功能行为评量 51

六、连续的变通性安置 52

七、转衔至工作或继续教育 53

八、多元文化特殊教育 54

九、对介入的反应 55

第三节 法令的发展和议题 55

一、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94-142公法) 56

二、身心障碍者教育法案(101-476公法) 57

三、1997年身心障碍者教育法修正案(105-17公法) 57

四、2004年身心障碍者教育促进法案(IDEA2004) 59

五、2001年不让任何一位孩子落后法案(NCLB,107-110公法) 60

六、立法与诉讼的趋势 60

七、立法与诉讼的应用 61

第四节 过去和未来 61

第4章 如何思考情绪或行为问题:理念模式—探讨问题&罗湘敏 译 71

第一节 传统理论模式说明 73

一、生物模式 73

二、教育心理模式 74

三、生态模式 75

四、行为模式 75

第二节 比较和选择模式 75

第三节 一个统整的模式:社会—认知方法 77

第四节 讨论的结构 78

第二篇 可能成因 85

第5章 生理&罗湘敏 译 89

第一节 生理性因素成因解释的诉求 90

第二节 遗传 91

一、遗传因素的意义 93

第三节 脑伤或功能失调 93

一、脑创伤 94

第四节 营养不良、过敏、和其他健康议题 95

第五节 气质 96

第六节 对教育人员的意义 98

第6章 家庭&黄裕惠 译 105

第一节 家庭因素 106

第二节 家庭定义与结构 107

一、单亲家庭 108

二、寄养家庭 108

第三节 家庭互动 109

一、管教孩子 109

二、虐待孩子 113

第四节 家庭对学校表现之影响 114

第五节 影响家庭的外在压力 115

第六节 教育工作者的意义 115

第7章 学校&黄裕惠 译 121

第一节 学校因素 122

第二节 智力 122

一、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智力 123

二、低智力的意义 124

第三节 学业成就 124

一、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学业成就 124

二、学业低成就的意义 124

第四节 社交技能 124

一、预测学校表现成败的行为 125

二、学校失败与未来的适应问题 126

第五节 智力、学业成就与反社会行为 126

第六节 学校对情绪行为问题之贡献 127

一、对学生个别差异不敏感 128

二、对学生不当期待 129

三、行为管理不一致 131

四、教导非功能与不相干的技能 131

五、重要技能缺乏有效教学 132

六、破坏性的增强制约关系 132

七、学校行为的不当示范 134

第七节 对教育工作者的意义 135

第8章 文化&陈佩玉 译 141

第一节 以文化因素解释成因之诉求 142

第二节 分歧的文化价值和标准 143

第三节 多元文化的观点 144

第四节 评估文化因素所面临的问题 145

第五节 生理、家庭、学校,和文化: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 146

一、大众媒体 147

二、同侪团体 149

三、居住环境与都市化 152

四、种族 153

五、社会阶级与贫穷 154

第六节 教学应用 155

第七节 影响因素一结语 156

第三篇 异常行为的分类 163

第9章 注意力及活动障碍&吴怡慧 译 165

第一节 定义与盛行率 166

一、与其他障碍的关联 168

二、盛行率 169

第二节 成因与预防 170

第三节 评量 171

第四节 介入与教育 172

一、药物 172

二、家长与教师所接受的心理社会训练 173

三、介入反应模式 174

第五节 介入的观点 178

第10章 违规行为障碍:外显性攻击行为与内隐性反社会行为&吴怡慧 译 185

第一节 定义、盛行率和分类 186

一、定义 186

二、盛行率 188

三、分类 189

第二节 社会脉络下的攻击行为与暴力 189

一、攻击行为是个多元文化的议题 190

二、学校脉络中的攻击行为 191

第三节 成因 192

一、社会学习论的普遍研究结论 194

二、个人因素 196

三、同侪团体因素 196

四、家庭因素 196

五、学校因素 197

第四节 评量 198

第五节 介入与教育 199

一、预防 199

二、社会学习取向介入的主要特点 202

三、处罚的使用与误用 205

第六节 爆发性行为循环与前矫正策略 207

一、校园暴力和全校性的常规 209

二、内隐性反社会行为的介入 211

第11章 青少年行为问题:违法行为、物质滥用与早期性活动&杨梅芝 译 223

第一节 青少年期与成年早期的行为问题 224

第二节 少年犯罪 225

一、定义 225

二、少年违法的型态 226

三、盛行率 226

四、成因与预防 227

五、违法行为、障碍状况、与特殊教育需求 228

六、少年犯罪的介入 229

七、街头帮派 232

八、过度纠正与惩罚性反应的问题 233

第三节 物质滥用 234

一、定义与盛行率 234

二、成因与预防 238

三、介入与教育 240

第四节 早期性活动与未成年父母 245

第12章 焦虑与相关疾患&何美慧 译 255

第一节 焦虑症 256

一、强迫症 259

二、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260

三、刻板动作疾患 261

四、选择性缄默症 263

第二节 饮食性疾患 264

第三节 排泄性疾患 265

第四节 性行为问题 267

第五节 社会孤立与无能 268

一、肇因与预防 268

二、评量 269

三、介入与教育 270

第13章 忧郁症与自杀行为&何美慧 译 277

第一节 忧郁症 278

一、定义与盛行率 278

二、评量 280

三、肇因、相关病症与预防 281

四、预防与教育 282

第二节 自杀行为 283

一、定义与盛行率 283

二、肇因与预防 284

三、评量 285

四、介入与教育 286

第14章 精神分裂症与其他重度障碍&何美慧 译 293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295

一、定义、盛行率与特征 295

二、肇因与预防 296

三、教育与相关介入方案 296

第二节 社会化问题 297

第三节 沟通异常 298

第四节 刻板动作(异常的反覆动作) 301

一、自我刺激行为 301

二、自伤行为 301

第四篇 评量 309

第15章 情绪行为障碍学生的评量&蔡明富 译 313

第一节 特殊教育评估的一般原则 314

一、家长须参与 314

二、应考虑多方面的专业 315

三、应准确和公正地鉴定所有已知或疑似障碍学生 315

四、评量结果须保密 315

五、家长有参与调解或听证会的权利 315

六、定期重新评估 315

七、16岁以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画须包含转衔计画在内 316

八、情绪行为障碍学生须包含在教育过程的一般评量 316

九、个别化教育计画须包含依据功能行为评量所做的正向行为介入计画 316

第二节 可接受的一般评量标准 317

一、评量的信度 317

二、评量的效度 318

三、信度及效度对情绪行为障碍学生评量的重要性 319

第三节 筛选 320

一、早期鉴定预防 320

二、筛选需整合和确认主要诉求 324

三、使用功能性行为评量进行筛选 325

第四节 转介前介入策略和介入反应效果模式 326

第五节 EBD资格的评估 326

第六节 教学评估 329

第七节 教育评量的发展趋势 329

第八节 教学评估和其他介入 330

一、智力与成就的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 331

二、行为评量表 333

三、直接观察和测量 333

四、访谈 334

五、同侪关系的评量 335

六、自陈报告 336

七、课程本位评估 336

第九节 确定学生问题行为 338

第十节 功能性行为评量 338

一、正向行为介入计画 339

二、教学困难的评估:正向行为介入计画的运用 339

第十一节 融合教育下调整普通教育评量 340

第十二节 评估和社会效度 341

第十三节 利用评量结果撰写个别化教育计画 342

一、IEP重点 342

二、IEP和安置 343

第十四节 分类 347

一、精神疾病的分类 347

二、行为向度的分类 349

三、多元分类和共病 353

四、严重疾患的分类 353

第十五节 分类的必要性 354

一、复杂性和歧义 354

参考文献 360

索引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