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
一、公民源起与公民概念 2
二、公民与其他社会身份的区别 3
三、公民与国家的关系 5
四、公民与公民性 8
五、公民的力量 11
第一部分 文明古国 15
第一章 历史悠久 15
第一节 文明源起 15
一、三皇五帝 15
二、夏朝、商朝、周朝 16
第二节 秦汉阶段 17
一、秦朝一统 汉武盛世 17
二、三国鼎立 三分归晋 19
第三节 隋唐阶段 20
一、两朝对峙 大隋皇朝 20
二、大唐遗风 五代十国 两宋辉映 21
第四节 明清阶段 23
一、辽朝北兴 西夏广域 23
二、金朝突起 大哉元朝 24
三、明朝治隆 未代王朝 25
第五节 东方曙光 26
一、辛亥革命 26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 27
本章教与学建议 27
第二章 文化灿烂 29
第一节 遗址文物 29
一、遗址类 29
【资料】至2014年中国已有47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0
二、文物类 31
第二节 文史哲典籍 32
一、哲学类 史学类 32
二、典籍类 文学类 33
第三节 农业医药科技建筑 35
一、农业类 医药类 35
二、科技类 建筑类 37
第四节 书法绘画石刻艺能 41
一、书法类 绘画类 石刻类 41
二、戏曲类 音乐类 舞蹈类 体育类 43
【资料】中华文化中的“四” 44
本章教与学建议 45
第三章 山河壮丽 46
第一节 山岳地势 46
一、喜马拉雅山 传奇五岳 46
二、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46
第二节 江河湖海 47
一、长江 黄河 京杭大运河 47
二、青海湖 五大淡水湖 海域辽阔 47
第三节 风景名胜 48
一、十大名山 十大峡谷 十大名湖 十大草原 48
二、十大森林 十大瀑布 十大美岛 十大风景名胜区 48
第四节 上海名胜古迹 49
一、嘉定孔庙 龙华寺 豫园 49
二、玉佛寺 松江方塔 朱家角 50
本章教与学建议 50
第四章 民风淳朴 51
第一节 中华民族 51
一、民族 51
二、民族文化 51
三、民族特征 51
第二节 中华民族精神 52
一、民族精神 52
二、中西方民族精神比较 52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内涵 53
【资料】学者论中华民族精神 53
第三节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53
一、爱国 明志 持节 自强 诚信 知耻 54
二、改过 厚仁 贵和 敦亲 重义 尚勇 55
三、好学 审势 求新 勤俭 奉公 务实 56
本章教与学建议 58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59
第五章 国家实体 59
第一节 国家释义 59
一、国家的含义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三要素 59
二、国家的职能 国家的形式 61
三、国家的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的标准 62
第二节 我国国体与政体 63
一、我国国体 63
二、我国政体 63
三、我国国家机构 64
四、我国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64
第三节 我国领土 64
一、我国领土 64
二、我国行政区划 65
三、我国地区划分 65
四、我国疆界和邻国 65
【资料】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9个国家 66
本章教与学建议 66
第六章 国家意义 67
第一节 国家意义概述 67
第二节 对内维护人民利益 70
一、生命权 生命健康权 生存权 社会保障权 70
二、受教育权 劳动权 养老权 财产权 75
三、人格尊严权 选举权 82
第三节 对外维护国家利益 85
一、外交 85
二、国防 86
本章教与学建议 87
第七章 国家实力 88
第一节 实力概念 88
一、国家硬实力 88
二、国家软实力 88
第二节 国家硬实力简介 89
一、经济总量 财政收入 外汇储备 产业结构 国内需求 89
二、农业产量 工业规模 交通运输 邮电通信 对外贸易 91
三、科技投入与产出 科技成就与成果 93
【资料】我国八大科技成就 95
第三节 国家软实力简介 98
一、软实力表现 软实力核心 软实力现状 98
二、教育优先 社会建设 环境保护 101
三、中国文化 中华文明 社区文化 104
本章教与学建议 106
第八章 国家目标 107
第一节 小康社会 107
一、小康社会释义 10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 108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108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前进程 109
第二节 和谐社会 110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和过程 110
二、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 112
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12
四、和谐社会建设的原则和举措 113
五、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范畴 113
第三节 现代化国家 114
一、现代化的含义 114
二、新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11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116
四、中国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 116
本章教与学建议 117
第三部分 现代社会的公民性 118
第九章 公民性基础 118
第一节 现代社会 118
一、社会的含义 118
二、现代社会的特征 118
第二节 现代社会学理论 119
一、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理论 119
二、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学理论 123
三、拉尔夫·达伦道夫社会学理论 127
第三节 现代公民 131
一、权利与义务 131
二、权力与责任 134
三、礼仪与道德 136
本章教与学建议 140
第十章 公民性内涵 141
第一节 公民性 141
一、公民性的含义 141
二、公民性的实质 141
三、公民性的表现 142
第二节 公民意识 144
一、公民意识的含义 144
二、公民意识的内容 145
三、公民意识的培养 145
第三节 现代人格 147
一、人格的含义 147
二、现代人格意义 148
三、现代人格举凡 148
【资料】未来将被社会所“淘汰”的八种人格类型 150
第四节 价值追求 150
一、价值的含义 150
二、价值观意义 15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5
本章教与学建议 156
第四部分 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力量 157
第十一章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157
第一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 157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157
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在联系与践行 161
第二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 162
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62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在联系与践行 167
第三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 168
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68
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在联系与践行 174
第四节 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在联系 175
一、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联系 175
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 176
本章教与学建议 177
第十二章 公民力量的价值 178
第一节 公民特质的存在与展现 178
一、公民榜样的精神实质 178
二、公民特质的社会意义 183
第二节 公民力量的存在与展现 197
一、平凡人生的充实与豪迈 197
二、社会进步的参与和贡献 198
本章教与学建议 200
第十三章 公民力量的形态 201
第一节 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实例 201
一、政府推动、社会组织协助、公众广泛参与 201
二、行政执法、市场诚信自律、维护合法权益 203
第二节 公民参与社区事务实例 204
一、共商共治改善社区治理 204
二、多元融合拓展社区服务 207
第三节 公民参与村居自治实例 210
一、村民自治的内容与形式 210
二、居民自治的内容与形式 213
本章教与学建议 217
附录 218
附录A 营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浦东新区社区教育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实施方案 218
附录B 人的城镇化:社区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机遇——以浦东新区为例 223
附录C 学习型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248
后记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