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生态文明建设 深圳地铁7号线建设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深圳地铁7号线BT项目建设指挥部,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13201319
  • 页数:25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二章对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生态文明存在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索,并对国家和深圳市层面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方法,以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第三、四章对深圳市的轨道交通规划以及轨道交通对深圳市的生态贡献做了总结,提出了“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理念。同时对深圳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地铁7号线在生态文明宏观层面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第五、六章从规划、设计、施工的角度,列举了大量的案例,分别从土地节约、土地集约、投资与节能、功能协调、社会风险规避、环境影响、生态恢复、施工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地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解释。第七、八章对7号线的两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深云车辆段”和“华强北地下空间”两个工程从规划决策、方案演变、工程难点解决以及周边和谐等经过的全过程进行了论述,对各阶段决策的“生态文明”要素的考量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对两个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所作出的初步贡献进行了总结。

引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程 1

第一章 呼唤:深圳改革开放3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反思 4

1.1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 4

1.1.1 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 4

1.1.2 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 6

1.1.3 现代化的深圳经济特区 7

1.2 环境付出的代价 9

1.2.1 城市高速建设发展带来城市生态环境的变迁 9

1.2.2 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 10

1.2.3 城市区域水环境的变化 10

1.2.4 城市噪声、振动环境的变化 11

1.3 成就与付出的反思 11

1.3.1 “先污染后治理”的前车之鉴 11

1.3.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3

1.3.3 深圳面临的形势 14

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呼唤 14

1.4.1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14

1.4.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15

第二章 举措: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手段与成果 17

2.1 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手段 17

2.1.1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17

2.1.2 生态城市的内涵 17

2.1.3 生态城市的行动纲领 18

2.1.4 生态文明的建设范围、手段及措施 19

2.2 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25

第三章 践行: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及效果 27

3.1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27

3.1.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过程回顾 27

3.1.2 第一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28

3.1.3 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28

3.1.4 第三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0

3.1.5 第四轮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37

3.2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成就 37

3.2.1 成就一:公共交通的主力军 37

3.2.2 成就二:缓解了交通压力,优化了交通出行结构 38

3.2.3 成就三:促进了城市空间尺度的迅速扩展,推进了区域一体化 39

3.2.4 成就四: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实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40

3.2.5 成就五:改善了沿线居民城市生活方式及其空间组织 41

3.2.6 成就六: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开发强度和价值 42

3.3 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对生态的贡献 43

3.3.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体现的环境保护理念及措施 43

3.3.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的监督、执行 44

3.3.3 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变 44

第四章 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深圳地铁7号线 45

4.1 规划引领——建地铁就是建城市 45

4.1.1 城市交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45

4.1.2 不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影响 47

4.1.3 城市轨道交通形成城市空间扩展轴 48

4.1.4 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 49

4.1.5 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房地产价值 50

4.1.6 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人口分布 51

4.2 深圳城市发展主要矛盾与对策 52

4.2.1 深圳城市的高速发展 52

4.2.2 深圳市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对策 55

4.3 “低碳先行”——降低全社会综合成本 57

4.3.1 提升运行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57

4.3.2 保护城市环境资源,推动低碳节能 58

4.3.3 提倡公交出行,避免交通事故 60

4.4 “集约管理”——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 60

4.4.1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资源集约利用的积极作用 60

4.4.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土地资源的需求 61

4.4.3 土地“集约利用”原则在车辆基地方案中的体现 62

4.4.4 土地“集约利用”推动城市核心“华强路”的变革 65

4.4.5 土地“集约利用”原则在太安站建设中的体现 66

4.5 “和谐建设”——与人居、自然、商业融为一体 67

4.5.1 地铁与城市相互依存、日渐融合 67

4.5.2 一体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68

4.5.3 空间一体化实现的现实问题 68

4.5.4 深圳地铁7号线的尝试与努力 69

第五章 实践:深圳地铁7号线“规划与设计”生态文明建设 71

5.1 土地节约与选线——车公庙与竹子林换乘之争 71

5.1.1 区域内城市规划的要求与矛盾 71

5.1.2 “集中”与“分散”换乘方式之争 74

5.1.3 同城各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效能及功能影响 76

5.1.4 疑惑及决策 76

5.2 分建与合建——皇岗口岸站与变电站选址之争 77

5.2.1 缘由——城市发展的需要与用地条件要求在同一地块建设 77

5.2.2 解决思路——合建解决土地资源紧缺问题 78

5.2.3 设计理念——功能有机结合实现双方的共赢 78

5.2.4 技术手段——建筑、结构等技术措施实现理念与项目的实施 79

5.2.5 意义——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市政设施集约利用土地的范例 80

5.3 节能与节钱——车站节能设施之争 80

5.3.1 车站能耗“问卷调查” 80

5.3.2 智能模糊控制——中央空调节能之道 83

5.3.3 能源管理系统——主动型节能管理 85

5.3.4 变频扶梯的节能诀窍 86

5.3.5 中水利用与成本之争 87

5.3.6 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89

5.4 利民与利己——车站24小时过街功能之争 92

5.4.1 城市过街功能需求分析 92

5.4.2 过往经验的总结 93

5.4.3 矛盾——利于“人”还是利于“地铁” 94

5.4.4 解决——“人”与“地铁”需求的统一 95

5.4.5 权衡——费效与需求的统一 95

5.5 拆房与托桥:笋岗洪湖区间线路之争 97

5.5.1 笋洪区间城市环境与矛盾缘起 97

5.5.2 线路方案设计思路与工程影响 99

5.5.3 “生态文明”是方案决策的关键 100

5.6 改河与改站——福邻站站位与站型之争 100

5.6.1 福邻站选址的需求分析 100

5.6.2 河道及周边环境影响分析 101

5.6.3 矛盾的协调及解决 102

第六章 实践:深圳地铁7号线“管理与施工”生态文明建设 104

6.1 BT模式——建设管理体系创新 104

6.1.1 深圳地铁7号线BT模式特点及适用性 104

6.1.2 深圳地铁7号线BT模式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意义 105

6.2 临时设施——重复利用突出绿色理念 106

6.2.1 办公及生活房屋 106

6.2.2 施工临时围挡 106

6.2.3 施工场地各类加工棚 107

6.3 交通疏解——未来与现实间的和谐之路 108

6.3.1 概 况 108

6.3.2 交通疏解主要原则 108

6.3.3 交通疏解具体措施 108

6.4 绿化迁移——保护城市“绿肺” 111

6.4.1 城市施工绿化迁移与保护城市“绿肺” 111

6.4.2 地铁7号线绿化迁移保护城市“绿肺”绿色施工经验 113

6.4.3 保护城市“绿肺”造福子孙后代——绿化迁移后的绿化恢复 117

6.5 噪声振动控制——穿衣戴帽、多管齐下,进入静音模式 118

6.5.1 距离降噪 118

6.5.2 声源降噪 118

6.5.3 屏障隔噪 118

6.5.4 绿化吸噪 119

6.5.5 吸声减噪 119

6.5.6 接收隔噪 119

6.6 扬尘控制——勤洒水、少排放,为去霾贡献力量 120

6.6.1 合理规划道路,及时洒水降尘 121

6.6.2 严格监控场内车辆 121

6.6.3 采用无尘施工工艺 122

6.6.4 裸露边坡及时防护 122

6.6.5 做好车辆冲洗 122

6.7 水污染控制——废浆、废水的无害化处理 123

6.7.1 深圳地铁7号线所处水源环境 123

6.7.2 工程施工水污染重点防治措施 124

6.8 新技术应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 127

6.8.1 改变传统基岩成槽技术,缩短地连墙成槽时间 127

6.8.2 认真研究陡峭岩质边坡喷混植生施工技术,保证整体边坡绿化效果 128

6.9 沟通和尊重——与周边居民、商户和谐相处 129

6.9.1 沟通贵在诚信,尊重无处不在 129

6.9.2 周边居民、商户的维权行动和处理方法 129

第七章 示范:深圳地铁7号线深云车辆段工程 134

7.1 矛盾的抉择——车辆基地选址之争 135

7.1.1 车辆基地选址之争缘起 135

7.1.2 其他车辆段选址地块研究 138

7.1.3 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缝隙里的抉择 140

7.2 理念碰撞——“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争 141

7.2.1 上盖物业开发收益的“诱惑” 141

7.2.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冲突 143

7.3 理念重构——生态恢复、社会需求与地铁功能的“共赢” 144

7.3.1 技术调整——市民呼声与政府管理、生态与功能的多方共赢 144

7.3.2 理念形成——生态设计理念的地铁车辆段建设 145

7.3.3 方案实现——生态及地铁功能合一的总体布局 147

7.4 理念提升——生态方案的构思 149

7.4.1 生态规划 149

7.4.2 方案构思 149

7.4.3 行动措施 150

7.5 效果检验——车辆段最终方案对生态的贡献 152

7.5.1 贡献一:“废地”利用、“裸坡”恢复,实现土地利用、生态恢复的统一 152

7.5.2 贡献二:集约利用土地、实现“多能”合一,实现人文和谐 153

7.5.3 贡献三:形成地铁文化公园,提升片区生态能力 153

7.5.4 贡献四:改善小区域环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54

7.6 过程保障——车辆段生态文明施工 154

7.6.1 工程概况 154

7.6.2 项目生态文明施工背景及重难点分析 155

7.6.3 现场文明施工——用心体现,和谐融入,尽善尽美 156

7.6.4 践行“四节 一保”——强调地铁建设可持续发展 157

7.6.5 注重水土保持——车辆段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 160

7.6.6 亮点——生态文明施工贯穿施工全过程 162

7.6.7 车辆段施工新工艺、新技术 167

7.6.8 车辆段生态文明施工效果 169

第八章 示范:深圳地铁7号线华强北段地下空间工程 171

8.1 动不得的“巨无霸”——华强北片区现状与未来 172

8.1.1 华强北片区的“前世今生” 172

8.1.2 城市建设的诟病——华强北片区发展“先天不足” 175

8.1.3 展望未来超前谋划——华强北片区的“重生” 182

8.2 快乐与烦恼——华强北地下空间规划方案研究历程回顾 187

8.2.1 “两站方案”与“三站方案”之争 187

8.2.2 好事多磨——统筹策划阶段回顾 188

8.2.3 历经坎坷——地下空间规划方案演变历程 191

8.3 历史的契机——华强北地下空间实施方案的选择 202

8.3.1 华强北的发展“一直在路上” 202

8.3.2 是什么束缚了华强北段实施方案的“落地” 203

8.3.3 多方参与共谋平衡点——各方对实施方案的“考量” 206

8.3.4 和谐共赢完美收官——华强北地下空间实施方案终于“落地” 207

8.4 多方共赢——华强北地下空间综合效益初显 211

8.4.1 交通系统的扩容成为城市的再次发展有力推手 211

8.4.2 大数据互联网会员制综合服务 216

8.4.3 利益相关方综合效益分析 217

8.4.4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218

8.5 尊重公众,持续繁荣——华强北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的选择 219

8.5.1 华强北交通现状车多、人多、路少 219

8.5.2 地铁施工——加剧交通的拥堵 223

8.5.3 交通疏解方案——多种措施的结合 223

8.6 实现生态文明的保障——华强北段施工工法的选择 230

8.6.1 深基坑盖挖逆作——一体化环境保护施工技术 230

8.6.2 跨越地铁2号线——矩形顶管与盾构的纵横“较量” 236

8.7 过程典范——华强北段生态文明施工手段 241

8.7.1 文明施工过程管理 241

8.7.2 环境保护过程保护措施 248

8.8 效果检验——华强北段开工后的生态效果检验 253

8.8.1 商业氛围依旧 253

8.8.2 周边老旧建筑物安然无恙 254

8.8.3 施工单位与周边商家的和谐共赢 255

8.8.4 带动周边物业的改造升级 255

结 语 257

参考文献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