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轮滑运动的由来与分类 1
第二节 国内外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概况 6
一、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阶段 7
(一)第一阶段 7
(二)第二阶段 8
(三)第三阶段 8
(四)第四阶段 9
二、速度滑冰受益于轮滑的历史情节 10
三、速度轮滑受益于直排轮的历史情况 13
四、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两栖运动员创奇迹 13
五、我国速度轮滑运动的发展情况 16
第二章 轮滑运动的入门教法——轻轻松松学轮滑的三步曲 23
第一节 第一步:初学前的准备,解决三个感觉 23
一、对轮滑器材和服装的感觉 23
(一)头盔 24
(二)护腕 25
(三)护肘 25
(四)护膝 25
二、对轮滑支撑与对地面的感觉 26
三、对滑轮滚动而产生“滑动”的感觉 27
第二节 第二步:初学入门不难,越学兴趣越浓 31
一、在草地和软地面上的站立 31
二、在硬地面上的站立 31
三、使用不同轮刃的站立 32
四、选择不同脚位的站立 33
(一)V字形站立 33
(二)A字形站立 34
(三)剪式站立 34
五、原地单腿支撑平衡动作 35
六、原地移动身体重心动作 35
七、原地平抬轮滑鞋踏步动作 36
八、原地蹲起动作 37
九、原地两脚交替前后滑动动作 37
十、向体侧和向前做高抬腿移步动作 37
十一、直道滑行动作 39
(一)直道单腿蹬地后双蹲惯性滑动作 39
(二)直道双腿交替蹬地,单、双腿交替滑行动作 42
(三)葫芦步滑法 42
(四)横向移动重心动作 43
(五)蹬动与滑步相协调的动作 45
十二、弯道滑行 45
(一)转弯动作 45
(二)站立向左交叉压步走 47
(三)站立向左连续交叉压步走 47
(四)右腿连续单次蹬地动作 48
(五)右腿连续两次蹬地后左腿单腿向左倾倒动作 48
(六)右腿两次蹬地后左腿向右蹬地动作 49
(七)弯道连续交叉压步动作 49
(八)向左交叉压步的控制动作 50
第三节 第三步:强身健体有道,安全非常重要 50
一、轮滑鞋制动器停止法 51
二、T字形停止法 51
三、旋转停止法 52
四、A字形点地停止法 53
五、向前跪趴式摔倒法 53
六、安全的站立方法 54
第三章 速度轮滑滑跑技术、教法与风格 55
第一节 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生理特点与术语 55
一、速度轮滑滑跑技术的运动解剖与生理特点 55
(一)速度轮滑运动解剖特点 55
(二)速度轮滑运动生理特点 56
二、技术术语 57
第二节 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及其教法 58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 58
(一)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变化 58
(二)静态滑跑姿势通用基本标准 58
(三)动态中的滑跑姿势分析 59
(四)保持正确滑跑基本姿势的几点知识 65
二、速度轮滑滑跑基本姿势的教法 66
第三节 速度轮滑滑跑技术分析、教学方法、滑跑特点与风格 68
一、技术分析 68
(一)直道滑跑技术分析 68
(二)弯道滑跑技术分析 85
(三)起跑技术分析 95
(四)冲刺技术分析 102
(五)超越与尾随技术分析 104
(六)接力技术分析 104
二、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及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 106
(一)双蹬技术 106
(二)双蹬技术的教学方法 111
(三)双蹬技术教学的建议 116
三、速度轮滑短、中、长各项目的滑跑技术特点 116
(一)公路200米与场地300米滑跑技术特点 116
(二)500米与1000米滑跑技术特点 118
(三)长距离与马拉松滑跑技术特点 119
四、关于速度轮滑滑跑技术风格问题 120
(一)滑跑技术风格的内涵 120
(二)滑跑技术风格的现状 121
(三)滑跑技术风格的顶峰感悟(高峰体验) 121
第四章 速度轮滑运动的科学训练 123
第一节 速度轮滑运动的特点与规律 123
一、速度轮滑、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相关与区别 123
二、速度轮滑运动的能量训练与供能特点 125
(一)速度轮滑能量训练分类 125
(二)关于能量训练的特征及训练手段 127
第二节 速度轮滑运动的训练方法 129
一、持续训练法 130
(一)持续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0
(二)持续训练法的运用 130
二、间歇训练法 131
(一)间歇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1
(二)间歇训练法的运用 131
(三)间歇训练法的注意事项 132
三、重复训练法 132
(一)重复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3
(二)重复训练法的运用 133
四、循环训练法 133
(一)循环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4
(二)循环训练法的运用 134
五、短冲训练法 134
(一)短冲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4
(二)短冲训练法的运用 135
六、变速训练法 135
(一)变速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5
(二)变速训练法的运用 136
七、法特莱克训练法 136
(一)法特莱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6
(二)法特莱克训练法的运用 136
八、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 137
(一)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7
(二)项目体力定型训练法的运用 137
九、变换训练法 137
(一)变换训练法的构成因素 138
(二)变换训练法的运用 138
十、测验、比赛法 138
(一)测验、比赛法的构成因素 139
(二)测验、比赛法的运用 139
第三节 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139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一般体能训练 140
(一)力量训练 140
(二)速度训练 155
(三)耐久力训练 159
(四)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训练 164
(五)灵敏性训练 172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 173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基本功动作 173
(二)速度轮滑运动员的专门性体能训练手段 205
第四节 速度轮滑运动的战术训练 218
一、速度轮滑运动战术的内容与特点 219
二、速度轮滑不同项目的战术特点 221
(一)公路200米个人计时赛和场地300米个人计时赛 221
(二)500米计时赛 221
(三)1000米计时赛 222
(四)5000米(或10000米)积分淘汰赛 222
(五)长距离淘汰赛 224
(六)马拉松赛 224
三、速度轮滑战术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225
(一)战术训练方法 225
(二)战术训练手段 226
(三)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226
(四)教练员在竞赛中的指挥 230
第五节 速度轮滑训练计划的制定 231
一、多年训练规划 231
二、全年(大周期)训练计划 232
(一)全年各训练时期的任务 233
(二)全年各时期训练的内容与手段 233
(三)全年各时期训练负荷与比重的安排 233
三、月(中周期)训练计划与小周期训练计划 236
(一)月(中周期)训练计划 236
(二)小周期训练计划 237
四、课时计划(教案) 239
第五章 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运动器材与服饰 240
第一节 速度轮滑比赛的标准场地 240
一、速度轮滑场地赛标准场地 240
二、速度轮滑公路赛跑道 241
第二节 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与服饰 242
一、速度轮滑运动员的器材 242
二、速度轮滑器材的保养 247
三、速度轮滑运动员的服饰 248
编后语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