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马华文学研究对象、现状与方法 1
第一节 作为文化镜像的海外中文——马华文学及其学术价值 1
第二节 相关概念、术语阐释 9
一 字辈断代法 9
二 马华“新生代作家” 11
三 留台与旅台作家 11
第三节 相关研究回顾 13
一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研究 13
二 马华新生代文学研究 16
三 新生代文学与报纸副刊关系研究 23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26
第一章 边缘的声音:华文报纸的承担 33
第一节 参与的政治:华文报纸与华人话语权 33
一 宰制与回应:华人政治与文化生态 34
二 “为承认而斗争”:华人社会与华文报纸 44
三 时间帷幕:《星洲日报》、《南洋商报》 49
第二节 90年代:报纸副刊的文学承担 55
一 花团锦簇:报纸文艺副刊巡礼 55
二 文艺副刊:夹缝中的文化空间 60
三 编辑理念与副刊走向——以张永修为对象 62
第二章 马华报纸副刊与作家代际演变 73
第一节 副刊变革与新生代崛起 73
一 副刊改版与秩序重构 73
二 文学专辑、专栏与“新生代” 77
第二节 马华报纸副刊与文坛论争 81
一 从“‘马华文学’全称之商榷”到“开庭审讯” 81
二 从“经典缺席”到“现实主义的实践困境” 87
三 从“当代诗选”到“当代文学大系” 94
四 从“中国性”到“奶水论” 98
第三节 文坛论争与文学“新生代” 103
一 副刊“课题”与文坛论争 104
二 “广场”、“话题”与文坛论争 106
三 “课题”、“话题”与新文学史策略 108
第三章 副刊语境与新生代诗歌书写 112
第一节 文艺副刊与新生代诗人 112
一 副刊与新生代诗人的文学史登场 113
二 扶持与展示:诗歌新美学的生成 118
三 诗歌新观念与文学空间之互塑 123
第二节 副刊语境与新生代诗歌的文化政治 127
一 栖身于副刊的诗性言说 127
二 新生代诗歌的政治性 130
三 新生代诗歌的文化政治表述策略 134
第三节 放逐书写及其诗学韵味 138
一 放逐与离散 138
二 传统意识的放逐书写 140
三 新生代诗人的自我放逐与主体建构 143
第四章 文艺副刊与新生代小说 150
第一节 栖身于副刊的新生代小说 150
一 媒介文化与新生代读者群 150
二 报纸副刊对新生代小说的推动 154
三 反思:文学性的流失 159
第二节 文艺副刊与新生代小说的历史书写 161
一 历史何以言说:文艺副刊的视角 162
二 下南洋:历史的尽头 163
三 “乡关何处”:故乡与原乡 167
四 族裔伤痛:马共与种族政治 171
第三节 副刊语境中的新生代主体性建构:以黎紫书、黄锦树为对象 177
一 参与的主体性:副刊的意义 178
二 “告别的年代”:“母土”中的黎紫书 181
三 “由岛至岛”:弑“父”的黄锦树 185
第五章 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散文 192
第一节 副刊“换帅”与新生代散文 192
一 本土化:副刊与新生代的共鸣 192
二 “换帅”与新生代的登场 197
第二节 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化散文 204
一 副刊“规划”与新生代文化散文 205
二 副刊与“文学民意”的生产与传播 209
第三节 文化散文的政治学与美学诉求 215
一 “原乡”神话:疏离与撕裂 215
二 “新神州”:“隶属”与“归属” 218
三 文类“互渗”:“论说化”、“诗化”、“小说化” 222
第四节 “副刊化”生存:散文发展的“双刃剑” 229
一 “生活流”、“谈话风”与“文化” 230
二 “公共性”取向与议论性散文 235
三 “媒体革命”:机遇还是威胁? 239
第六章 报纸副刊与新生代理论话语 245
第一节 新生代的文学批评生态 246
一 在地批评与本土观照 246
二 旅台学者与边缘论述 257
三 直面相同的对象:在地批评者与旅台学者比较 265
第二节 评论专栏、专辑与新生代 267
一 副刊的评论专栏与专辑 268
二 张永修的“有所建树” 270
第三节 报纸副刊与新生代文学批评 275
一 合理的在场:新生代批评的副刊空间 275
二 话语的狂欢:副刊语境中的文学论争 278
三 辩证的反思:朝向一个学理性批评空间 285
第七章 “花踪”与新生代群体的崛起 288
第一节 《星洲日报》与花踪文学奖 288
一 “花踪”的诞生背景 288
二 “花踪”的奖项设置 290
三 花踪文学奖的“奥斯卡”效应 294
第二节 “花踪”与新生代的成长 297
一 “花踪”与文学场“占位” 297
二 步入“花踪”舞台的新生代 299
三 “花踪”与新生代“文学典律”的生成 304
第三节 “花踪”与新生代文学追求 309
一 “花踪”与新生代创作的“本土性” 309
二 “花踪”与新生代创作的美学追求 315
三 “花踪”盛宴之后的反思 321
第八章 反思: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新生代文学 328
第一节 依附或互动? 328
第二节 共同的抵抗:生动与深刻的时代文学 333
第三节 抵抗与妥协:艰辛与悲情的“文化表演” 338
第四节 互动之后:反思 340
后记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