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和成书地点考 1
一、《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的上限 2
二、《黄帝内经》成书时间的下限 6
三、《黄帝内经》的成书地点 7
《素问》“运气七篇”成书年代考 12
一、“运气七篇”成书时间的上限 12
二、“运气七篇”成书时间的下限 14
《黄帝内经》考义 15
一、《素问》考义九十四则 15
(一)天师 15
(二)春秋皆度百岁 18
(三)人将失之耶 19
(四)岐伯 20
(五)天年 22
(六)不知持满 23
(七)逆于生乐 23
(八)愚智贤不肖 24
(九)天癸 26
(十)女子七七 男子八八 28
(十一)天明 冒明 30
(十二)云雾不精 白露 31
(十三)恶气不发 32
(十四)肾气独沈 33
(十五)夫病已成而后藥之 33
(十六)苍天之气清净 34
(十七)因于气 四维相代 35
(十八)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38
(十九)藏精而起亟也 40
(二十)精乃亡,邪伤肝也 41
(二十一)阳密乃固 41
(二十二)阴平阳秘 43
(二十三)洞泄 45
(二十四)鼽衄 46
(二十五)此平人脉法也 48
(二十六)清阳发腠理 51
(二十七)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 53
(二十八)温之以气 54
(二十九)二阳之病发心脾 55
(三十)十二藏 十二官 56
(三十一)中正之官 59
(三十二)罢极之本 61
(三十三)肝者,罷极之本 63
(三十四)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64
(三十五)《五藏生成篇》 67
(三十六)凡相五色之奇脉 68
(三十七)其治宜灸焫 69
(三十八)祝由 69
(三十九)必齐毒藥攻其中 71
(四十)五藏阳以竭也 72
(四十一)去宛陈莝 73
(四十二)夫五藏者,身之强也 75
(四十三)浮而散者为眴仆 79
(四十四)疝瘕 80
(四十五)安卧者黄疸 80
(四十六)面肿曰风 81
(四十七)胃疸 82
(四十八)太过则令人善忘 83
(四十九)病名曰疝瘕 一名曰蛊 86
(五十)少腹?热而痛 88
(五十一)闷瞀 90
(五十二)凥阴股膝髀腨胻足皆痛 91
(五十三)木敷者其叶发 93
(五十四)乳子 95
(五十五)烦满 97
(五十六)先淅然厥起毫毛 98
(五十七)壅害于言 99
(五十八)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 102
(五十九)荣气虚,卫气实也 104
(六十)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 106
(六十一)柔痓 107
(六十二)传为柔痓 111
(六十三)食亦 112
(六十四)传为衄衊瞑目 115
(六十五)《?痛论》 116
(六十六)瘅热焦渴 117
(六十七)鼓胀有二 119
(六十八)血枯 120
(六十九)身有病而无邪脉 122
(七十)则皮毛虚弱急薄著 126
(七十一)宜石而泻之 128
(七十二)《奇病论篇》 129
(七十三)息积 130
(七十四)脾瘅消渴 131
(七十五)人生而有病巅疾者 132
(七十六)《大奇论篇》 133
(七十七)心脉满大,痫瘛筋挛 134
(七十八)脉至如喘 137
(七十九)所谓甚则跃者 137
(八十)七节之傍,中有小心 140
(八十一)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 143
(八十二)合篡间 绕篡后 下至篡 143
(八十三)合篡间,绕篡后 147
(八十四)在凥骨下空 148
(八十五)或骨 150
(八十六)数刺其俞而藥之 151
(八十七)皮肤不收 152
(八十八)先饮利藥 153
(八十九)饮以美酒一杯 154
(九十)退行一步 156
(九十一)太阳所至为寝汗 160
(九十二)淋閟 161
(九十三)至如礔?,薄为肠澼 162
(九十四)脉经上下篇 165
二、《灵枢经》考义五十二则 167
(一)神乎神客在门 167
(二)无虚无实 168
(三)膏之原 肓之原 169
(四)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 171
(五)言上工相五色于目 172
(六)瘈疭 173
(七)? 癃? 173
(八)瘛疭 痫瘛 瞤瘛 175
(九)脾脉……涩甚为肠? 177
(十)命门 179
(十一)肠胃?辟 182
(十二)桂心 183
(十三)日应九变 184
(十四)两精相搏 184
(十五)狂忘不精 185
(十六)可将以甘藥,不可饮以至剂 187
(十七)戴眼 189
(十八)绝汗 190
(十九)其支者 191
(二十)丈夫?疝 192
(二十一)筋急则引卵与舌 193
(二十二)实则鼽窒 虚则鼽衄 194
(二十三)循胫上睪 195
(二十四)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196
(二十五)筋瘘颈肿 197
(二十六)六府不和则留为痈 198
(二十七)卫出于下焦 200
(二十八)察其以 201
(二十九)唏然时寒 201
(三十)目?脉痛 202
(三十一)《灵枢·热病》说:“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瘈疭,齿噤齘也。” 203
(三十二)心肠痛 是蛂蛕也 204
(三十三)心系急则气道约 204
(三十四)则为乃痿厥心悗 206
(三十五)两神相搏 207
(三十六)淖泽注于骨 208
(三十七)其脉空虚 210
(三十八)手之三阴,从藏走手…… 212
(三十九)津液布扬 219
(四十)人之所受气者,谷也 221
(四十一)膀胱之胞薄以懦 223
(四十二)变呕 226
(四十三)余闻阴阳之人何如 227
(四十四)《忧恚无言》 228
(四十五)人有三百六十节 229
(四十六)阳重脱者易狂 231
(四十七)腘然未偻 233
(四十八)寒热淋露 235
(四十九)中其眸子 236
(五十)茎垂者 238
(五十一)乃下留于睪 239
(五十二)肺主涕 241
附: 243
一、《黄帝内经太素》考义五则 243
(一)阴气降至 阳气降至 243
(二)主痫痸及痓 245
(三)九窌在腰尻分间 246
(四)居阴之脉 247
(五)风痓身反折 247
二、《针灸甲乙经》考义七则 249
(一)痫痓筋孪 249
(二)阳气绝则瞑目,阴气绝则眠 250
(三)肝足厥阴之脉 252
(四)痫瘈 253
(五)刺其腰尻之解 254
(六)少腹烦?而痛 255
(七)阴阳交于兑眦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