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1
一 问题的提出 1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
一 国内研究现状 3
二 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研究现状 5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线与创新点 6
一 研究方法 6
二 研究路线 7
三 研究创新点 7
第二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源头活水 8
第一节 创之觉醒:罔珠之拾 8
一 从“李约瑟难题”谈起 8
二 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 14
三 中国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 16
第二节 儒家创生哲学思想 19
一 生之谓性:生命乃宇宙的最高本体 19
二 生之谓仁:仁德是生命的本质 22
三 生仁互通:生命秩序与道德追求合一 24
第三节 道家生生哲学:忘生以达生的无为思想 25
一 生生之不生的厚生哲学 25
二 道法自然的人生态度 27
三 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追求 28
第四节 易传创生哲学:生生之谓《易》 30
一 生生之谓《易》 30
二 生而又生谓之易 31
三 生生不已,重在人能 32
第三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传承 34
第一节 熊十力生命哲学对《易传》、佛学思想的传承与超越 34
一 体用不二 34
二 明天化,重人能 36
三 熊十力生命哲学的地位 39
第二节 方东美融中西一体的“生生创进”哲学 39
一 方东美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吸收 40
二 以《周易》“生命始于创生,止于至善”为根基的生生哲学观 40
三 方东美以创造为核心的“普遍生命”本体论 42
第三节 以中西(士林)哲学融合会通的罗光生命哲学 43
一 生命哲学之形上学:儒家“生生”与士林哲学“存有”的会通与融合 45
二 动的生命观:生命本体“存有”与“变易”的会通与超越 46
三 由天主的创造力向人的创生力飞跃 48
四 罗光生命哲学对中国新哲学建设的启发 50
第四节 梁漱溟的生生哲学思想 53
一 意欲决定一切的宇宙观 54
二 直觉到理性的认识论 56
三 从理性走向“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 58
四 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60
第四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现实基础 62
第一节 “综合创新”论思想是中国内因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62
一 西力东侵为“综合创新”论思想创造了外部环境 62
二 西学东渐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外部推力 63
三 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65
第二节 中国文化觉醒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力 66
一 中国文化由一元向多元化发展是“综合创新”论思想产生的现实基础 67
二 传统文化的历史局限与困境 68
三 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的新挑战与新的历史使命 73
第三节 “科玄之争”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启发 75
一 玄学派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76
二 科学派思想观点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79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科玄之争”的态度 80
四 关于科学与玄学之争的反思 81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其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82
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82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土壤 84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贡献 85
第五节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的模式之争 88
一 时代精英对文化变迁的反思 88
二 中国文化理论建设模式的探索 90
三 近代文化理论建设的现实选择 93
四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本质上是综合创新的过程 94
第五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推陈出新 96
第一节 以物为本的本体论 96
一 “以物为本”对传统哲学“唯气论”的传承与超越 99
二 “以物为本”对现代新儒家本体论的批判吸收 101
三 “以物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融合 103
四 知“本”达“至” 106
第二节 生生大化的宇宙观 107
一 生生两一 107
二 一本多级 109
三 大化三级 110
第三节 “兼和”之创生追求 111
一 “天人本至”:人生之自然 111
二 “兼和”:人生之当然 113
三 充生以达理:自然向当然飞跃之途径 115
第四节 创生之境界追求:动的天人合一 117
一 传统天人相分 117
二 静的天人合一:心性境界之追求 120
三 动的天人合一:实践能动至当然 121
四 动静天人合一:内修与外炼的统一 122
第五节 “综合创新”论方法启迪:体验、解析、会通 123
一 体验、解析、会通三法相结合 123
二 体验、解析、会通对创建新理论的启示 127
三 张岱年文化建设“三任务”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128
第六章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时代发展 136
第一节 “综合创新”论思想之接着讲 136
一 由“中、西、马”三流合一到“马魂、中体、西用” 136
二 兼和:中国哲学与文化建设的新范式 137
第二节 创学是对新文化理论的基本构建 138
一 创学的基本内涵 138
二 创学的主要根基:传统“道统”思想 141
三 创学的灵魂:现代“创造”精神 142
第三节 创学的理论具体建构 153
一 古道今梦:中华精神第一义探索 153
二 中西会通中国创造学:成物与成己的统一 155
三 交叉科学:创学时代的新学科 157
第四节 新文化建设的接受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华民族 158
一 弘扬民族主体精神 158
二 人民大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 160
第五节 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普及——以中华文化大学堂为例 161
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中华文化普及工作的启示 162
二 文化新命与大众觉悟 164
三 重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165
四 学子与平民同学共修 166
五 文化大众化关键是人生亲证 168
总结与展望 172
参考文献 174
致谢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