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模式》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群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12187126
  • 页数:185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生态学观点,从“人、建筑与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关系角度出发,探讨了地区民居建筑起源与发展的主要动因、矛盾和缺陷,阐明了民居建筑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控制的演变规律,提出了“满足居住需求”是民居建筑演进的原始动力,“科技进步”是建筑发展的支撑条件,阐述了民居建筑基本目标(庇护)的唯一性和建筑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观点。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西北荒漠化民居演进现状 1

1.1.2 传统民居理论研究的特点 2

1.2 问题提出 3

1.2.1 现代建筑设计理论难以直接应用于民居设计 3

1.2.2 传统民居经验不适应现代居住生活需求 3

1.2.3 模式理论是解决民居问题的有效手段 4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5

2 民居演变与发展 6

2.1 民居概念 6

2.1.1 常见的民居概念 6

2.1.2 人的行为与建筑功能 9

2.1.3 建筑类型划分与民居本质探析 11

2.1.4 城乡居住建筑的区别与联系 17

2.2 民居演变的基本规律 20

2.2.1 庇护为建筑之本 20

2.2.2 多样化与复杂化演进 22

2.2.3 民居建筑发展基本规律 23

2.3 民居发展的动力和条件 27

2.3.1 人的需求是建筑发展的主要动力 27

2.3.2 技术进步是民居发展的支撑条件 29

2.4 本书“民居”概念的界定 30

2.5 小结 32

3 生态民居模式的多样化表达 33

3.1 生态建筑 33

3.1.1 “生态”的概念 33

3.1.2 生态建筑概念 34

3.1.3 生态建筑的误解 35

3.2 建筑本体论与形态多样性 39

3.2.1 建筑本体决定形态多样性 39

3.2.2 多样性是建筑合理的表达 41

3.3 建筑模式的决定因素 42

3.4 生态建筑多样性表达 43

3.4.1 生态建筑的综合性与时代性 43

3.4.2 居住需求的可变性决定建筑形态的多样性 45

3.4.3 外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建筑形态的多样性 47

3.5 民居生态化表达的多样性 48

3.5.1 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实质与局限 48

3.5.2 民居演变的内部因素分析——人的需求 50

3.5.3 民居演变的外部因素分析——社会 52

3.6 小结 55

4 西北荒漠化地区传统民居模式的环境适应性 55

4.1 荒漠化概念 56

4.1.1 概念与范畴 57

4.1.2 荒漠化危害 59

4.2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 60

4.2.1 概况 60

4.2.2 恶劣的气候 62

4.2.3 脆弱的生态环境 64

4.2.4 生态脆弱与经济贫困耦合 68

4.3 西北荒漠化地区传统民居概况 70

4.4 西北荒漠化地区典型传统民居模式 71

4.4.1 地区传统民居共同的模式特征 71

4.4.2 平原地区民居建筑模式——以宁夏合院民居为例 71

4.4.3 山区丘陵民居建筑模式——以黄土高原窑洞民居为例 75

4.4.4 干热干冷气候民居建筑模式——以新疆高台民居为例 78

4.5 小结 80

5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化发展困境 82

5.1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现状及存在问题 82

5.1.1 居住质量 82

5.1.2 资源利用 91

5.1.3 环境负荷 95

5.1.4 社会效应 96

5.2 既有民居模式不适应居住需求的发展 96

5.2.1 社会原因 96

5.2.2 民居研究不适宜套用现代建筑理论 97

5.3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化道路的探索 98

5.3.1 对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演变的认识 98

5.3.2 经济问题不是民居衰退的主要原因 99

5.3.3 亟待解决的问题 100

5.4 小结 100

6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模式研究 102

6.1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模式的内部因素 102

6.1.1 西北荒漠化地区农民生活的特殊性 102

6.1.2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内部因素的排序 109

6.1.3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内部因素的趋同性 110

6.2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模式的外部因素 110

6.2.1 建筑研究中的外部因素决定理论建构 110

6.2.2 3E系统原理对民居建筑研究的意义 113

6.2.3 荒漠化地区建筑设计外部条件的选择 114

6.3 西北荒漠化地区乡村民居设计的理论模式建构 118

6.3.1 生态民居模式理论关系图示 118

6.3.2 荒漠化地区模式变化的可能性 121

6.4 西北荒漠化地区民居生态建筑模式的关系组合 121

6.4.1 使用功能模式研究 123

6.4.2 气候应对模式研究 125

6.4.3 资源使用模式研究 127

6.5 小结 127

7 西北荒漠化生态乡村民居实践 129

7.1 碱富桥生态民居示范项目介绍 129

7.2 自然与社会发展概况 131

7.2.1 地区自然生态与社会发展 131

7.2.2 示范项目所在地基本情况 132

7.3 碱富桥民居建筑现状与分析 135

7.3.1 宅基地情况 135

7.3.2 院落布局 138

7.3.3 民居形态受自然影响强烈 139

7.3.4 民族宗教文化对居住建筑影响有限 145

7.3.5 收入水平对建筑模式没有直接影响 146

7.3.6 居住建筑面积与造价分析 147

7.3.7 碱富桥村居住时态调查 148

7.4 碱富桥村民居生态建筑模式研究 149

7.4.1 气象条件分析 149

7.4.2 民居应对气候的建筑模式 150

7.4.3 多种户型变化应对生活方式 155

7.4.4 建筑材料 156

7.4.5 构造设计 156

7.4.6 规划设计与管理 158

7.5 示范生态民居与传统生土民居实验与分析 161

7.5.1 实验对象 161

7.5.2 测试方案与验证 162

7.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163

7.5.4 示范民居建筑性能评价 166

8 结论 168

8.1 结论 168

8.2 后续研究内容与展望 170

附录A 调查问卷 171

附录B 户型平面图 176

参考文献 178

后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