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d住“词” 1
声情谐美:词体与入门 5
一、词调与文辞的选择 5
(一)词调的选择 5
烂大街的词调 6
高难的词调 8
变幻的词调 10
(二)文辞的选择 12
词人的作法 12
评论家的见解 15
阅读者的判断 18
二、深情与愁思的交织 20
(一)曲中多少风流事——情歌的时代 20
“人生自是有情痴”——更全面的爱恋描写 20
“犹恐相逢是梦中”——更细腻的深情表达 24
“行人更在春山外”——更无奈的心碎彷徨 26
(二)新愁多向曲中传——文青的心理 28
时光易逝之悲 29
“好物不坚”之伤 31
盛衰无常之苦 33
三、典雅与俚俗的对立 36
(一)士大夫的向雅之路 36
“富贵闲雅”的生活情调 37
“含蓄典雅”的用语表达 39
“雅俗共赏”的写作境界 41
(二)草根的从俗之途 43
“俗”的外表——俚俗的表达 44
“俗”的精髓——市井的情趣 46
“俗”的本质——偶像的流行 48
四、豪放与婉约的碰撞 51
(一)豪放与婉约之争 52
“穷塞主”与“关西汉” 52
“山石句”与“女郎诗” 54
词体以婉约为正 57
(二)刚柔相济之美 59
“才人伎俩,真不可测” 60
“刚肠似火,色貌如花” 62
词体非婉约方美 64
星光璀璨:词坛与大家 67
一、那些跨界的歌手(唐五代词) 67
(一)民间的卧虎藏龙 67
(二)君臣的即兴客串 70
(三)诗界的余兴 74
(四)从跨界到专攻 77
二、天王巨星的时代(北宋前中期词) 80
(一)晏欧的雅词阵营 80
(二)柳永的俗词阵营 85
(三)苏门的荣光 88
三、低沉的摇滚(北宋后期南宋前期词) 95
(一)“芳心苦”的贺铸 95
(二)“集大成”的周邦彦 98
(三)“听人笑语”的李清照 102
(四)辛派的悲音 106
四、夜莺的咏叹调(南宋中后期词) 114
(一)姜张的清空之词 114
(二)吴文英的朦胧美 120
(三)辛派的余响 123
五、风雨后的清音(金元明清词) 127
(一)金元词坛的低迷 128
(二)明末清初词的矛盾 133
(三)清初三大家 138
(四)清末四大家 146
风姿摇曳:名篇与写法 155
一、怎么唱情歌:恋情词 155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 156
韦庄《思帝乡》 157
李煜《菩萨蛮》 159
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161
秦观《鹊桥仙》 162
蒋士铨《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164
二、思念是一种病:相思词 166
韦庄《女冠子》 167
柳永《八声甘州》《雨霖铃》 169
欧阳修《蝶恋花》 172
晏几道《临江仙》 174
贺铸《青玉案》 177
李清照《一剪梅》 179
《凤凰台上忆吹箫》 179
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82
三、死了都要爱:悼亡词 184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185
贺铸《鹧鸪天》 187
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浣溪沙》 188
程千帆《鹧鸪天》 192
四、一起走过的日子:友情词 195
辛弃疾《贺新郎》 195
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199
顾贞观《金缕曲》 202
纳兰性德《金缕曲·简梁汾》 207
贺双卿《凤凰台上忆吹箫·赠邻女韩西》 209
五、我在这里活着:抒怀词 211
冯延巳《鹊踏枝》 212
黄庭坚《鹧鸪天》 214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16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220
蒋捷《虞美人》 222
六、最初的梦想:言志词 225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225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28
秋瑾《满江红》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