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中西哲学阐释方法 3
做负责任的文化比较 3
一、“归纳概括”在比较文化研究中的必要性 3
二、比较文化研究离不开“类比法” 19
三、做中西语义环境的类比比较 21
四、注重文化差异的重要性 23
五、宇宙观、历史叙述差别 25
扫清通向中国之路的障碍 26
一、中国文化缘起与西方没什么关系 26
二、想看到兔,中国人画了一只鸭 27
三、圆和方的差别 28
四、通向理解中国之路的十二道障碍 29
五、关于路障的几点结论启示 38
六、第一问题思维与第二问题思维 43
第二编 孔子儒学与“一多不分” 47
孔子儒学的“一多不分”阐释视域 47
一、“一多不分”是唐君毅首先提出的 47
二、“一多不分观”与《易经》的宇宙论 53
中国的宇宙观 60
一、中国的生态宇宙观 60
二、“气”:中国道德宇宙观 64
三、“生生不息”:性命宇宙观 66
四、孔子天道观:吾道一以贯之 71
五、“情景化”宇宙论内涵 75
六、儒学的强“审美感” 77
七、孔子儒学的不寻常宇宙观念 79
八、“心场”宇宙观与历史观 87
九、孔子儒学历史观 94
孔子儒学的“一多不分”互系思维语言 100
一、“形而上学”与语言 100
二、古汉语的“形而上” 106
三、“心场(焦点/场域)”语言 108
四、宇宙论对汉语语法的影响 109
五、相对于陈述本体,儒学为过程性语言 110
六、“求道叙事”的行进式语言 112
七、汉语是阐发“如何”的语言 114
八、儒学为类推话语 117
九、古汉语为审美性语言 121
十、中国哲学的西方语言翻译问题 123
第三编 以人为中心与以关系为本 135
孔子儒学中“人”的观念 135
一、人是创造者 135
二、人性观 148
三、孔子儒学的个性观 159
四、“焦点/场域”视野的“人”观念 169
五、孔子儒学与西方鲜明反差的“人” 178
孔子儒学的关系观与是非观 189
一、儒学的关系观 189
二、子为父隐:非抽象是非观 196
三、儒家人生观——对“仁”的成就 202
四、做人、成仁:人生“角色”的圆成 203
五、德:善天地人万物之道 207
六、儒家社会组织的艺术感 210
第四编 中西比较阐释的儒学语汇 215
本、诚、耻 215
一、非西方式超验的“本”“源” 215
二、诚:创造性 216
三、耻:以“关系”为条件 220
道与德 223
一、人道 223
二、“道”是智慧,不是知识 224
三、德 233
四、非“形而上学”之“德”(virtue) 241
和、理与君子 244
一、“和”是最高文化成就 244
二、理 249
三、君子 253
四、君子:“仁”的典范含义 259
礼 264
一、关系与角色之体现 264
二、非强制性参与 266
三、“礼”的互为性 269
四、由“神性中心”向“人为中心”的过渡 270
五、“礼”与“教” 274
六、“礼”与“身” 277
七、“礼”与“义” 278
八、“礼化之我” 281
九、礼:不是西方的rights 282
仁、忠、恕 287
一、“仁”是滋养关系 287
二、对“仁”不可做心理分析式解读 289
三、“仁”是宇宙观 291
四、忠 293
五、“恕”由己出 295
圣人 304
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304
二、圣人行,彰显宇宙意义 306
三、独见前睹,与神通精 307
四、乐大师:“神人以和” 310
学、思、知(智) 315
一、“学”与“知” 315
二、学而不思则罔 317
三、“学”与“思”相辅相成 319
四、填平“知识”与“智慧”之间的沟壑 320
五、“知”不是心理学 320
六、“知”与“仁” 321
七、知:先言而后当 323
天 328
一、“天”译为Nature不可取 328
二、“天”谓“自己然也” 329
三、“天”观念的历史演进 331
四、“天”与“超验” 333
五、天道 336
六、天命:天地之中以生 340
七、“天人”场域观 345
性别观、孝和谏 348
一、“阴阳”的动态平衡 348
二、孝:德之本也 353
三、谏:儒家社会批判性参与 358
信、心、性和义 361
一、信 361
二、心 366
三、性 368
四、义 374
正名与政 389
一、正名:名分设立 389
二、“政”,正也 393
编选参考文献 401
安乐哲先生学术年谱 404
编选后记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