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四川省高等教育局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7535506135
  • 页数:276 页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篇 中兽医学基础 5

第一章 阴阳五行 5

第一节 阴阳 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5

二、阴阳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7

第二节 五行 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9

二、五行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11

第三节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 11

第二章 脏腑及经络 13

第一节 脏腑 13

一、脏腑的功能 13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19

三、气血津液 21

第二节 经络 23

一、经络的含义 23

二、经络的组成 23

三、经络的作用 24

第三章 病因 26

第一节 外感六淫 26

一、风邪 27

二、寒邪 27

三、暑邪 28

四、湿邪 28

五、燥邪 29

六、火邪 29

第二节 内伤 30

一、饥伤 30

二、饱伤 30

三、劳(役)伤 31

四、逸伤 31

第三节 其他致病因素 31

一、疫疠 31

二、中毒 31

三、外伤 32

第四章 诊法 33

第一节 望诊 33

一、望全身 33

二、望局部 35

三、察口色 38

第二节 闻诊 41

一、闻声音 41

二、闻气味 42

第三节 问诊 43

一、问病畜的来源 43

二、问发病时间及经过 43

三、问饲养管理及使役情况 43

四、问发病家畜的数量 43

五、问现在症状和既往症 44

六、问诊疗经过 44

七、问配种及繁殖情况 44

第四节 切诊 44

一、脉诊 44

二、触诊 47

第五章 辨证 49

第一节 八纲辨证 49

一、表里 49

二、寒热 50

三、虚实 52

四、阴阳 53

第二节 脏腑辨证 53

一、心与小肠病证 54

二、肝与胆病证 55

三、脾与胃病证 56

四、肺与大肠病证 58

五、肾与膀胱病证 59

第三节 六经及卫气营血辨证简介 61

一、六经辨证 61

二、卫气营血辨证 62

第六章 防治法则 64

第一节 预防的基本法则 64

一、未病先防 64

二、既病防变 65

第二节 治疗的基本原则 65

一、治疗与护养 65

二、扶正与祛邪 65

三、治标与治本 66

四、正治与反治 67

五、同治与异治 67

六、治常与治变 67

第三节 治疗方法 68

一、八法的概念 68

二、八法的并用 70

第二篇 中草药及方剂 73

第七章 中草药的一般常识 73

第一节 中草药的采集与加工保管 73

一、中草药的采集 73

二、中草药的加工 74

三、中草药的保管原则及方法 74

第二节 中草药的炮制 75

一、炮制的目的 75

二、炮制的方法 75

第三节 中草药的性能 77

一、四气 77

二、五味 77

三、升降浮沉 78

四、归经 79

第四节 中草药的配伍和禁忌 80

一、配伍 80

二、禁忌 80

第五节 中草药的剂型、剂量和用法 82

一、剂型 82

二、剂量 83

三、用法 83

第八章 常用中草药 85

第一节 解表药 85

一、辛温解表药 85

二、辛凉解表药 88

第二节 清热药 92

一、清热泻火药 93

二、清热凉血药 95

三、清热解毒药 97

四、清热燥湿药 101

五、清热解暑药 104

第三节 泻下药 106

一、攻下药 106

二、润下药 108

三、峻下逐水药 109

第四节 消导药 112

第五节 理气药 114

第六节 理血药 117

一、活血祛瘀药 118

二、止血药 124

第七节 祛寒药 130

第八节 祛湿药 133

一、祛风湿药 133

二、芳香化湿药 137

三、利水渗湿药 139

第九节 化痰止啌平喘药 144

一、温化寒痰药 144

二、清化热痰药 145

三、止啌平喘药 147

第十节 固涩药 150

一、涩肠止泻药 151

二、敛汗固精药 152

第十一节 补虚药 154

一、补气药 155

二、补血药 157

三、滋阴药 159

四、助阳药 162

第十二节 平肝药 166

一、清肝明目药 166

二、平肝熄风药 169

第十三节 开窍药 171

第十四节 安神药 173

第十五节 驱虫药 175

第十六节 外用药 178

附:药性赋 180

第九章 方剂 184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184

一、方剂组成的原则 184

二、方剂的加减变化 185

第二节 常用方剂 185

一、解表剂 185

二、清热剂 187

三、表里剂 190

四、和解剂 191

五、祛湿剂 192

六、攻里剂 194

七、化痰止啌平喘剂 195

八、消导剂 196

九、理气剂 197

十、理血剂 198

十一、胎产剂 200

十二、祛寒剂 201

十三、祛风剂 202

十四、祛风湿剂 203

十五、平肝剂 204

十六、安神开窍剂 204

十七、补养剂 205

十八、润燥剂 207

十九、收涩剂 208

二十、驱虫剂 208

二十一、痈疡剂 209

二十二、外用剂 210

第三篇 针灸 212

第十章 针灸的一般知识及针灸疗法 212

第一节 针灸的一般知识 212

一、针灸的概念及特点 212

二、针灸的作用 212

三、取穴及配穴 212

四、针具及用法 213

第二节 针灸疗法 215

一、针法 215

二、灸烙法 216

第三节 新针疗法 218

一、毫针疗法 218

二、水针疗法 219

三、电针疗法 220

第四节 针刺麻醉 220

一、针麻概念及特点 220

二、针具和针法 221

第十一章 常用穴位及应用 223

第一节 猪针灸穴位及应用 223

一、头颈部穴位 223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 223

三、肢蹄部穴位 225

第二节 牛针灸穴位及应用 227

一、头颈部穴位 227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 228

三、肢蹄部穴位 230

第三节 马骡针灸穴位及应用 234

一、头颈部穴位 234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 235

三、肢蹄部穴位 236

第四节 羊针灸穴位及应用 241

一、头部穴位 241

二、躯干及尾部穴位 241

三、肢蹄部穴位 242

第五节 家禽针灸穴位及应用 244

第四篇 家畜常见疾病的防治 247

第十二章 家畜常见疾病的防治 247

第一节 内科病 247

一、木舌病 247

二、脾胃不和 248

三、宿草不转 249

四、百叶干 250

五、气胀 251

六、结证 252

七、泄泻 253

八、感冒 254

九、喘证 255

十、中暑 256

十一、淋证 256

十二、冷痛 258

十三、出血证 258

十四、痹证 259

第二节 胎产病 260

一、不孕 260

二、胎动 262

三、胎衣不下 262

四、垂脱证 263

五、产后风(胎风) 264

六、缺乳 265

七、奶痈(奶肿) 266

第三节 外科及其他疾病 267

一、闪伤 267

二、脱膊(塌膀、挫胛) 268

三、脱臼 269

四、骨折 270

五、漏蹄 271

六、黄证 272

七、肝热传眼 273

八、混睛虫 274

九、破伤风 274

十、烂红薯(甘薯黑斑病)中毒 275

十一、青杠叶(栎树叶)中毒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