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伦理学引论 1
一、什么是“伦理”和“道德” 1
二、什么是伦理学 5
三、学习和研究伦理学的方法 10
第二章 儒家的道义主义伦理思想 19
一、儒家的由来和特征 19
二、儒家的代表人物和经典著作 20
三、儒家和儒学的发展 21
四、儒家“道义论”的两个分支流派 23
五、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33
第三章 道家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 37
一、什么是道家 37
二、老子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39
三、庄子人生哲学中的理想人格 53
第四章 法家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62
一、什么是法家 62
二、秦法家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及其表现 64
三、韩非的道德修养论 68
四、管仲以德治国的思想 70
第五章 德性论的伦理学派 75
一、古希腊时期的德性论思想 75
二、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思想 79
三、麦金太尔的德性论思想 87
第六章 义务论的伦理学派 102
一、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核心观点 103
二、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关系 107
三、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是对康德伦理学的继承和超越 112
第七章 价值论的伦理学派 122
一、直觉主义伦理学 123
二、情感主义伦理学 132
三、自由主义的(正义论)伦理学 143
第八章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伦理学意蕴 162
一、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 162
二、人的交往实践是产生伦理关系的基础 174
三、实践是道德的基础 181
第九章 在整合创新中构建和谐伦理文化 185
一、构建和谐伦理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85
二、构建和谐伦理文化应该采取的方针 192
第十章 道德的本质、属性、存在和特点 198
一、道德的本质 198
二、道德的属性 203
三、道德的存在 207
四、道德的特点 217
第十一章 道德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230
一、道德的类型 230
二、道德类型的结构 235
三、道德的功能 244
第十二章 道德的起源、发展和规律 250
一、道德的起源 250
二、道德的发展 255
三、道德发展的标志 270
四、道德发展的宏观规律 27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核心和原则 285
一、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核心 285
二、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288
第十四章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00
一、社会公德与公共文明意识 300
二、职业道德 306
三、爱情、婚姻、家庭道德 326
第十五章 道德与人性、人格和人生 338
一、道德与人性 338
二、道德与人格 354
三、道德与人生 364
第十六章 个体的德行、修养和境界 394
一、个体的道德品质 394
二、个体的道德行为 398
三、个体的道德修养 403
四、个体的道德境界 409
第十七章 “义利观”、“荣辱观”和“知行观” 418
一、关于社会主义“义利观”问题 418
二、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 426
三、关于社会主义“知行观”问题 439
第十八章 政治伦理学问题 442
一、政治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442
二、政治道德的主体和客体 450
三、政治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462
第十九章 经济伦理学问题 474
一、宏观的社会经济伦理 475
二、中观的企业经济伦理 485
三、微观的个体经济伦理 493
第二十章 文化伦理学问题 502
一、文化发展的伦理关怀 504
二、文化活动的伦理规范 512
三、文化环境的人格透视 522
第二十一章 科技伦理学问题 530
一、科技发展的伦理评价 531
二、科技活动的伦理规范 537
三、关于网络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547
第二十二章 环境伦理学问题 570
一、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570
二、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 575
三、社会主义环境道德的特点和要求 583
四、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588
第二十三章 生命伦理学问题 597
一、生命伦理学的产生 597
二、生殖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601
三、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 609
四、安乐死的伦理问题 614
后记 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