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互动与仪式 媒介与社会交往 1
媒介技术和社会交往 4
网络分享时代的社会交往 6
情绪社会学的渊源 9
文化研究的仪式观 10
社会学研究的仪式观 12
以社会情绪学观照网络交往 15
从互动仪式理论到情绪社会学 16
媒介的文化研究和技术文化史考察 17
“网络土著”的眼光 20
传播是一个仪式化过程:传播如何生产意义 21
本书论述纲要 26
第2章 原子社会的社会交往 28
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 30
原子社会的交往场景 30
原子社会的传播仪式 33
作为仪式的传播与传播媒介中的仪式 37
传播仪式的类型 40
日常生活仪式与重大群体仪式 41
旁观的仪式与参与的仪式 43
消极的仪式与积极的仪式 46
不同历史时期的媒介场景 50
物质场景与媒介场景 50
口语传播:有机的社区团结 54
书面传播:单向度的专业人 59
电子传播:工业人的民俗 64
第3章 电子部落的社会交往 80
电子部落的媒介场景 83
分享技术如何告别原子时代 85
分布式网络:从冷战思维到大同世界 85
多媒体:驱散“光韵” 90
超文本:超级链接力 93
电子部落素描 95
真实的虚拟:两个自我 96
不确定的身体:时移性交流的魅力 99
直接的个人化交往:机器即面孔 102
多样化的符号体系:重回口语时代 105
网络交往的若干类型 109
两个人的相遇:可扩展的社会风暴 109
圈子:多角色扮演 112
社交媒介:我的虚拟客厅 115
第4章 网络建构媒介场景:前台和后台的相互侵入 120
网络建构的混乱媒介场景 122
更深的面具:隐匿和炫耀 124
平等的假象:鸟儿和空气能分开吗 127
真实的消逝:假作真时真亦假 131
前台即后台 134
被推倒的门:前台和后台的相互侵入 137
名利场与窥视场:“所有的惊奇都在线上” 140
公共性和私人性混同:和陌生人分享秘密 143
网络向电视复仇:时间和空间的再平衡 147
网络中的空间逃逸 149
从机械时间到“我的时间” 152
网络分享媒介场景的建构 155
关注流:建立互相关注和共同关注 156
情感流:刷新集体意识和情感体验 159
符号流:创造社会身份和群体符号 161
第5章 无所不在的关注流:挣脱地方性联系 164
身体在场与不在场的秘密 165
身体在场的同步交往 166
身体不在场的异步交往 169
参与者的不同类型 171
积极的参与者:能量明星 172
追随者:对个人声望的渴求 178
被互动者:仪式中的边缘群体 181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身份认知 185
自我表演的多重镜像 186
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疏离、紧张与不确定性 192
他人和他人的关系:临时剧班的形成 197
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永不无聊”的社交追求 201
关注流:投射在陌生的群体中 204
关注与被关注:作为神圣物的自我 205
相互关注的前提:怎样信赖陌生人 208
陌生人群中的流行符号 211
关注流的形成规律 215
案例研究一:“上访妈妈”唐慧:从小人物到“能量明星” 218
案例研究二:明星姚晨与“公民”姚晨:建立职业之外的个人声望 229
第6章 “情感变压器”:集体意识新流向 236
权力和地位的影响 237
权力仪式和情感连接 237
地位仪式和情感连接 240
短期情感和长期情感 243
短期情感:作为代偿的网络偶遇 243
长期情感:情感能量“蓄水池” 246
强情感连接和弱情感连接 248
强情感连接:逃避权威的个人空间 249
弱情感连接:缔造更大规模的社会结构 252
情感流:四处漫溢的集体意识 256
追逐情感能量的新场所 256
可随时中断的纯粹关系 259
情感流的形成规律 262
案例一:“华南虎造假事件”与道德义愤 265
案例二:“邓玉娇案”中的社会情绪表达 269
第7章 符号流:更大社会范围中的新群体成员身份 273
作为意义的符号的变迁 276
神圣物符号的消失 276
从集体情感符号到个人情感符号 280
作为仪式成果的符号 283
普遍的社会信任:乌托邦图景 284
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 286
符号流:被更新的身份 289
世界性场景与新身份符号 289
网络流行语与一个社会的集体精神状态 292
符号流的形成规律 295
案例一:三位女性博客中的性符号表达 297
案例二:从“我爸是李刚”看社会符号的生成机制 303
第8章 结论:理想化的社会交往——纯粹关系 306
网络交往中集体仪式的场景建构方式 307
媒介场景中的社会交往 307
场景构造:原子社会和电子部落的不同社会交往方式 309
从原子社会到电子部落:网络交往中的仪式实现机制 310
仪式实现机制的要素:关注流、情感流和符号流 310
原子社会的仪式实现:权威中心与集体性 311
电子部落的仪式实现:纯粹关系与个人性 314
理想的社会交往方式:纯粹关系 316
文化与媒介研究的再探索 319
未来研究之展望 321
参考文献 324
后记:没有人知道你不懂互联网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