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武荣芳,房泽海主编;王晓戎,张延武,李春巧副主编;李果,李春巧,周晓松等编委
  • 出 版 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60547145
  • 页数:2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规划教材。全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中药学、方剂学一般知识及基本理论,重点讲述了169味常用中药的性能、功用和94首方剂的组成、功用及方解,书末附有常用中药的处方全名与别名、并开药名、毒性中药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常用方剂笔画索引。本书内容丰富、体例新颖、阐述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可供高职高专药学、药剂、中药学、制药工程、制剂工程、医药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用于医药执业资格考试或岗前培训使用。

上篇 中药学 3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3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3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4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炮制 7

第一节 产地 7

第二节 采集 8

第三节 炮制 9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13

第一节 性味 13

第二节 升降浮沉 15

第三节 归经 16

第四节 毒性 16

第四章 中药的应用 19

第一节 配伍 19

第二节 用药禁忌 20

第三节 剂量 21

第四节 中药的煎服方法 23

第五章 解表药 28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28

麻黄 28

桂枝 29

紫苏 30

羌活 30

荆芥 30

防风 31

白芷 31

细辛 32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32

桑叶 32

菊花 32

薄荷 33

柴胡 33

蝉蜕 34

升麻 34

葛根 35

第六章 清热药 38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38

石膏 38

知母 39

栀子 39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40

黄芩 40

黄连 40

黄柏 41

龙胆 41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42

生地黄 42

牡丹皮 42

玄参 43

赤芍 43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43

金银花 43

蒲公英 44

连翘 44

白头翁 45

大青叶 45

板蓝根 45

第五节 清退虚热药 46

青蒿 46

地骨皮 46

第七章 泻下药 50

第一节 攻下药 50

大黄 50

芒硝 51

番泻叶 51

第二节 峻下药 52

甘遂 52

牵牛子 52

第三节 润下药 53

火麻仁 53

蜂蜜 53

第八章 祛风湿药 56

独活 56

威灵仙 57

秦艽 57

木瓜 57

桑寄生 58

防己 58

第九章 芳香化湿药 61

藿香 61

苍术 62

厚朴 62

砂仁 63

白豆蔻 63

第十章 利水渗湿药 65

茯苓 65

薏苡仁 66

泽泻 66

车前子 66

木通 67

茵陈 67

金钱草 67

滑石 68

第十一章 温里药 71

附子 71

干姜 72

肉桂 72

吴茱萸 73

第十二章 理气药 76

陈皮 76

枳实 77

木香 77

香附 78

薤白 78

川楝子 78

第十三章 消食药 81

山楂 81

神曲 81

麦芽 82

莱菔子 82

第十四章 驱虫药 85

使君子 85

苦楝皮 86

槟榔 86

第十五章 止血药 89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89

小蓟 89

地榆 90

槐花 90

白茅根 90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91

三七 91

茜草 91

蒲黄 91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 92

白及 92

仙鹤草 92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93

艾叶 93

第十六章 活血化瘀药 96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96

川芎 96

延胡索 97

郁金 97

五灵脂 98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98

丹参 98

桃仁 98

红花 99

益母草 99

牛膝 100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100

土鳖虫 100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101

莪术 101

第十七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04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04

半夏 105

天南星 105

旋覆花 106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 106

桔梗 106

川贝母 107

浙贝母 107

瓜蒌 107

竹茹 108

竹沥 108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08

苦杏仁 109

紫苏子 109

枇杷叶 109

百部 109

紫菀 110

款冬花 110

桑白皮 110

葶苈子 111

白果 111

第十八章 安神药 115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15

朱砂 115

磁石 116

龙骨 116

琥珀 116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117

酸枣仁 117

柏子仁 117

远志 118

合欢皮 118

第十九章 平肝息风药 120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120

石决明 120

牡蛎 121

蒺藜 121

赭石 122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122

羚羊角 122

天麻 123

钩藤 123

地龙 123

僵蚕 124

全蝎 124

蜈蚣 124

第二十章 开窍药 127

麝香 127

冰片 128

苏合香 128

石菖蒲 128

第二十一章 补虚药 130

第一节 补气药 130

人参 130

党参 131

黄芪 131

白术 132

山药 132

甘草 133

黄精 133

第二节 补阳药 133

鹿茸 133

淫羊藿 134

补骨脂 134

菟丝子 134

蛤蚧 135

冬虫夏草 135

续断 135

杜仲 136

第三节 补血药 136

熟地黄 136

何首乌 137

当归 137

白芍 137

阿胶 138

第四节 补阴药 138

沙参 138

天冬 139

麦冬 139

石斛 139

玉竹 140

枸杞子 140

龟板 140

鳖甲 141

第二十二章 收涩药 144

山茱萸 144

五味子 144

乌梅 145

莲子 145

肉豆蔻 146

诃子 146

罂粟壳 146

芡实 147

桑螵蛸 147

覆盆子 147

金樱子 147

海螵蛸 148

浮小麦 148

麻黄根 148

第二十三章 杀虫止痒药 151

蟾酥 151

雄黄 151

蜂房 152

硫黄 152

第二十四章 拔毒生肌药 154

升药 154

轻粉 154

砒石 155

下篇 方剂学 159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概况 159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165

第一节 治法概述 165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165

第三节 常用治法 166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 169

第一节 方剂的组方原则 169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变化 170

第四章 剂型 173

第五章 解表剂 177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177

麻黄汤 177

桂枝汤 178

小青龙汤 178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179

银翘散 179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179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180

败毒散 180

第六章 泻下剂 182

第一节 寒下剂 182

大承气汤 182

第二节 温下剂 183

温脾汤 183

大黄附子汤 183

第三节 润下剂 184

麻子仁丸 184

第四节 逐水剂 184

十枣汤 184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185

黄龙汤 185

第七章 和解剂 187

第一节 和解少阳剂 187

小柴胡汤 187

大柴胡汤 188

第二节 调和肝脾剂 188

逍遥散 188

痛泻要方 189

第三节 调和肠胃剂 189

半夏泻心汤 189

第八章 清热剂 191

第一节 清气分热剂 191

白虎汤 191

凉膈散 192

第二节 清营凉血剂 192

清营汤 192

第三节 清热解毒剂 193

普济消毒饮 193

黄连解毒汤 193

第四节 清脏腑热剂 193

龙胆泻肝汤 194

导赤散 194

清胃散 194

葛根黄芩黄连汤 195

芍药汤 195

第五节 清虚热剂 196

青蒿鳖甲汤 196

第九章 温里剂 198

第一节 温中祛寒剂 198

理中丸 198

第二节 回阳救逆剂 199

四逆汤 199

第三节 温经散寒剂 199

当归四逆汤 199

第十章 补益剂 202

第一节 补气剂 202

四君子汤 202

补中益气汤 203

参苓白术散 203

生脉散 203

第二节 补血剂 204

四物汤 204

归脾汤 204

第三节 气血双补剂 205

八珍汤 205

第四节 补阴剂 205

六味地黄丸 205

一贯煎 206

第五节 补阳剂 206

肾气丸 206

第六节 阴阳并补剂 207

地黄饮子 207

第十一章 固涩剂 209

第一节 固表止汗剂 209

牡蛎散 209

玉屏风散 210

第二节 涩肠固脱剂 210

真人养脏汤 210

四神丸 210

第三节 固崩止带剂 211

完带汤 211

第十二章 安神剂 213

第一节 重镇安神剂 213

朱砂安神丸 213

第二节 滋养安神剂 214

酸枣仁汤 214

天王补心丹 214

第十三章 开窍剂 216

第一节 凉开剂 216

安宫牛黄丸 216

第二节 温开剂 217

苏合香丸 217

第十四章 理气剂 219

第一节 行气剂 219

越鞠丸 219

半夏厚朴汤 220

柴胡疏肝散 220

第二节 降气剂 220

旋覆代赭汤 221

苏子降气汤 221

第十五章 理血剂 223

第一节 活血化瘀剂 223

桃核承气汤 223

血府逐瘀汤 224

补阳还五汤 224

温经汤 225

失笑散 225

第二节 止血剂 225

十灰散 226

小蓟饮子 226

第十六章 消导剂 229

第一节 消食化滞剂 229

保和丸 229

第二节 健脾消食剂 230

健脾丸 230

第十七章 治风剂 232

第一节 疏散外风剂 232

川芎茶调散 232

牵正散 233

第二节 平息内风剂 233

羚角钩藤汤 233

镇肝息风汤 234

第十八章 治燥剂 236

第一节 轻宣外燥剂 236

杏苏散 236

第二节 滋阴润燥剂 237

清燥救肺汤 237

百合固金汤 237

第十九章 祛湿剂 240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240

藿香正气散 240

平胃散 241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241

茵陈蒿汤 241

八正散 242

三仁汤 242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243

五苓散 243

第四节 湿化寒湿剂 243

真武汤 243

实脾散 244

第五节 祛风胜湿剂 244

独活寄生汤 244

第二十章 祛痰剂 247

第一节 燥湿化痰剂 247

二陈汤 247

第二节 清热化痰剂 248

清气化痰丸 248

小陷胸汤 248

第三节 温化寒痰剂 249

苓甘五味姜辛汤 249

第四节 化痰息风剂 249

半夏白术天麻汤 249

第二十一章 治疡剂 252

仙方活命饮 252

大黄牡丹汤 253

参考文献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