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移民大潮 3
第一章 历代人口的迁徙与繁衍 3
一、巴蜀古国的辉煌足迹 3
二、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 4
三、客家人在秦巴山区分布的思考 7
四、川陕地区历代人口的迁徙 9
五、明清移民的历史大潮 14
第二章 明代流民对川陕的开垦 18
一、明代移民的起因 18
二、明代移民大潮的形成 22
三、明代流徙大潮的几个主流源头 25
四、明中后期移民的几种类型 33
第三章 明末清初的大浩劫 44
一、明统治者对农民军的残酷镇压 44
二、清军与抗清武力的反复交战 48
三、三藩之乱带来的深重灾难 51
四、惨绝人寰的瘟疫与灾荒 53
第四章 清前期大移民形成的历史背景 59
一、荒芜引起的民生凋敝 59
二、“迁界”造成的政治悲剧 62
三、“平台”后对前明降军的消化 68
四、“圈地”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70
五、“剃发”引起士民离乡背井 72
第五章 清代前期移民大潮的形成 78
一、移垦政策的制定 78
二、川陕的屏障与通道 83
三、流徙大潮的形成 88
四、对客民的户籍管理 95
第六章 同光时期的第二次大移民 98
一、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的人口消耗 98
二、第二次招垦政策的制定与推行 100
三、第二次移民的组成分类 101
四、客民所承受的封建压迫 104
五、清政府对吏治的整饬 104
第二卷 漂泊家族(307例) 111
第七章 湖南移民(61例) 111
一、长沙地区 111
1.延陵世家,善化吴氏 111
2.三槐衍派,善化王氏 114
3.庐陵望族,善化彭氏 115
4.潭州镇守,善化陈氏 116
5.江右流移,善化李氏 117
6.豫章世家,善化唐氏 118
7.武威世家,长沙石氏 119
8.茶陵千户,长沙柳氏 121
9.武陵源派,长沙龙氏 122
10.湖广流移,长沙杨氏 123
11.太邱脉裔,宁乡陈氏 123
12.曲江望族,宁乡张氏 124
13.太原衍派,宁乡王氏 126
14.湖广流移,宁乡彭氏 127
15.江西流移,宁乡孙氏 127
16.闽粤客家,浏阳罗氏 128
17.南阳衍派,浏阳傅氏 129
二、湘潭地区 130
18.豫章世家,湘潭罗氏 130
19.湖广流移,湘潭李氏 131
20.湖广流移,湘潭龙氏 132
21.文种遗脉,湘乡文氏 132
22.上党衍宗,湘乡冯氏 134
23.文正衍派,湘乡曾氏 135
24.金陵世家,湘乡彭氏 137
25.汾阳衍派,湘乡郭氏 137
26.庐陵流派,湘乡李氏 138
三、湘中地区 139
27.吴西衍派,新化谢氏 139
28.新野流派,新化邓氏 140
29.赣南流派,新化罗氏 142
30.赣南流派,新化康氏 143
31.皖赣稀族,新化况氏 144
32.泰和衍派,安化龚氏 145
33.西平世家,安化李氏 146
34.宋室支脉,安化赵氏 147
35.湖广流移,安化梁氏 149
36.晋阳郡望,安化唐氏 150
37.湖广流移,安化夏氏 152
38.江南望族,安化吉氏 152
39.义门衍派,茶陵陈氏 153
40.湖广流移,益阳周氏 154
四、湘南地区 155
41.湖广流移,衡阳洪氏 155
42.琅玡衍派,衡南王氏 157
43.赣南流移,零陵龚氏 160
44.中原流移,永州毛氏 160
45.奉旨入蜀,永州唐氏 161
46.泰和军籍,零陵伍氏 161
47.湖广流移,零陵杨氏 162
48.湖广流移,邵阳吕氏 162
49.南阳宗脉,邵阳隆氏 163
50.湖广流移,邵阳谢氏 163
51.湘南望族,祁阳陈氏 164
52.泰和客宗,祁阳周氏 165
五、湘西北地区 166
53.湖广流移,沅陵何氏 166
54.湖广流移,常德谢氏 166
55.常德衍派,桃园谢氏 167
56.江西客家,平江李氏 168
57.赣南流派,芷江龙氏 168
58.义门衍派,桑植陈氏 169
59.湖广流移,岳州谌氏 170
60.四知家声,辰溪杨氏 171
61.庐陵衍宗,黔阳易氏 172
第八章 湖北移民(54例) 177
一、武昌地区 178
1.金牛巨族,武昌陈氏 178
2.金牛世家,武昌毛氏 179
3.湖广流移,武昌刘氏 179
4.瑞昌衍派,武昌张氏 180
5.范阳世家,武昌卢氏 181
6.南昌衍派,武昌熊氏 182
7.舟楫世家,黄陂夏氏 183
8.商贸流移,黄陂章氏 184
9.贸易创业,黄陂雷氏 184
二、咸宁地区 185
10.齐鲁望族,咸宁晏氏 185
11.轩辕遗脉,咸宁但氏 186
12.湖广流移,嘉鱼李氏 187
13.孝感流移,嘉鱼廖氏 188
14.临淮衍派,蒲圻徐氏 188
15.扶风世家,蒲圻马氏 189
16.罗成遗宗,蒲圻罗氏 190
17.湖广流移,通山徐氏 190
18.匈奴遗脉,通山金氏 191
19.皖赣流移,通山焦氏 192
20.秘书堂裔,通山夏氏 193
21.赋梅家声,通山宋氏 194
22.湖广流移,通山冉氏 195
23.德星堂派,通山陈氏 195
24.鄂东流移,通山余氏 198
25.皖赣望族,通山程氏 198
26.壮猷堂裔,崇阳方氏 200
27.厚德戴天,崇阳钟氏 201
28.湖广流移,崇阳庞氏 202
三、黄石地区 203
29.闽南客家,大冶柯氏 203
30.进贤庄派,大冶陈氏 205
31.衍圣族裔,大冶孔氏 206
32.江西名门,兴国樊氏 207
33.鄂西望族,兴国明氏 209
34.鄂东流移,兴国饶氏 210
35.岭南客家,兴国罗氏 211
36.鄂东流移,兴国倪氏 211
37.湖广流移,兴国刘氏 212
38.江夏衍派,兴国黄氏 213
39.双井脉裔,鄂东黄氏 213
四、黄冈地区 215
40.鄂东流移,英山吴氏 215
41.曲江客家,罗田李氏 215
42.义门衍派,黄冈陈氏 216
43.商贸流移,黄冈胡氏 217
44.业儒有声,黄冈李氏 217
45.咸同流移,黄安董氏 218
46.派衍平阳,浠水柴氏 218
47.武略世家,蕲水缪氏 219
48.武毅世第,蕲水王氏 221
49.清河流派,黄州张氏 222
50.皖鄂流移,黄梅吴氏 223
五、鄂中地区 223
51.鲁赣流移,荆州邹氏 223
52.江汉望族,天门李氏 224
53.豫章衍派,江陵揭氏 225
54.南安世泽,湖北单氏 226
第九章 麻城移民(40例) 229
1.宋室遗脉,黄麻赵氏 230
2.湖广流移,孝感赵氏 232
3.豫章衍派,獭河张氏 233
4.清河衍派,孝感张氏 233
5.甲申遗民,魁星张氏 234
6.成化流移,黄麻唐氏 235
7.奉旨入川,孝感唐氏 236
8.彭城衍派,孝感彭氏 237
9.湖广流移,孝感彭氏 238
10.沅陵流移,孝感向氏 238
11.洪武迁民,槐树李氏 240
12.陇西衍派,孝感李氏 240
13.宋埠望族,麻邑李氏 241
14.巴州军户,孝感李氏 241
15.军屯附籍,吴易李氏 242
16.湖广流移,麻城尹氏 242
17.湖广流移,麻城周氏 243
18.甲申流移,高堰柳氏 244
19.洪武迁户,孝感杨氏 245
20.睦族家风,仙居毛氏 246
21.元末流移,麻城漆氏 247
22.仕蜀入籍,孝感龚氏 248
23.应诏入川,三沙饶氏 248
24.咸丰流移,赣派饶氏 249
25.仕蜀落户,赣籍鲜氏 250
26.江西流移,孝感熊氏 252
27.洪武转徙,豫籍王氏 253
28.舟楫流徙,孝感刘氏 253
29.鄂东流移,孝感黄氏 254
30.三闾衍派,黄麻屈氏 255
31.义门分庄,果石陈氏 256
32.渤海衍派,麻城吴氏 257
33.三槐衍派,孝感王氏 257
34.黄麻流移,孝感傅氏 257
35.洪武移民,孝感梅氏 258
36.神秘墓葬,高阶赵氏 259
37.雍正流移,高堰梅氏 260
38.集义堂裔,高堰宋氏 260
39.湖广流移,高堰谭氏 262
40.洪武迁民,麻城熊氏 263
第十章 广东移民(35例) 266
一、粤东地区 267
1.江南客家,嘉应邬氏 267
2.中原客家,嘉应蓝氏 269
3.宁化客家,嘉应陈氏 271
4.闽汀客家,长乐范氏 272
5.粤湘客家,长乐蔡氏 274
6.豫章衍派,长乐罗氏 275
7.兰陵世家,长乐缪氏 276
8.曾参遗脉,长乐曾氏 278
9.江夏衍派,兴宁黄氏 281
10.闽粤望族,兴宁廖氏 282
11.济南衍派,兴宁林氏 285
12.开闽族裔,兴宁陈氏 287
13.宁化客家,兴宁巫氏 288
14.闽粤客家,平远赖氏 289
15.粤湘客家,平远颜氏 290
16.弘农衍派,平远杨氏 291
17.宁化分派,镇平谢氏 292
18.中州军魂,镇平邱氏 294
19.临川世家,程乡李氏 296
20.宗圣南派,程乡曾氏 299
21.荥阳衍派,潮州潘氏 300
二、粤北地区 301
22.颍川士族,韶州陈氏 302
23.闽汀世家,韶州朱氏 304
24.颍川世家,韶州钟氏 306
25.韶州望族,仁化谭氏 307
26.郓国公裔,乳源邝氏 308
27.岭南流移,乳源李氏 311
28.荥阳衍派,乳源郑氏 311
29.岭南望族,乐昌欧氏 311
30.闽粤客家,乳源潘氏 313
31.岭南流移,乐昌汤氏 313
三、粤海地区 314
32.闽粤巨族,惠州罗氏 314
33.闽粤世家,惠州邱氏 317
34.闽赣望族,惠州李氏 318
35.粤桂衍派,高州陈氏 319
第十一章 福建移民(23例) 322
一、闽西地区 323
1.清河赣派,龙岩张氏 323
2.南阳衍派,龙岩邓氏 325
3.从军返迁,龙岩罗氏 326
4.闽赣客籍,龙岩傅氏 327
5.开闽奠基,上杭张氏 329
6.闽汀七元,上杭赖氏 331
7.中原流移,上杭吴氏 334
8.闽汀巨宗,上杭陈氏 334
9.闽西客家,上杭梅氏 335
10.中原客家,上杭袁氏 336
11.陈留世家,武平谢氏 337
12.彭城衍派,武平刘氏 339
13.闽粤望族,武平钟氏 340
14.闽粤客家,武平刘氏 342
15.赣闽望族,永定吴氏 342
16.范阳衍派,永定卢氏 343
17.闽西望族,贡川陈氏 344
18.商旅创业,宁化郭氏 346
19.汀州名门,宁化刘氏 347
20.九龙裔脉,龙溪陈氏 348
二、滨海地区 350
21.九龙德泽,晋安林氏 350
22.九牧衍派,莆田林氏 351
23.南宗衍派,海澄曾氏 351
第十二章 江西移民(32例) 355
一、赣北地区 355
1.双井世家,分宁黄氏 355
2.南阳名门,宜黄乐氏 359
3.洪都故宗,宜丰贾氏 360
4.四知宗脉,星子杨氏 361
5.汝南世第,临江廖氏 362
6.洪州巨族,临川李氏 363
7.武陵故人,新余龙氏 364
8.易姓承嗣,南昌马氏 365
9.赣北流移,浮梁周氏 366
10.陶唐脉裔,丰城范氏 366
11.南昌世泽,丰城喻氏 371
12.江南世家,宁州邬氏 372
13.吴兴望族,瑞州沈氏 374
14.洛阳赐姓,高安谌氏 375
15.鄱阳世家,饶州贺氏 377
16.浦城世家,饶州章氏 377
17.泽承丰镐,进贤周氏 380
18.南康流移,星子赵氏 380
19.英山客籍,豫章谢氏 381
20.汴梁世家,江西崔氏 381
二、吉安地区 382
21.新野元勋,庐陵邓氏 382
22.易姓潜名,吉安邝氏 384
23.江右流派,吉安谢氏 386
24.庐陵支脉,吉安李氏 387
25.赣南义族,吉安黄氏 387
26.桃源客籍,吉安刘氏 388
27.义门果庄,永新陈氏 388
28.洛阳望族,泰和唐氏 390
29.四明宗风,泰和贺氏 392
30.赣南望族,泰和周氏 393
31.弘农世家,泰和杨氏 395
32.庐陵世家,泰和陈氏 397
第十三章 安徽移民(33例) 400
一、安庆地区 400
1.望出平阳,安庆汪氏 401
2.赣北源流,太湖余氏 402
3.义门支裔,太湖陈氏 404
4.颍川世家,潜山汪氏 405
5.琅玡脉裔,潜山王氏 405
6.福六衍派,潜山刘氏 406
7.中原客家,怀宁丁氏 407
8.三义衍派,怀宁张氏 408
9.庐江世家,怀宁何氏 409
10.炎帝裔脉,怀宁查氏 410
11.安庆流移,怀宁李氏 411
12.江南稀姓,宿松祝方氏 411
13.义门支派,宿松陈氏 412
14.皖鄂衍派,宿松梅氏 413
15.江南流移,宿松傅氏 414
16.江南流移,太湖朱氏 414
17.江南望族,太湖张氏 415
18.安庆衍派,太湖詹氏 415
19.延陵衍派,岳西储氏 416
20.鄱阳望族,桐城吕氏 418
21.长安衍派,桐城邱氏 419
22.黎南世第,桐城璩氏 419
23.江南流移,桐城雷氏 421
24.江南巨族,贵池汪氏 421
二、徽州地区 422
25.新安世家,徽州詹氏 422
26.清华望族,休宁胡氏 425
27.三槐衍派,休宁王氏 426
三、皖中地区 427
28.江南巨族,寿州钱氏 427
29.三槐世家,霍山王氏 430
30.金陵名门,庐江何氏 430
31.彭城衍派,金寨刘氏 431
32.黄泛流移,六安卢氏 432
33.皖湘流移,六安汤氏 433
第十四章 江浙移民(8例) 436
1.绿营汰军,吴县吴氏 436
2.江南名门,吴县唐氏 437
3.庐陵客家,南京李氏 438
4.冯翊衍派,丹阳吉氏 438
5.湖州望族,杭州沈氏 439
6.六桂衍派,无锡江氏 440
7.绛侯脉裔,处州周氏 440
8.巴金家族,嘉兴李氏 441
第十五章 晋鲁移民(9例) 443
1.民屯军田,洪洞闫氏 443
2.四知衍派,平陆杨氏 444
3.三晋望族,解州裴氏 446
4.山西流移,天全杨氏 446
5.洪洞移民,密县郭氏 447
6.潞安流移,襄垣李氏 448
7.范阳世胄,淄川卢氏 448
8.亚圣脉裔,太谷孟氏 449
9.河内望族,山西茹氏 450
第十六章 川黔移民(12例) 453
1.湖广客籍,云阳王氏 453
2.军功落户,大宁田氏 454
3.湖广客籍,城口甘氏 454
4.湖广客籍,仁寿戴氏 455
5.秦岭客籍,重庆王氏 456
6.湖广客籍,大竹彭氏 456
7.渝东流移,达县温氏 457
8.川东流移,万源聂氏 457
9.巴州流移,保宁陈氏 458
10.贵州流移,平越王氏 459
11.湖广客籍,贵州江氏 460
12.遵义花苗,李吴熊马 460
第三卷 社会变革 465
第十七章 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刻变化 465
一、人口骤增改变了社会结构 465
二、垦荒促进了耕地的迅速恢复 473
三、政区及防务的完备 480
四、新型农业生产关系的出现 483
第十八章 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491
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491
二、农作物结构的调整 501
第十九章 经济作物及土特产品的商品化 510
一、经济作物的商品化 510
二、土特产品的内外贸易 513
第二十章 手工业的异军突起 523
一、植棉与纺织业的发展 523
二、兴桑养蚕与缫丝织绸 526
三、制陶业 530
四、其他手工业 532
第二十一章 农村市场的形成及商业资本的活动 538
一、流通渠道的开辟与农村市场的形成 538
二、农村集市贸易的形成 544
三、商业资本的形成及活动 547
第二十二章 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萌芽 554
一、造纸业 554
二、木材采伐及加工业 562
三、冶铁业 564
四、煮盐业 566
五、其他采矿业 568
六、“萌芽”的基本特征 571
第二十三章 连接移民的纽带——会馆和帮会 575
一、会馆兴起的社会背景 575
二、川陕会馆的分布 577
三、川陕会馆的功能与特征 584
四、移民结社的帮会组织 595
第四卷 文化融合 603
第二十四章 源远流长的氏族文化 603
一、家族神龛上的文化渊源——堂号 603
二、氏族文化的历史沉淀——谱牒 608
三、宗族统治的文化形态——宗祠 626
四、宗族社会的文化特征——族规 630
五、宗族文化的延续之探索 634
第二十五章 南北交融的民俗风情 638
一、岁时节令的礼仪风尚 638
二、繁文缛节的婚娶大礼 650
三、陈规陋习的丧葬遗俗 661
第二十六章 兼容并存的生活习俗 669
一、神圣严肃的工匠信仰 669
二、雅俗共赏的烟酒茶事 670
三、南北兼容的饮食习俗 672
四、礼节酬酢与农事庆仪 676
五、古朴淳厚的待客礼仪 680
第二十七章 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 685
一、形式多样的移民民居 685
二、聚族而居的宗族城堡 688
三、曲径通幽的连环宅院 692
四、山寨及自然村落 701
五、移民建筑美学文化形态 704
第二十八章 错综复杂的语言体系 707
一、方言中的异音 708
二、乡谈中的俚语 711
三、奇特的称谓 712
四、方言的兼容性 713
第二十九章 色彩斑斓的民间文艺 716
一、丰富多彩的地方戏曲 716
二、妙趣横生的民间舞蹈 728
第三十章 优美动听的民间歌谣 737
一、劳动歌曲 737
二、生活歌曲 742
三、爱情歌曲 746
四、祭祀歌曲 748
五、唱本《梁山伯与祝英台》 751
六、童谣 755
第三十一章 神秘奇特的宗教文化 761
一、巴楚巫风的遗传与嬗变 761
二、儒、佛、道三教的渗透与融合 767
三、杂芜丛生的祭祀活动 774
四、博大精深的庙会文化 779
图片索引 786
后记 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