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一、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研究背景 1
二、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研究意义 2
第二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一、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 3
二、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6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10
一、本书研究内容 10
二、本书框架结构 12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
一、研究方法 14
二、主要创新点 15
第二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概述 17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保障性 17
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17
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18
三、劳动力市场的保障性 20
四、灵活性与保障性之间的关系 22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保障 24
一、灵活保障的含义 24
二、灵活保障的形成路径 26
第三节 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 33
一、模式的概念 33
二、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界定 34
第三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理论基础 35
第一节 失业理论 35
一、古典失业理论 35
二、凯恩斯失业理论 37
三、新古典综合派失业理论 38
四、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失业理论 39
五、新凯恩斯学派失业理论 40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理论 42
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42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44
三、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 46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 47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47
二、人力资本理论 47
三、工会理论 48
四、劳动合同理论 48
五、政府干预理论 49
第四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历史演进 50
第一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形成背景 50
一、经济全球化、欧盟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50
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51
三、欧洲经济和社会目标相互关系的发展 52
四、劳动力市场灵活化改革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52
第二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形成基础 54
一、中小企业结构特点 54
二、长期自由主义传统 54
三、长期慷慨福利传统 55
四、劳动力市场政策转换 55
五、继续职业培训传统 56
第三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发展历程 56
一、2000年以前:丹麦、荷兰的先行实践阶段 56
二、2000—2006年:号召成员国学习的发展阶段 60
三、2006—2008年:制定并执行共同原则的成熟阶段 62
四、2008年至今: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阶段 63
第五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运行机制 65
第一节 北欧模式代表国家的运行机制 66
一、丹麦的运行机制 66
二、荷兰的运行机制 78
第二节 盎格鲁—撒克逊模式代表国家的运行机制 84
一、英国的运行机制 85
二、爱尔兰的运行机制 88
第三节 地中海模式代表国家的运行机制 91
一、西班牙的运行机制 91
二、意大利的运行机制 94
第四节 大陆模式代表国家的运行机制 97
一、德国的运行机制 97
二、法国的运行机制 101
第五节 欧盟不同模式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 104
一、相同点分析 104
二、不同点分析 107
第六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效应分析 111
第一节 直接效应: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111
一、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 111
二、对失业率的影响 113
三、对就业率的影响 117
四、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 119
第二节 间接效应:对经济效率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122
一、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122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25
第三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效应的实证分析 127
一、失业率效应分析 130
二、就业率效应分析 134
三、劳动力参与率效应分析 136
第七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面临挑战和改革方向 140
第一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面临的挑战 140
一、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面临的挑战 140
二、欧盟劳动力市场保障性面临的挑战 142
第二节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的改革方向 145
一、转换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和保障性的侧重点 146
二、充分发挥劳动力需求方的作用 146
三、实施有效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147
四、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148
五、充分重视非正规就业 148
第八章 欧盟劳动力市场灵活保障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150
第一节 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思路 150
一、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权衡点选择 150
二、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路径选择 151
三、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总体趋势 152
第二节 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措施 153
一、确保灵活、安全的合同安排 153
二、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154
三、实施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157
第三节 构建中国灵活保障劳动力市场的配套措施 161
一、强化终身学习 161
二、发展可持续的、有效的社会对话 162
三、充分发挥税收支持作用 165
附录A——数据资料列表 166
附录B——劳动力市场指标体系 186
参考文献 191
后记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