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两轮驱动,四方聚力,六大战略助推集团化办学纵深发展 1
一、一个核心,明确集团化办学目标 1
二、两轮驱动,找准集团化办学抓手 2
三、六大战略,引领集团化办学发展 7
四、四方聚力,打造集团化办学品牌 9
第二篇 院士引领,互助共赢,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17
一、入学即就业的化工与纺织学院 18
二、与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雅戈尔纺织有限公司的合作 20
三、院士指导顶层设计,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21
四、校企联姻,创新校企合作方式 22
五、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35
六、全面实施合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37
第三篇 精心打造职业教育育人特色平台,全力培育社会合格人才 38
一、坚持“三贴近”,注重管理、教育与服务并重,着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 38
二、推行学生教育管理精细化,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1
三、积极实现文化化人、艺术养心最高境界 44
四、重视励志、感恩教育,着力做好贫困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1
五、稳妥助推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形成合力,积极培育合格人才 60
第四篇 协同创新,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67
一、需求为导向,实现协同合力 67
二、创新巧引领,增添合作动力 81
三、合作创名片,学生供不应求 86
第五篇 校企合作,共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国家级精品专业 88
一、专业基本情况 88
二、专业建设成果 100
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106
四、社会评价 111
第六篇 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实践探索 112
一、校企合作工作室建立与发展背景 112
二、校企合作工作室合作育人、共赢发展工作思路与目标 113
三、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下的实践探索和取得的成效 114
第七篇 好风助力千帆竞励精图治育人才 125
一、电气工程学院简介 125
二、欧姆龙企业介绍 127
三、与欧姆龙公司合作背景 127
四、携手共谋发展大计,校企合作共育一流人才 128
五、校企联动创品牌,“七个一流”出特色 131
六、校企互利共赢,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138
七、未来展望:校企融通路更宽 139
第八篇 联手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高职创新建设专业品牌 142
一、企业专设奖励基金 142
二、合作开设“亿滋”订单班 143
三、校企共建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 146
四、合作共建大连机床区域技术服务中心 148
五、外企捐赠数控仿真软件 150
六、与知名外企签订合作项目协议 152
七、协助企业职工技术比武 153
八、承办企业数控工技能大赛 154
九、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效应 156
十、数控技术专业成为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 157
第九篇 打造合作平台,促进深度合作 158
一、职教集团组成及组织机构 158
二、依托集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161
三、联合地方政府,服务企业发展 167
第十篇 统筹规划“三方面”,校企合作“一盘棋” 169
一、他山之“站”,校企共用 169
二、他山之“师”,授业解惑 171
三、他山之“事”,锤炼师生 173
第十一篇 多措并举,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179
一、领导重视,稳步试点 179
二、落实精神,明确责任 180
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181
四、成绩显著,特色鲜明 182
五、规划未来,改革创新 184
第十二篇 校企共建共管“花样年华”咖啡屋 185
一、实训基地简介 185
二、建设思路 186
三、实训基地建设面对的难点 187
四、解决对策 190
五、实训基地还需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194
附件: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 195
第十三篇 实施“35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203
一、行业助推,顶层设计,制定材料成型专业职业岗位标准 203
二、“真实载体、实境训能”,实施“35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05
三、校企合作,资源共建,开发行动导向精品课程和教学资源库 206
四、学工结合,成本节约,推行“四步法”课程教学模式 208
五、基地支撑,生产实训,建设“教、学、做”一体化铸造技术实训基地 209
六、专业建设硕果累累,社会服务有声有色,国内行业企业协会高度评价和支持 210
第十四篇 坚持立德树人,实施分层培养 213
一、以师德为本,多措并举塑造良好师风 213
二、实施分层培养,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15
三、实施四项计划,打造招牌教师队伍 219
第十五篇 校企深度融合,全真实训运营,真实创业引领,培养社会英才 225
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26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29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32
第十六篇 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235
一、明确职责,理顺科研管理工作思路 235
二、多措并举,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236
三、政企校携手,共同举办应用技术推广论坛 238
四、开展多项活动,营造浓郁科研氛围 242
五、教师广泛参与,科研成果丰硕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