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一、女神与生命思维之关系 5
二、问题的提出 10
(一)女神如何隐喻生命? 10
(二)其表现具有结构性? 12
(三)宗教与文学的差异? 12
三、研究方法的采取 12
(一)原始思维与精神分析 12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 15
(三)文学批评理论—隐喻的转换生成 22
第二章 女神概念的组成 25
一、女神神圣性的来源 26
二、性别意识的赋予 33
三、以「母性」为观点检视 37
四、从女性到母性:女神研究的转向 41
第三章 女神形象之拟塑—以「母性」为核心 49
一、母性的两层意涵 54
(一)自然母性:母体、生育与亲子关系 59
(二)社会母性:母职、母仪与伦常孝道 61
二、女神拟塑之一:透过象征传达母性的力量 63
(一)物:月、水、土、地、树、石等 65
(二)纹样:雷电纹、漩涡纹、交绕纹 77
(三)概念:阴、阳 85
三、女神拟塑之二:在对待关系中保存母性感知 89
(一)赐予生命、温暖慈爱的养护者 90
(二)带来死亡、阴沈残酷的掌控者 92
四、女神之拟塑—母性心理原型的对象化历程 99
第四章 原始生命观、女神的同质现象及其诗学意义 103
一、原始生命观的四个面向 106
(一)生死现象:盘古神话与时间的寓意 109
(二)生育力量:透过太阳神演述的生命思维 112
(三)生命秩序:季节神话及其仪式 119
(四)超越死亡:不死树与不死鸟 124
二、原始生命观在女神劳作中的演述 134
(一)化育力量的存在:以女娲化生为例 134
(二)时间之轮的运转:以羲和御日、常羲浴月为例 138
(三)成长变化的秩序:以女夷司春、青女布杀为例 142
(四)死亡现象的超越:以西王母赐不死药为例 145
三、由母亲原型所架构起的诗学关系 147
第五章 女神生命隐喻的建构背景与表现形式 155
一、女神与生命隐喻关系的构成 156
(一)主体的建立:母亲与自我镜像 156
(二)世界观的形成:从「母与子」到「客与主」、「天与人」 159
(三)女神作为主体与世界观之隐喻对象 162
(四)透过女神书写展开的自我对话 164
二、探讨隐喻内涵的路径:通过感知与象征 165
(一)感知的共通 165
(二)具有结构性的象征系统 167
(三)感知经验的类比再现 169
三、女神作为生命隐喻之表现形式 172
(一)横向组合:母子对待关系的展开 178
(二)纵向聚合:母性力量象征的运用 178
四、从原型心理学论其两种向度 179
(一)正向:不死药的获取与母怀的回归 183
(二)反向:不死药的失落与母怀的阻隔 184
第六章 正向:不死药的获取与母怀的回归 187
一、心理背景与表现形式 188
二、不死药的获取:以游仙诗的飞翔变化情节为例 190
(一)飞翔的暗示 190
(二)与女神的互动关系 194
(三)不死药的象征 199
(四)存在状态的改变 203
三、母怀的回归:以遇合故事的女神接待情节为例 217
(一)弱小状态的呈现 218
(二)母怀仙境的塑造 223
(三)由喂食展开关系 226
(四)赐与、教导与孺慕之情 232
第七章 反向:不死药的失落与母怀的阻隔 239
一、心理背景与表现形式 240
二、不死药的失落:以遇合故事中的错失情节为例 242
(一)人世中的两个世界 244
(二)主角造成关系的展开或破灭 246
(三)错失女神等同于错失不死药 248
(四)失误与悔恨:心灵压制的模拟复制 252
三、母怀的阻隔:以水畔女神的离别情节为例 256
(一)水、生命时间与女神 256
(二)水作为时间象征在神仙故事中的运用 261
(三)牵牛织女 266
(四)蒹葭伊人 271
(五)湘水女神 273
(六)洛神凌波 277
第八章 神话与信仰中生、死女神的发展现象 287
一、执掌「生」之正面女神孕育功能的弱化 288
(一)创世神话:女神象征生命自身 288
(二)感生神话:女神传递生命力 298
(三)不死神话:生育功能的取消 305
(四)民俗信仰:生命的护佑者 317
二、执掌「死」之负面女神灭亡功能的凸显 318
(一)母性体验与宗教心理:关于形成背景的探讨 321
(二)神话与民俗中所见的负面女神 324
(三)负面女神之符号标记与类型分析 341
第九章 结论 351
征引文献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