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理与总结 1
一、国内相关研究 1
(一)基本成果 1
(二)研究进展 2
(三)主要观点 3
(四)研究得失 8
二、国外相关研究 10
(一)基本成果 10
(二)主要观点 11
(三)研究得失 20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本质特征和历史地位 23
一、作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3
(一)非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现象 23
(二)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 29
(三)怎样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33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7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与邓小平理论 39
(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0
(三)“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与科学发展观 41
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3
(一)政治层面 43
(二)学理层面 44
(三)大众化层面 45
(四)在全球视野中 46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48
四、作为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矛盾双方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遇到的基本“矛盾关系” 53
(二)正确处理基本“矛盾关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 55
(三)努力实现好基本“矛盾关系”的有机“结合” 56
五、作为“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7
(一)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 57
(二)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基本内容及关系 59
(三)全面揭示“三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重大意义 61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内在逻辑和完整框架 64
一、思想路线论 66
(一)“两个凡是”思想路线的实质、根源和危害 66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性质、含义、内容、实质和实现条件 67
(三)思想路线是影响实现伟大历史转折的深层问题 68
(四)邓小平是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解决具体问题的典范 69
二、初级阶段论 69
(一)时间观念 70
(二)空间观念 72
(三)条件观念 73
(四)实践观念 74
(五)实效观念 75
(六)基石观念 77
三、根本任务论 82
(一)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手段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83
(二)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问题上的基本思想 85
四、市场经济论 87
(一)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 87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本质 88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90
(四)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要求塑造人 95
(五)把“人的原则”贯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之中 101
五、判断标准论 103
(一)“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提出的背景及实质 104
(二)“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准确把握 106
(三)根据“三个有利于”标准继续解放思想 109
六、科学发展论 119
(一)为什么必须实现科学发展 120
(二)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具有何种地位 122
(三)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26
(四)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37
(五)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42
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论 147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 147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根本性、战略性和艰巨性 148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的根本原因 149
(四)加强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 150
八、行政体制改革论 152
(一)从体制诉求走向社会结构分析 152
(二)逐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154
九、核心价值论 15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维度:背景及其实质 156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理维度:内容及其逻辑 170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维度:吸引力、凝聚力及其认同 172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框架及其时代内涵 181
十、和谐社会论 187
(一)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187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193
(三)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2
十一、生态文明建设论 206
(一)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7
(二)全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209
(三)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209
十二、改革开放论 210
(一)以积极态度对待全面深化改革 211
(二)当今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特点 214
(三)用辩证思维方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215
(四)用结构思维推进我国结构性改革 217
(五)用顶层设计思维建构我国改革的动力结构 220
(六)用抽象思维概括提升公平正义改革思想 222
(七)用哲学思维正确把握和处理当前我国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226
十三、党的建设论 232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33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好自身如何掌好权、用好权与执好政这一根本问题 237
(三)中国共产党解决自身掌好权、用好权与执好政的根本问题的具体对策 240
十四、民族复兴论 250
(一)历史背景:在当代中国的出场之势 251
(二)基本内涵:内在本质与基本结构 253
(三)根本前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61
(四)精神实质:攻坚克难、凝聚力量、凝聚共识 262
(五)基本路径:基于公平正义破解中国问题 263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内生逻辑与发展趋向 266
一、历史语境与框架选择 266
(一)后工业社会时代构成全球发展的历史语境 268
(二)存在论和生成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框架 28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内在逻辑 282
(一)功能思维:“基本判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功能性标准” 283
(二)政府主导:“一元主导”→“二基和谐”→“自主创新” 284
(三)理论引领:“解放思想”→“思想路线”→“理论创新” 288
(四)混合结构:“市场经济”→“领域分离”→“结构转型” 293
(五)人民主体:“民众参与”→“表达诉求”→“关注民生” 29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趋向 297
(一)整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98
(二)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00
(三)良性改革和发展新秩序 301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 303
一、立足中国国情,具有实践基础,不浮漂 303
二、注重“一元主导”,具有正确导向,不改旗 306
三、注重“二基结合”,具有可持续性,不摇摆 307
四、注重“自主创新”,具有动力作用,不懈怠 308
五、注重原则和灵活的统一,具有政治智慧,不僵化 309
六、注重定标定向定心,具有凝聚人心作用,不动摇 311
七、注重在新结构框架内集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取得巨大成就,不折腾 313
结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层思考 315
一、第一个新议题:“如何与中华文化契合”与“如何实现研究方式创新” 316
(一)三维语境:后工业时代、中华文化和研究自身的分向演进 316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契合:“大公无私”理念 320
(三)研究方式创新:“怎样研究”与“研究什么” 328
二、第二个新议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基本思路 333
(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总体框架 333
(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 340
主要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