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走进碑林 2
第一章 汉碑之美 2
深沉 博大 纯朴 2
开合 提按 韵致 3
漏痕 放畅 空灵 3
幽深 犷达 霸气 4
挪让 幽默 奇异 5
简约 朴老 生拙 6
欹正 平斜 统一 7
严整 瘦硬 瘦金 8
流畅 秀润 柔劲 9
交融 搭接 和谐 9
参差 错落 险绝 10
精拓 淡云 剔透 12
其他 13
第二章 读析径路 15
一、读析之宜 15
字理溯篆 15
过程索简 17
比较辨识 18
理解俗写 19
把握常规 21
读后临池 22
同步得意 24
择碑学隶 25
考察原碑 25
二、读临当慎 26
莫刻意求同 26
别以帖读碑 28
填涂墨勿重 29
瑕疵不染笔 30
第三章 汉碑类分 32
一、以往类分状况 32
二、多种角度类分 35
(一)笔法特点 36
玉箸平动 36
势敛简正 36
隶意至极 37
(二)构形特征 38
内收外展 38
内疏外敛 39
间架中和 39
参差拙险 40
字形归方 41
(三)笔画形态 41
瘦劲挺健 41
宽厚丰茂 42
流丽清雅 43
平和沉静 44
(四)碑文字体 44
典型隶书 44
汉代篆书 45
汉印文字 45
隶中行楷 46
(五)汉碑风格 47
(六)通俗隶书 47
(七)其他角度 48
第二篇 隶变构形 53
第四章 通混构形 53
一、部首通混 53
意近殳充攵 53
丸凡几人混 54
?将丬方收 55
卩换邑之阝 56
穴宀冖交叉 56
等观?雨 58
宀凡也用网 59
亻旁却易彳 60
诸身牙耳骨 61
因居广代厂 62
叔曼寸又移 63
走之建之换 64
汉碑艹掩? 65
师偏常同阜 66
二、结构通混 67
三角厶代口 68
方口也替厶 69
卯易双口厶 71
攵乂又相往 71
士土壬王淆 72
幸屰辛属羊 73
西曲混丰头 74
九丸几凡变 76
小心水止彡 77
并叠来朿通 78
形刑开有井 79
?夫矢失准 79
匕亡止山混 80
殳攵欠报右 82
繇言非缶咅 82
大火土工糅 84
形近而代雨 86
韦下易帀巾 86
豆丘戈戉戏 87
又把乔头占 88
豕处多混用 89
巳己巴交织 90
爻文耂并用 91
田凶亦见混 92
厚中多成享 93
禹禺离不开 94
居上?甫同 95
西下几变迁 96
魁乃四星斗 96
廿亦换艹头 97
师之帀作市 98
字中屰多形 99
易易存互换 100
大六戒难识 100
三十木为桑 101
争上说斜日 102
弦幺何成乡 102
三、笔画混用 103
横占点之巢 103
点代多画最 106
横捺辨谁先 107
三点气中横 108
彭彦穆横彡 109
平撇唯戒武 110
彰须彡似氵 111
第五章 增简构形 114
一、增笔问由 114
土点别于士 114
碑皆夭加撇 115
玉点以避王 116
无意补笔符 118
点为起笔符 119
窗框两横明 120
展撇飘衣带 121
舟运受字横 122
前头止省成 123
三毛首之发 124
尉僚多点火 124
孟中子携点 125
舟望三横月 126
深穴本有点 127
是兵而非侯 128
随篆多点福 128
辛字下三横 129
碑兴兖加八 130
但问兼夹点 131
京形觅钟鼎 131
亚内本为十 133
辰竖传有序 133
旦为日出图 134
罒点自中来 135
天井横竖源 136
步下汉作少 136
二、减笔探理 137
番头俱免冠 137
直弧手毛屯 139
存在左竖失 140
牛矢午先生 141
绝色巴无竖 142
碑林缺点卒 143
叠横减求疏 144
德横说增减 146
气中点横失 147
碑皆两横颜 147
丕在邳中不 148
碑无从目督 149
殷字觅钩沉 149
三、减省结构 150
缺口依性灵 150
无心亦庆忧 151
疆彊兼省通 152
壹伴欠心懿 152
脱艹嘉和善 153
断连丝留半 154
单索尤可关 155
小灬去也尞 155
舍厶尤传惠 156
两东减并曹 156
四、简笔结构 157
一笔曷之? 157
平八冀之北 158
幺巜冒号符 158
忧爱简笔心 159
疋简重识胥 160
汉姬无真形 162
横竖兴中口 162
鸿工却竖弯 163
平穗啬里横 163
鬼贴变形厶 164
斜弧尽横年 165
兮折捋为丁 165
第六章 分合构形 168
一、有关分解构形 168
(一)分解笔画 168
开口忠言 168
直分点竖 169
两笔书撇 170
折画拆写 171
(二)分离字素 173
首横分耳 173
土里生金 173
攵下书又 174
(三)分流篆书部首 174
心牵三形 174
水分四流 175
手掰四样 176
火漫五焰 177
双手分式 178
二、有关合并构形 179
(一)合并笔画 179
隔墙连点 179
合八为一 180
对接合拢 182
平行并横 183
上下并竖 185
两画转接 187
几底连横 189
(二)合并篆书字素 189
字里甘白日曰同 190
展中昔上散黄恭 190
丹肉舟朋共月影 191
教者孝考俱耂形 193
表素青责合玉箸 194
奉春秦泰奏简成 195
鹿庆康唐庚应广 196
篆捧采火隶卷头 196
垔要粟票覃同冠 198
兹前盖美兼并首 200
火尾足根俱归灬 201
三、有关移位构形 206
(一)笔画移位 206
点到即玉 206
数点成金 207
移点尤此 208
(二)字素移位 209
对调其位 209
从篆左右 211
由外置内 212
左部上移 213
其他移位 214
四、有关字素形变 215
从人变旨头 216
点横撇捺午 217
尾日二几瓦 217
旅衣简帛缝 218
双人化草头 219
胜送火整形 220
青铜铸斗升 220
碑无从大奇 222
第三篇 兼容并蓄 226
第七章 篆书隶写 226
一、篆书部首隶写 226
同月不同形 226
同心各有姿 227
有友左右手 228
横刀镶钟鼎 229
二、篆书结构隶写 230
祗氐横托氏 230
散见林月殳 231
暴乃篆从米 232
爻子教之左 233
微耑岂斜山 233
爱舜隶同首 234
三、篆字隶写 235
永乃水支流 235
禾人禾千年 236
双月斜凤羽 237
庚衍唐康庸 238
已篆隶作以 239
涛声掩日昔 240
兆乃骨灼痕 241
夜来亦生夕 241
也不从说文 242
舍简就繁曹 243
周秦用甲骨 243
碑林巾人虎 244
亡字无通横 246
世与三十缘 246
乃从秦简来 248
第八章 兼容诸体 250
一、汉印文字入碑 250
散簇于碑 250
通碑若印 251
二、简牍文字上石 253
碑蕴简牍 253
长垂现碑 254
三、汉碑参以草书 255
草隶简笔符 255
草形隶写止 257
草字虎隶写 258
叔自简中来 258
四、汉末行楷渐成 260
长撇掠势 260
碑留啄痕 260
磔看平收 261
两钩相生 261
石刻悬针 262
五、汉隶简写今用 263
便捷得之 263
删减约成 264
声符取简 265
六、同字异源别写 267
玺分陶金玉 267
巫执玉事神 268
体含身骨肉 268
望见亡臣同 269
劈木右为片 270
其他异构字 271
第四篇 汉隶笔法 274
第九章 延续篆书 274
凌空起势 笔到空收 274
平动用笔 提按近无 276
捻管运指 调锋运腕 277
中锋主字 逆势涩行 279
第十章 汉隶始见 282
一、确定笔画 282
二、笔法渐丰 285
提按律动 285
绞锋圆转 286
耸肩之转 287
三、八分笔势 288
蚕头雁尾 横贯西东 289
八字屏开 左右呼应 290
单向取势 重心偏居 291
四、中和收放 292
第五篇 剥落石花 296
第十一章 残缺遗痕 296
一、刻工之误 296
(一)误连笔画 297
横向误连 297
纵向误连 298
转向误连 299
(二)漏刻笔画 301
石门颂 301
鲜于璜碑 303
肥致碑 304
曹全碑 305
其他碑刻 308
漏刻多竖解 309
(三)并非刻工之误 310
前承篆书 310
通用俗写 311
墨污掩字 312
二、书丹有责 312
顺应欠当 312
文谬即改 315
三、后世残损 316
(一)自然因素 316
毁于地震 316
水火无情 317
日曝风化 317
(二)人为因素 319
纤绳磨痕 319
筑路波及 320
移作它用 320
捶拓无度 321
兵乱毁损 321
搬运断石 322
后人加刻 322
拓后损碑 323
第十二章 拓裱失真 326
一、拓工之误 326
石门颂 326
乙瑛碑 329
礼器碑 329
史晨碑 330
曹全碑 331
张迁碑 333
二、割裱之误 333
文序错位 334
割损笔画 335
张冠李戴 336
截失文字 337
三、拓本残痕 337
虫蛀残损 337
其他残痕 338
主要参考书目 340
碑刻简称表 346
后记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