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 1
1.农地产权比例化的概念 1
1.1 国家全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2
1.2 集体全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3
1.3 农民全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3
1.4 国家与集体按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3
1.5 国家与农民按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4
1.6 国家与集体及农民按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4
1.7 集体与农民按比例拥有农地产权 5
2.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的理论依据 6
2.1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分配的法律依据 6
2.2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的股份制理论依据 7
2.3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的现实依据 8
2.4 集体所有制下,农地市场建立的劳动经济学依据 9
3.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的要求和原则 10
3.1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比例化的要求 10
3.1.1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农村土地的要求 10
3.1.2 农民对土地的三项要求 10
3.2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按比例分配的原则 11
3.2.1 农村社会稳定原则或农民社会保障原则 11
3.2.2 效果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11
4.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比例的确定及各自比例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功能 12
4.1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比例的确定 12
4.2 农地产权在集体和农民之间按比例分配时各自所占比例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功能 13
4.2.1 农民土地社会保障基金和农地规模化公积金(后者类似于住房公积金的作用和功能)的作用和功能 14
4.2.2 农民出售农地承包权及其衍生权利的个人财产所得 15
5.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数学逻辑证明 17
5.1 人多地少的条件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数学逻辑分析 17
5.2 人少地多的条件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数学逻辑分析 19
5.3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条件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数学逻辑分析 19
第二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 27
1.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概念 27
2.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类别 27
3.集体农地和宅基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 29
3.1 集体农地产权及其衍生权利的比例化市场流转 29
3.1.1 农户对农户的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以利于农业专业大户的逐步形成 29
3.1.2 农户对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家庭农场的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以利于快速形成专业化的家庭农场 30
3.1.3 农户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以利于形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1
3.1.4 农户对涉农工商企业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以利于农业公司化 31
3.2 农村集体宅基地产权及其衍生权利比例化市场流转 32
4.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各种可能过程、后果和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34
4.1 农村中最有可能转出和转入农地的人群 34
4.1.1 农村中最有可能转出农地的人群 34
4.1.2 农村中最有可能转入农地的人群 35
4.2 农村最有可能发生土地市场流转的区域 35
4.3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可能过程 35
4.3.1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交易价格及其分配测算 35
4.3.2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后,它对农民市民化的作用过程 36
4.3.3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后,其对非农民身份的各类人员(含市民)进入农业产业领域的作用过程 37
4.3.4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后,农地融资功能的作用过程 37
4.4 农地承包经营使用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可能后果及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37
5.实现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对策 38
5.1 建立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秩序 39
5.2 调节农地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 40
5.3 通过农民土地社会保障金和土地规模化公积金保证农村社会稳定 41
5.4 加快支撑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基础设施建设 41
5.5 发展土地教育和科技事业 41
5.6 支持农地基础产业发展 41
5.7 推动地区间农地市场平衡发展 42
附件1 集体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实施方案设计 42
附件2 杨陵区推进农村土地比例化流转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49
附件3 农村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办法 55
附件4 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工作流程 57
第三章 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与农地流转 59
1.农民就业、农村社会保障与农地流转的相关研究动态 59
2.农地流转的自给自足结构和分工结构模型分析 60
2.1 非农就业产生的农民工为土地流转提供可能 60
2.1.1 专业化和农民外出打工 60
2.1.2 交易效率与农民外出打工 63
2.2 土地的实物性社保功能阻碍了土地流转 65
2.3 样本说明和数据来源 67
3.实证结果 68
3.1 农村土地流转的区域变化 68
3.2 单位根检验 68
3.3 协整检验 70
3.4 模型估计 71
3.5 结论:土地实物化社会保障功能与其生产功能相剥离并给农民提供就业保障是农地流转的前提 72
第四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农民社会保障:农民土地社会保障金 75
1.土地社会保障金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75
1.1 社会保障的概念 75
1.2 土地社会保障金的概念 76
1.3 土地社会保障金的功能和作用 77
2.土地社会保障金的资金来源、运营和使用及其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78
2.1 土地社会保障金的资金来源 78
2.2 土地社保基金的运营和使用 79
2.3 土地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80
3.农地市场化后失地失业农民面临的生活问题及保障的必要性 82
3.1 建立能够保障农民生存和就业的农地市场是未来农业的必然趋势 82
3.2 农民自愿转出土地后将会面临的实际生活状况 82
3.3 农地市场化后对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82
3.4 保障失地失业农民基本生活是加快农地市场化的保证 83
4.城乡最低生活水平的调查方法及其分析 84
4.1 最低生活保障概念 84
4.2 城乡最低生活水平的调查 84
4.2.1 城乡最低生活水平调查指标的确定 84
4.2.2 失地失业后农民基本生活水平的测定 85
4.2.3 最低生活保障金额控制变量的限定 85
4.2.4 最低生活保障资金需求模型的设定 86
4.2.5 最低生活保障金额需求分析 86
5.农地市场化后农民将面对的具体生活保障问题及对策 88
5.1 农地市场化后失地失业农民面临基本生活费用不足问题的对策 88
5.2 贫困线的制定 88
5.3 具体的生活保障措施 89
5.4 农地市场化后失地失业农民面临教育保障缺失问题的对策 89
6.征地后农民社会保障案例分析 90
6.1 天津市 90
6.2 山东省 91
6.3 四川省 91
6.4 陕西杨凌示范区 92
6.4.1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筹集 92
6.4.2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 92
附件 农民土地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条例(拟定) 94
第五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农民就业保障:农民土地规模化公积金 102
1.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概念、功能和作用 102
1.1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概念 102
1.2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制度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区别 103
1.3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功能和作用 105
2.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资金来源、运营和使用 105
2.1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资金来源 105
2.2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的运行及其使用 107
3.失地失业农民的确认及其利用土地规模化公积金进行生存型土地生产经营获得小额贷款的条件 109
3.1 失地失业农民的确认 109
3.2 生存型农地生产经营获得土地规模化公积金贷款小额贷款的条件 110
3.3 扩大土地规模的土地规模化公积金贷款条件 111
4.土地规模公积金贷款的还贷办法和规定 112
4.1 按期还贷 112
4.2 提前还贷 112
4.3 逾期还贷或违约不还 113
附件1 土地规模化公积金管理条例(拟定) 114
附件2 申请土地规模化公积金贷款的条件(拟定) 124
第六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支持 128
1.概念界定 128
1.1 金融支持 128
1.2 金融支持体系 128
1.3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 128
2.农地流转与农地金融的相互作用机制 129
2.1 农地流转与农地金融的相互关系 129
2.2 金融支持是实现农地产权比例化流转的前提条件 129
2.3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是农地金融发展的基础 130
3.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原则 130
3.1 农地市场化流转金融支持不得违反国家的“三不得”原则 130
3.2 农地市场化流转的金融支持要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目的 131
3.3 农地市场化流转的金融支持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的原则 131
3.4 农地市场化流转的金融支持要以优先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原则 131
4.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131
4.1 农地市场化流转金融支持的组织体系 131
4.2 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134
4.3 农地市场化流转的保险体系 136
4.4 政府支撑体系的完善 136
第七章 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与户籍制度改革及其相互作用 139
1.户籍制度运行状况的简要分析 139
1.1 旧体制下户籍制度存在的根源及其影响 139
1.1.1 户籍制度最初提出并实行的原因 139
1.1.2 户籍制度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140
1.2 现行户籍制度对加剧城乡二元体制的形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140
1.2.1 对进城务工农民自身就业和转出土地的潜在影响 141
1.2.2 户籍制度的分割使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从文化、认知等心理层面融入城市 142
1.2.3 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缺失 142
1.2.4 城市自身对外来劳动力的吸纳程度有限 143
1.3 杨凌示范区户籍变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 144
1.3.1 杨凌示范区户籍变动数据分析(2007—2011) 144
1.3.2 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的惠农政策对户籍变动的影响 145
1.3.3 乡村从业人员中从事第一产业生产人数的比例有所下降 145
2.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与户籍制度相互作用分析——以杨凌示范区为例 146
2.1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对农地市场化流转的影响 146
2.1.1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而影响农地流转进程 146
2.1.2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和不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农地市场化进程 146
2.1.3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造成小农经营盛行,抑制了农地市场化发展进程 147
2.1.4 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民受教育水平低,影响其对农地市场化的适应性 147
2.2 农地市场化对户籍制度改革的可能影响 148
2.2.1 农地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农村人口与土地相分离,可以促进户籍制度改革 148
2.2.2 农地市场化可以提高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利用水平,有利于减少城乡差别,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 148
2.2.3 农地市场化的推行可以转变传统的小农耕作方式,有利于建立新的经营模式,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49
2.3 农地市场化与户籍制度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149
3.改革户籍制度的对策与建议 151
3.1 同步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151
3.2 创新和建立健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 152
3.3 逐步淡化或取消户籍与农地配置之间的关系,优化农地市场化的相关政策 152
3.4 积极普及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政策,加强宣传教育以增强农民对农地流转的意愿 153
第八章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制度比较 155
1.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各自概念的界定 155
1.1 家庭联产承包制 155
1.2 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 155
2.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下农地的经济属性比较 157
2.1 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地的经济属性 157
2.2 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下的农地经济属性 157
2.3 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下农民土地承包经营使用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比较 158
3.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的结构比较 159
3.1 从农地产权结构的角度比较 159
3.2 从农地利益分配结构的角度比较 161
3.3 从农地功能的角度比较 162
4.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农地产权比例化制度的效率与稳定性比较 163
4.1 关于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效率与稳定性 163
4.2 农地产权比例化是既有效率又有稳定性的制度设计 163
4.3 关于农地私有制的效率与稳定性 164
第九章 农地产权改革的相关理论探索 166
1.人力资本化的农地家庭承包和承租经营机制创新 166
1.1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看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 166
1.1.1 现行农地承包使用原则不利于减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供给 166
1.1.2 现行农地制度的社会保障方式无法抑制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膨胀 166
1.1.3 现行农地制度不利于农民创新和发展能力的提高 167
1.1.4 现行农地制度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 167
1.1.5 现行农地制度对农地承包经营者的激励作用日趋下降 168
1.2 人力资本化的农地家庭承包和承租经营机制的创新思路 168
1.2.1 创新现行农地制度的基本原则 168
1.2.2 创新现行农地制度的思路 169
1.2.3 人力资本化的农地家庭承包和承租经营制度设计的现实意义 170
1.3 新型农地经营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及其配套措施 171
1.3.1 新型农地经营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171
1.3.2 配套措施 172
2.农地使用权保险与农地流转集中问题 173
2.1 我国现行农业体制中各种问题带来的危害 173
2.2 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困难:如何扩大农地规模和选择什么样的农地流转集中机制 174
2.2.1 人地比例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程度对农地规模扩大和农地流转集中机制选择的限制 174
2.2.2 历史的佐证 175
2.2.3 两点重要启示 177
2.3 利用农地使用权保险手段,建立农地流转集中机制 178
2.3.1 利用农地使用权保险手段,建立农地流转集中机制,并使农地流转集中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步 178
2.3.2 推行农地弃耕抛荒强制保险,确保农地充分合理利用 181
2.3.3 建立“国家通过保险公司调控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引导并服务于农户”的农业市场经济运行新机制 182
2.4 农地使用权保险的可行性分析 185
2.4.1 农地使用权保险的需求分析 185
2.4.2 农地使用权保险,有利于正确处理农地使用人、农地所有权人和保险公司三方的利益关系 186
3.关于建立不可规模化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可规模化农地统一经营权市场 187
3.1 现行农地制度的主要弊端 187
3.2 农地经营的制度创新:建立不可规模化农地使用权市场和可规模化农地统一经营权市场 188
3.2.1 关于不可规模化农地使用权市场 188
3.2.2 关于可规模化农地统一经营权市场 189
3.3 建立两种市场实现家庭农场化经营的可行性和配套措施 190
3.3.1 可行性 190
3.3.2 从全国每年行政村平均拥有的农用生产要素水平来看 191
3.3.3 现行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也比较有利于两种市场的建立 191
4.农地收益权质押贷款探讨 192
4.1 农地收益权质押的意义及其可行性 192
4.2 农地收益权质押贷款思路 192
4.3 农地收益权质押的操作程序及其运行机制 193
4.4 需要配套的政策措施 194
4.4.1 稳定农村土地政策 194
4.4.2 完善产权结构,明确产权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195
4.4.3 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195
5.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研究 195
5.1 当前我国农村微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95
5.2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的创新思路 196
5.2.1 按照市场性激励与非市场性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分类 196
5.2.2 分类基础上实行分级管理 197
5.3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的作用 197
5.4 我国现阶段是否已具备建立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的条件 199
5.4.1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的条件一 199
5.4.2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的条件二 200
5.4.3 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的条件三 200
第十章 农地产权改革的实践经验及其局限分析 204
1.浙江绍兴土地信托流转案例分析 204
1.1 绍兴县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204
1.2 实施背景 204
1.3 绍兴土地信托具体做法 205
1.4 我国土地信托试点的分析与评价 208
2.农村土地银行运行模式的两个典型案例分析 209
2.1 宁夏平罗县土地银行成立背景及其组建情况 209
2.1.1 宁夏平罗县土地银行治理机构设置 210
2.1.2 宁夏平罗县土地银行业务服务内容 211
2.1.3 宁夏平罗县土地银行运作流程 211
2.2 .杨陵土地银行的成立背景及其组建情况 212
2.2.1 杨陵土地银行治理机构设置 213
2.2.2 杨陵土地银行的业务服务内容 215
2.2.3 杨陵土地银行的运作流程 215
2.3 典型案例总结与评价 216
2.3.1 宁夏平罗县和陕西杨陵土地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共同存在的问题 217
2.3.2 陕西杨陵土地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8
2.3.3 分析与评价结论: 219
3.农村产权改革试验:以高陵县为例 220
3.1 高陵县基本情况 220
3.2 高陵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做法 220
3.2.1 清查农村“三资”,使农村集体财产来源用途明细化 220
3.2.2 制定“三资”监管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财产运行 220
3.2.3 建立“三资”网络监管平台,使农村集体财产账目公开透明化 221
3.3 高陵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222
3.3.1 摸清了“三资”底数,为规范农村集体财产管理奠定基础 222
3.3.2 “三资”监管制度的建立,保障了农村集体财产安全,也使农村集体产权归属清晰化 223
3.3.3 实现“三资”保值增效,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23
3.3.4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的推行,为改进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法律法规提供了重要实现依据 223
3.4 高陵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224
3.4.1 “三资”清查的后期监管运作较为薄弱,农村集体产权归属有待明确 224
3.4.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相配套的政策法律和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224
3.5 促进高陵县农村产权制度法律化的政策建议 224
3.5.1 建立健全“三资”监管的激励约束机制 224
3.5.2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和配套制度 225
附件120 01年前我国农地流转的13种形式 228
附件220 01年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资本化、财产化的探索 231
第十一章 结束语:农村产权制度的法律化 234
1.农村产权制度的界定 234
2.农村产权制度法律化现状 235
2.1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法律化的原则解析 235
2.2 我国农村产权制度法律化进展情况 237
2.3 农村产权制度法律化中存在的不足 238
2.4 改进现行农村产权制度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240
3.补充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241
后记 244
作者简介 247
Brief introduction of contents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