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脊索动物门 209
第一节 脊索动物门概述 209
第二节 尾索动物亚门 211
第三节 头索动物亚门 215
第四节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221
第五节 脊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 222
第十七章 圆口纲 225
第一节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 225
第二节 我国常见的圆口纲动物 226
第三节 圆口纲的起源与演化 227
第十八章 鱼纲 228
第一节 代表动物——鲫鱼 228
第二节 鱼纲的主要特征 235
第三节 鱼纲的分类 235
一、软骨鱼类 237
二、硬骨鱼类 238
第四节 鱼类的生态 245
一、鱼类的繁殖 245
二、鱼类的洄游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247
三、鱼类对环境的适应 248
第五节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249
第六节 鱼类的起源与演化 250
第十九章 两栖纲 252
第一节 代表动物——黑斑蛙 252
第二节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266
第三节 两栖纲的分类 267
一、无足目或蚓螈目 267
二、有尾目 268
三、无尾目 269
第四节 两栖类的生态 272
一、生态类群 272
二、繁殖、变态 272
三、休眠 273
第五节 两栖类与人类的关系 274
第六节 两栖类的起源和演化 275
第二十章 爬行纲 278
第一节 代表动物——石龙子 278
第二节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286
第三节 爬行纲的分类 287
一、龟鳖亚纲 287
二、原蜥亚纲 289
三、有鳞亚纲 290
四、鳄亚纲 293
第四节 爬行纲与人类的关系 294
一、爬行类的资源及其利用 294
二、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 294
三、毒蛇对人畜的危害及防治原则 296
第五节 爬行类的起源和演化 297
第二十一章 鸟纲 301
第一节 代表动物——家鸽 301
第二节 鸟纲的主要特征 308
第三节 鸟纲的分类 309
一、平胸总目 309
二、企鹅总目 309
三、突胸总目 310
第四节 鸟类的生态 317
一、鸟类的主要生态类群 317
二、鸟类的繁殖 317
三、鸟类的迁徙 318
第五节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319
一、家禽 319
二、鸟类与农林业的关系 320
三、狩猎鸟类和自然保护 320
第六节 鸟类的起源和演化 321
第二十二章 哺乳纲 323
第一节 代表动物——家兔 323
第二节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344
第三节 哺乳纲的分类 344
一、原兽亚纲 344
二、后兽亚纲 345
三、真兽亚纲 346
第四节 哺乳纲的生态 355
一、哺乳类的主要生态类群 355
二、哺乳类的繁殖 356
三、哺乳类对环境气候因素的适应 356
第五节 哺乳类与人类的关系 357
一、家畜 357
二、狩猎、驯养和自然保护 358
三、害兽、害鼠及与之斗争的原则 358
第六节 哺乳类的起源与演化 359
第二十三章 脊椎动物总结 362
第一节 脊椎动物主要器官的比较 362
第二节 脊椎动物的演化 371
第三节 人类的起源 374
第二十四章 动物地理与动物生态 377
第一节 动物地理分布 377
一、生物圈 377
二、动物的地理区划 377
三、世界动物地理区划 377
四、我国动物地理区划 379
第二节 动物生态的概述 381
一、生态因子 381
二、种群生态 383
三、群落生态 383
四、生态系统 385
实验部分 387
动物学实验指导一般说明 387
实验一 绿眼虫与变形虫 388
实验二 间日疟原虫和草履虫 389
实验三 动物的细胞、组织及胚胎发育 391
实验四 水螅及其他腔肠动物 393
实验五 真涡 虫 395
实验六 华枝睾和猪带绦虫 396
实验七 蛔虫及其他线虫 399
实验八 寄生虫卵的检查 401
实验九 环毛蚓及其他环节 动物 403
实验十 河蚌及其他软体动物 406
实验十一 圆田螺、乌贼及其他软体动物 408
实验十二 沼虾 410
实验十三 大青蝗(棉蝗) 412
实验十四 昆虫分类(Ⅰ) 414
实验十五 昆虫分类(Ⅱ) 416
实验十六 棘皮动物和半索动物 419
实验十七 低等脊索动物 420
实验十八 鱼的解剖 423
实验十九 鱼纲的分类 427
实验二十 蛙的解剖 434
实验二十一 两栖类的发育变态和分类 436
实验二十二 石龙子的解剖和爬行纲的分类 440
实验二十三 家鸽(或鸡)的解剖 443
实验二十四 鸟纲分类(Ⅰ) 447
实验二十五 鸟纲分类(Ⅱ) 452
实验二十六 家兔的解剖 456
实验二十七 家兔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459
实验二十八 哺乳纲分类 460
主要参考书目录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