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 中国封建社会(中) 1
第十一章 隋朝(581年——618年) 1
第一节 隋代的政治 1
一、隋的建立和统一 1
二、隋的政治改革 3
第二节 隋代经济、文化的发展 5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 5
二、科学文化的发展 12
第三节 隋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14
一、隋和突厥的关系 14
二、隋和吐谷浑的关系 15
三、台湾和大陆联系的加强 17
第四节 隋末农民大起义 17
一、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17
二、农民大起义和隋的灭亡 20
第十二章 唐朝(618年——906年) 27
第一节 唐的建立和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 27
一、唐的建立和统一 27
二、唐代的政治制度 31
三、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35
四、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政治演变 38
第二节 唐代封建经济的繁荣 42
一、农业的发展 42
二、手工业的发展 44
三、商业和交通 48
第三节 唐代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内地联系的加强 50
一、突厥及西域诸国 50
二、薛延陀和回纥 54
三、吐蕃和南诏 57
四、靺鞨和奚、契丹 62
第四节 唐朝后期社会矛盾的激化 65
一、唐玄宗晚期统治的社会危机 65
二、安史之乱 68
三、唐政府内部的斗争 74
第五节 唐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80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80
二、财赋制度的改革 85
三、南方经济的发展 91
第六节 唐末农民大起义 95
一、唐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及其序幕 95
二、黄巢领导的大起义 100
第七节 唐朝的文化 107
一、宗教和哲学 107
二、经学和史学 118
三、文学和艺术 121
四、科学技术 130
第八节 唐代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134
一、唐与朝鲜、日本的关系 134
二、唐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37
三、唐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140
第十三章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 144
第一节 五代政权的更替 144
一、从后梁到后周 144
二、军阀混战下人民生活的痛苦 147
第二节 契丹的建国和南侵 149
一、契丹族的发展和建国 149
二、契丹南下灭晋 150
第三节 南方诸国及其社会经济的发展 151
一、南方九国的分立 151
二、南方经济的发展 153
第四节 周世宗的改革及其统一斗争 156
一、周世宗的改革 156
二、统一战争的开端 158
第五节 五代十国的文化 159
一、史学 159
二、文学艺术 160
三、科学技术 161
第十四章 北宋、辽、西夏(960—1127年) 164
第一节 北宋的建立及开国政策 164
一、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164
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66
三、北宋社会阶级结构和赋役剥削制度 171
第二节 北宋的社会矛盾和斗争 176
一、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 176
二、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王安石变法 179
三、北宋晚期的腐朽统治及宋江、方腊起义 188
第三节 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194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194
二、手工业的发展 196
三、商业的繁荣和纸币的出现 200
第四节 辽、西夏及边疆各族与北宋的关系 202
一、契丹(辽) 202
二、西夏(党项) 204
三、壮族和大理 207
第五节 北宋、辽时期的思想文化 208
一、哲学 208
二、文学和艺术 212
三、史学 214
四、科学与技术 216
第十五章 南宋、金朝(1127年——1279年) 221
第一节 宋金的和战 221
一、女真的兴起和辽朝的灭亡 221
二、金军南侵和北宋的灭亡 225
三、南宋的建立及宋金和战 230
第二节 南宋、金朝的经济发展和阶级矛盾的加剧 237
一、南宋封建经济的发展 237
二、金朝的政治和经济 249
三、南北人民的反抗斗争 254
第三节 南宋、金朝的文化 261
一、哲学思想 261
二、文学艺术和史学 263
三、科学技术 267
第十六章 元朝(1271——1368年) 269
第一节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统一 269
一、蒙古族的兴起和蒙古汗国的建立 269
二、元朝的建立及统一中国 275
第二节 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283
一、元朝的政治 283
二、元朝的社会经济 292
三、元代的对外关系 302
第三节 元末农民大起义 304
一、元末社会矛盾的激化 304
二、刘福通领导的北方红巾军起义 308
三、彭莹玉、徐寿辉领导的南方红巾军的斗争 311
四、朱元璋起义和元朝的灭亡 313
第四节 元朝的文化 316
一、哲学思想 316
二、史学和地理学 318
三、元曲和绘画 320
四、科学技术 322
第四编 中国封建社会(下) 324
第十七章 明朝(1368——1644年) 324
第一节 明初的统治政策和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 324
一、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324
二、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31
第二节 明中期社会矛盾加深和张居正改革 336
一、政治腐朽和阶级矛盾加深 336
二、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 343
三、张居正改革 346
第三节 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49
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349
二、商品经济的发展 351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54
四、城市市民反矿监税使的斗争 357
第四节 明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各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360
一、蒙古族社会的发展及与明朝的关系 360
二、藏、维、回等民族的社会发展及明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 364
三、苗、瑶、壮、彝和高山等族社会发展及明朝对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368
四、满族的兴起及明清和战 370
第五节 明代对外关系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377
一、郑和下西洋及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关系 377
二、明代中日关系和中国军民的抗倭斗争 381
三、万历时期的援朝逐倭战争 385
四、中国人民反对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斗争 386
第六节 明后期社会危机与明末农民大起义 389
一、明后期统治的衰败与社会矛盾的加深 389
二、明末农民大起义 397
三、大顺、大西政权的建立和明朝灭亡 402
四、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 407
第七节 明代的文化 411
一、哲学思想 411
二、文学艺术 415
三、史学和文献整理 420
四、科学技术 423
第十八章 清朝(1644——1840年) 429
第一节 清军入关和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 429
一、清军入关及其统治政策 429
二、大顺军和北方人民的抗清斗争 432
三、南明政权的始末和江南等地区人民的抗清斗争 433
第二节 清朝专制统治的加强 437
一、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的调整 437
二、军事制度和刑法 440
三、思想统治的加强 444
第三节 清朝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49
一、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 449
二、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统治的加强 452
三、边疆地区的开发及各族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 458
第四节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462
一、清初发展经济的措施 462
二、社会经济的发展 466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增长 471
四、手工业工人和市民的反抗斗争 476
第五节 各族人民的起义 479
一、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479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483
第六节 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490
一、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490
二、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抵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 492
三、抗击沙俄侵略的斗争 497
第七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的文化 501
一、哲学 501
二、考据学和史学 507
三、对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 509
四、文学和艺术 511
五、科学技术 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