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泽荣主著
  • 出 版 社: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0416901
  • 页数:2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研究了在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国金融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协调发展需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监管改革。

第一章 导论 1

一、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1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三、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1

四、本书的主要内容 5

五、本书的重要观点和政策建议 8

六、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8

第二章 以人为本的金融 10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金融是中国金融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0

一、以人为本的金融是金融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客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的时代的要求 10

二、以人为本的金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 11

三、以人为本的金融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金融性财产收入,并保护广大人民群众投资利益和合法收入的金融 12

四、以人为本的金融是加强金融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全体职工全面、自由发展的金融 14

第二节 金融要做到以人为本,就必须实现金融自由 14

一、金融需求的自由 14

二、金融供给的自由 15

三、金融自由在中国的现实 16

四、金融自由在中国的实现途径 18

五、金融自由与金融管制的辩证关系 19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0

一、结论 20

二、政策建议 20

第三章 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 22

第一节 全面协调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和主要内容 22

一、全面协调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 22

二、全面协调发展金融的主要内容 23

第二节 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均衡是当前中国金融全面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 25

一、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必然性 25

二、从解决中国经济对内失衡入手解决中国经济的对外失衡 26

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关键 28

一、以马克思的汇率理论分析中美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论 29

二、运用宏观经济平衡法,人民币并没有被大幅度低估 31

三、对克鲁格曼关于人民币汇率观点的批判 40

第四节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44

一、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 44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文献综述 45

三、虚拟经济的发展进程及其度量 46

四、经济虚拟化程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49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53

一、结论 53

二、政策建议 53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55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金融概述 55

一、可持续发展金融的理论依据 55

二、可持续发展金融的主要内容 56

第二节 金融创新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57

一、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源泉 57

二、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定义 57

三、金融创新的核心是金融产品的创新 58

四、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 59

第三节 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及管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 60

一、资产证券化风险相关文献简述 60

二、贷款证券化的道德风险 61

三、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利益主体的博弈 64

第四节 指数基金投资风险及管理 69

一、引言 69

二、基于方差分解的指数基金风险评价 70

三、跟踪误差方差分解的实证分析 76

四、压力测试的实证分析 79

五、小结 80

第五节 证券投资基金及其风险管理 81

一、对证券投资基金集中交易的研究 81

二、过度波动的中国封闭式基金 87

第六节 股票市场谣言的传播对股市的冲击 101

一、问题的提出 101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103

三、样本与数据 106

四、研究方法 111

五、实证结果 112

六、回归分析 121

七、小结 123

第七节 保险生态和谐的重要性 124

一、保险生态和谐度的基本内涵 125

二、西部保险生态和谐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126

三、小结 129

第八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30

一、结论 130

二、政策建议 130

第五章 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32

第一节 设立我国金融监管部的构想 132

一、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132

二、设立金融监管部问题的提出 133

三、金融监管部的独立性 134

四、金融监管部制衡机制构架:如何监管监管者 139

五、对我国建立金融监管部的初步构想 142

第二节 行为金融学视角的证券监管 143

一、理性、噪声、套利与传统证券监管理论的缺陷 144

二、投资者非理性: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新干预主义” 145

三、新干预主义下证券监管的对策 147

四、监管者非理性:基于行为金融的新反干预主义 148

五、小结 151

第三节 中国金融安全三大支柱的构建与中国金融安全网的建设 152

一、金融安全的含义 152

二、金融安全与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53

三、对影响我国金融安全因素的思考 153

四、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三大支柱 155

五、自我免疫系统新型金融安全网的建设 156

第四节 重视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金融安全问题 157

一、保持银行国有控股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157

二、保持银行国有控股与金融效率 159

三、在国有银行改制过程中兼顾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是应有之策 161

第五节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对中国金融安全的思考 162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金融安全所面临的风险因素 163

二、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 164

三、小结 165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66

一、结论 166

二、政策建议 167

第六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一):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168

第一节 金融机制的完善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 168

一、对经济体制、经济制度与经济机制概念的理解 168

二、中国金融机制完善方案之一:金融体制角度 169

三、中国金融机制完善方案之二:货币运行角度 170

第二节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172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与转换 172

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汇率政策 173

三、实现人民币汇率真正有管理浮动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74

第三节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终极目标 175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性 175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76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177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78

一、结论 178

二、政策建议 178

第七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二):加强我国金融体制最薄弱环节——农村金融 180

第一节 基于“功能观”的农村金融改革新路径 180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180

二、改革路径新选择——功能(需求)导向 181

三、农村金融供需现状分析 182

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下一步思路 185

第二节 农村小额信贷的内生发展机制研究 186

一、问题的提出 186

二、案例:一个村的经济和金融发展历程 188

三、小额信贷产生与持续发展的条件 190

四、小结 192

第三节 建立农户征信系统是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193

一、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兴衰史:来自首个“信用镇”诞生地的调查 193

二、再铸辉煌:建立农户征信系统 195

三、农户征信系统的作用分析 203

四、建立农户征信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203

第四节 解决农民融资难题对策(一):政府担保 204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综述 204

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市场 205

三、政府担保的功能分析 209

四、我国采取政府担保机制解决农民融资困难的现实性与可行性 213

五、小结 214

第五节 解决农民融资难题对策(二):政府农业投资 215

一、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理论依据 215

二、我国政府农业投资对其他农业投资的带动效应分析 217

三、小结 220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20

一、结论 220

二、政策建议 221

第八章 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三):进一步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改革 222

第一节 商业银行定价的一般原理 222

一、商业银行定价权的重要性 222

二、金融产品(服务)定价的基本原则 223

三、金融产品(服务)定价的主要方法 223

第二节 将信用风险评估用于贷款定价 224

一、相关的基本概念 224

二、基于Credit Metrics技术的RAROC贷款定价模型的创建 225

三、模型运用——案例分析 226

四、小结 229

第三节 改进存款产品设计 230

一、美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的特点 230

二、我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三、中国银行业存款产品设计改进的建议 232

第四节 提前支取存款的利率定价方法 235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235

二、相关文献综述 236

三、模型与分析 237

四、小结 243

附录8.1 244

第五节 存款保险定价的探讨 245

一、存款保险的期权定价模型及其发展 245

二、期权定价模型在我国运用的可行性 248

三、运用RV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的估算 248

四、小结 251

第六节 企业变换贷款银行的转移成本研究 251

一、引言 251

二、文献回顾 253

三、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254

四、研究设计 255

五、结果与分析 259

六、小结 262

第七节 融券交易费率的合理确定 262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研究回顾 263

二、模型在实际中的运用 265

三、中国融券费率的计算 268

四、小结 270

第八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271

一、结论 271

二、政策建议 271

第九章 总结 272

附录 课题成果索引 274